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王朝结束在伊朗的统治


在巴列维王朝之前统治伊朗的是卡扎尔王朝。到20世纪初,卡扎尔王朝已经虚弱不堪,1905年发生了波斯立宪革命,穆罕默德•阿里•沙国王被迫召集伊朗议会,制定了伊朗第一部宪法。1909年年仅11岁的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登基。1917年,英国利用伊朗作为桥头堡干涉俄国革命,此后苏联吞并波斯北部作为缓冲区,外患使得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已对政府内阁失去了控制。图为1919年卡扎尔访问英国。

1921年,卡扎尔王朝的波斯哥萨克旅的官员礼萨汗利用哥萨克旅支持针对卡扎尔政府的一次政变。通过镇压叛乱和维持秩序,礼萨汗将自己塑造成国家最具强势的人物。在192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废黜了卡扎尔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被任命为新一任最高统治者沙阿。巴列维王朝取代卡扎尔王朝。图为卡扎尔王朝末期1907年,波斯形势图。

王朝成立后,礼萨汗雄心壮志地计划在伊朗实行现代化,包括大规模发展工业、落实主要的基础建设计划、建设跨国铁路系统、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及改善医疗卫生。礼萨汗派遣逾百人到欧洲留学,包括他的儿子。在1925年至1941年的16年间,礼萨汗的发展计划使国家都市化,公共教育的进展理想,专业的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涌现。图为礼萨汗与其子巴列维。


由于历史原因,礼萨汗不太信任英国人和苏联人,他比较倾向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获得技术支援。二战开始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这使得英国与苏联方面极为不满意。由于礼萨汗拒不驱逐德国人,英苏两国在1941年6月入侵伊朗,逮捕了礼萨汗及将他流放,两国控制了伊朗的通讯和铁路。

1942年,美国派遣武装部队到伊朗协助维持铁路系统的运作。在随后的数个月内,美英苏三个国家全面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资源,并开辟了各自的补给路线。礼萨汗政权突然崩坍,残余的政府权力亦遭到三国加以限制,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得到三国同意下才继任。

1942年1月,美英苏三国与伊朗签订协议以尊重伊朗的主权,并承诺会在战争结束后的六个月内撤军。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各方再次承诺按时撤军。战后苏联一度拒绝撤军,在各方压力之下,外国军队到1946年终于全部撤离伊朗,巴列维王朝统治稳固。图为德黑兰会议期间,巴列维与斯大林合影。


1951年,伊朗议会任命穆罕默德•摩萨台为总理,图为摩萨台拜见巴列维。摩萨台执政期间落实石油产业国有化,巴列维则担心西方因此而实施的石油禁运会严重影响伊朗经济而持反对态度,因而两人产生严重矛盾。巴列维一度流亡海外,英国和美国在1953年8月策划的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摩萨台被亲苏部队逮捕,巴列维才得以回国复职。

巴列维亲政之后,开始了被称作“白色革命”的改革运动。改革包括了土地改革、妇女获得投票权及消除文盲。主要的基建计划陆续实施,中产阶层涌现,使伊朗在二十年内成为了中东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和军事势力。不过,巴列维的改革措施及专断行事令宗教领袖担心他们原有的传统权力将会失去,知识分子也谋求更加民主化的改革。因而尽管白色革命成绩显著,但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