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家长该如何化解青少年的抑郁倾向?

黄康锐


导读:社会发展越快,人们所承担的压力就越大。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因为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等因素,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导致抑郁的发生,今天我们就详细来了解关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逆反时期,这是很正常的,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因此忽视孩子们的情绪问题,正确认识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负面的抑郁情绪,应该及时积极地疏导,避免发展成更加严重的抑郁症等。

青少年抑郁情绪有哪些表现?

人们只知道孩子们情绪出现了问题,而具体表现在哪里却说不上来。一般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是从抑郁的情绪到抑郁的行为,最后到重度抑郁症的发生。

一、抑郁的情绪

抑郁情绪的出现是很常见的,不仅仅是青少年,大人也会产生这些情绪问题,很多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自己想法的人群,往往会把痛苦与不愉快的情绪藏在心里,日积月累,出现抑郁倾向,而在青少年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生比较艰难的时期,会经常在高傲与自卑间徘徊,又想摆脱束缚,但又做不到完全的独立。

还有来自家长学校等压力,比如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情绪在一段时间内会感觉低落,不过这种低落的情绪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这些烦躁的情绪会随着学习压力的减少、老师家长的关怀等而缓解。

二、抑郁的行为

这种抑郁行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孩子日积月累的情绪问题,引发的一些压抑、悲观的行为表现。比如孩子的身体经常感觉不适,不想上学不想面对问题,想问题极端,因为一些小矛盾跟同学产生激烈的争吵,甚至打架等。

如果孩子平时表现的比较内向退缩,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感觉到被孤立,身体不自觉的就会表现出厌学、退缩等等;如果孩子经常与其他人发生争吵以及摩擦,可能是因为孩子不能够自己控制情绪。

上面这两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改善,这种抑郁倾向也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甚至这种行为会长期存在。

三、重度抑郁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无法正常的生活学习,吃不下饭,睡不了觉,多梦,疲惫,不自信,经常自责,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出现一些灰暗极端的想法,那么孩子很可能已经发展到了抑郁症的重度抑郁阶段了。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寻求医生的帮助,将这种情绪问题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治疗,是否长期服药,或者入院治疗,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何保持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会随之加大,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怀,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表现自己,此时家长一定要将孩子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多重视与尊重孩子的表达与意愿。

在精神方面,孩子更希望家长与自己多进行沟通交流,比起生活起居上的照料更为重要。

家长要多观察了解孩子,注意孩子都有哪些方面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多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多一点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在平时,家长们的鼓励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想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自己冷静下来,考虑一下怎样表达更有用,而不是一味的训斥。

重要提示:如果孩子负面的抑郁的情绪已经非常明显了,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孩子减轻心理上压力与负担,尽量阻止不良情绪的扩散发展。

今日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发生?

【格格巫育儿:11年亲子沟通经验,3句话解决问题的亲子关系咨询师,写得好辛苦喔,三句话解决一个最难的育儿问题,欢迎私信咨询亲子冲突解决方案】


格格巫育儿


如何化解青少年的抑郁倾向,也即是说青少年本人已经有抑郁情绪一段时间了,且难以自行化解。作为家长这个时候能够做什么?

家长能够做的通常提供的就是支持和陪伴。

支持包含理解,共情,也就是在理解孩子有现在的情绪状态,并愿意陪伴他在这样情绪状态中暂时待着一段时间。共情就是能够听到孩子背后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听懂他所说的话和他告诉你的情绪。

陪伴就是提供给孩子稳定的关系和安全感,让他了解到即使他暂时的情况不对也还是被爱和有价值的,这样他才有力量去尝试改变和调整自己的状态。

其它,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接受孩子的这种状态。


安羽心理


抑郁情绪不是人有病,而是人长期承受各种病态的社会环境,但又找不到解决方法和出路的持续心理状态表现。

所有病,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缺乏爱,内心缺乏爱就会充满恐惧,人类个体是这样,集体也是这样。

遭遇焦虑和抑郁的人,是对能量异常敏感的人群,因为现在这个世界需要释放的负能量太多了,从而非常容易引发这部分人的负面情绪。解决方法是放缓头脑思考,多回归自己内心,跟随内在的喜悦,慢慢学习看到事物的美好面向。医学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是通过延缓神经和思维反应速度,从而延缓人对外界的反应来舒缓病情,但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民间有实证坚持念心经能治愈。这些方法都是放缓头脑,回归内心。总的来说,这都要靠个人努力的。

另外,有一些个人层面的习惯需要去确立:保持每天充足睡眠,多喝水,适度节食,多食用天然有机食物,多接近大自然,随时随地观呼吸,练习放松和放缓生活、工作节奏,追寻心中喜悦,回到当下……

当你遭遇焦虑和抑郁,请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彻底超越自我陈旧部分,迎接新生的机会。

身边有朋友或者家人处在这种状态,这是一个学习如何发送爱的好机会。要知道,人世间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无爱。人处于抑郁状态的根本原因是渴望但找不到爱,因为总是向外追寻爱。这成为提供帮助的要点和难点。

自己先去练习放下头脑评判,意识聚焦于当下,转向内在,去感受,保持内心平和,就会知道如何去做。


Gary嘉利


找好的心理咨询师,家长能做到的就是不批评,多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