03.02 古人为何爱用“斋”来命名自己的书房?

wiuyo


斋,原意是指在祭祀前整洁身心。《说文》曰:“斋,戒洁也。”

在先秦时期,斋字便开始游离于祭祀之外,带有整洁身心,摒除杂念,使心神凝寂之意。如心斋(或斋心)。


所以“斋”字在诗词中,又泛指可整理心身的场所。读书之房,自然是修心养性之场所,故关联出“书斋”,便理所当然了。如:唐.王勃 《赠李十四》诗句:“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说到书斋,在诗词中还有一个别称叫“芸斋”,出自唐.徐坚所著的《初学记》:“芸台香辟纸鱼蠹。”故芸台又泛指藏书台,我们在诗词中读到芸台、芸阁、芸香吏、芸斋、香芸避蠹这些意象时,大多与书房相关。如:“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涛.赠韦校书)“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 鲍溶.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

说回“斋”字,斋,在诗词中也不单关联出书斋。很多诗人都将认为适合修身养性之场所都与斋关联,如琴斋、竹斋、松斋、山斋、水斋等等。例如:

花木栽深院,琴书伴小斋。( 清.许传霈 )

晒药竹斋暖,擣茶松院深。(唐.许浑)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唐.孟郊)

琴斋潇洒何殊尔,布帐单寒却念之。(清.弘历)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宋·陈文蔚)

水斋岁久渐荒芜,自愧甘棠无一株。(唐.白居易)

李商隐也写有《水斋》诗,一并贴上作结:


诗词书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斋,戒洁也。”言下之意是,斋乃清心洁净之处,包含着恭敬、寡欲,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   追求这种境界的古人,其书房一般都很简单,没有过多陈设。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即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房虽然简陋,但有琴弹,有书看,可避尘俗之扰,能免公务之累,这就足够了。所以,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古人书房因“陋”出名的不少,如白居易居住、学习兼用的“草屋”,简陋得甚至寒酸,他在《草堂记》中称:“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大概意思是,造房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涂泥就行了,不用石灰粉白。砌台阶用石头;糊窗户用纸,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一切简简单单。   古人不但不求书房豪华,也不在意书房的面积有多大。南宋文学家陆游在《新开小室》诗中说:“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东为读书窗,初日满窗纸……”新辟这间“仅可容一几”的小书房时,陆游已年逾八旬,但陆游对小屋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明代文人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也以“小”出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即使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如清乾隆皇帝位于故宫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仅八平方米。   虽然古人不追求书房的豪华和宽敞,但对环境颇为讲究。以“项脊轩”来说,这是一间百年老屋,门朝北,还漏雨,归有光并不介意其又破又小,但对周边环境丝毫不将就,他亲自动手,在庭院内栽植兰、桂、竹、木,将书房外部环境改造得十分幽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同样的,刘禹锡的“陋室”外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白居易的“草堂”则建在风景优美的庐山,选址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从上述名人书房可以看出,古人心中的理想书房其实就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所以,这句话常被古人书成楹联挂于书房。


水浅葱


称斋号:古代文人都喜欢有自己的一间书房,并爱给书房起个名字,称为岔名。后来为了纪念这些人就用他们的“斋名″来称呼他们,就有了“斋号”。例如雪堂、观堂、彦堂(“甲骨四堂")分别是罗振王、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人的“斋号",“聊斋″已成为蒲松龄固定的吝名。


用户6098140486450俞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斋,戒洁也。”言下之意是,斋乃清心洁净之处,包含着恭敬、寡欲,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追求这种境界的古人,其书房一般都很简单,没有过多陈设。


A.👑lemon莎莎


斋,《说文》:“斋,戒洁也。从示,斎齐省声。”

其本义为“斋戒”,指祭祀前整洁身心。后“斋”引申为干净、整洁、幽静之处所。如王安石的“昭文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最有名的莫过于蒲松龄的“聊斋”了。


苍苍文艺


看到有学者较为细致地讲了“斋”字的来龙去脉,并以恰当的古诗例证,值得学习。

很多时候“斋”更多地表达了当人的心意和志趣。修行的心地。

也有“戒”的意义在里面。



郑成刚书画


文案和几案合成"文/而"私人读书的书房,书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