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toB端市场物色: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火爆,大数据是否还有突破


toB端市场物色: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火爆,大数据是否还有突破

小到行业、大到产业,商业机遇总是伴随着市场的形态应运而生。无论企业家物色到市场蓝海还是职业经理人在红海中找到长尾业务的运营之道,终归都是一种顺势、一种天命。而人工干预、业务刹车或理性判断,或许能从另一面反映公司的现状,或许就是一扇镜子可以更好的优化企业结构。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就是一种技术人持管的尚方宝剑,而数据分析就是一种能让企业业务像大自然一样充满活力,并拥有长久的“自我造血”能力的新兴技术方法。


在互联网圈的过去的几年里,无论是美团与点评的合并重组,还是公司整体组织结构调整,都对公司新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想,2019年或许就是美团点评的历史发展元年。在这一年,公司的交易用户突破4.4亿、平台的活跃用户达到590万;在这一年,公司在中国财富500中排名140、公司市值764亿美元,已超越京东。可以说,就像美团的天梯一样:其资本市场活跃关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美团的今天就像当年的阿里巴巴……这些都已经体现在前面所提到的“顺势和天命”。但终归美团点评仍是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虽说年轻是一种资本,但有时更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的欲望而让自身大力透支的一种阶段,在此阶段中往往缺乏积累、缺乏经验甚至来不及总结。

我认为,大数据的出现早期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什么数据存储、采集处理、并发计算或可视化展现等等,它在IT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地成为业务支撑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今天,大数据能力除了作为平台支撑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厘清业务实际现状、掌控业务方向甚至扭转企业困境。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企业停下来思考的过程”。而美团点评也许正处于这个时期,一方面市场增长快则会使业务更快速的接近天花板,另一方面目前美团云和美团大数据平台确实有些单薄,这或许就应该值得思考和讨论。

其实这并不奇怪,毕竟美团的核心业务是自有的团购、外卖、酒店等toC端业务和服务,自身并不是什么搞IT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所以术业有专攻。所以这部分空缺或许需要专注于toB的企业来完成,帮助他们的客户把这条腿接上,自然双方共赢,皆大欢喜。我今天的思考主要就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向美团的业务部门,另一个则是面向美团的云或大数据部门,开展相关的商业合作或能力布局。

For美团业务部门:主要面向美团点评的核心业务关注点,提供数据导向的服务支持,可作为美团公司数据资产的价值枢纽。结合美团点评的商业痛点、xx业务提升点 / 业务改进机会寻找突破。

关于这条合作线,首先要围绕美团核心业务的特点展开思考,美团与阿里最大的不同就是依靠早期的“线上团购”+中期的“线下消费”+后期的“与点评合并”的方式实现互联网全方位打通,因此就这条线索而言可以有很多业务方向的brainstorming。远的暂且不提,我们就说近在咫尺的业务事件,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比较务实的思考。

  • 比如前些日子涉及的外卖小哥杀人事件,是否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做好精细化管理,提前做到预警或干预?
  • 比如面对社会舆论和互联网言论,是否可以评估出它对业务或资本市场的影响,提早风险预警或规避?
  • 比如在高级科技领域,美团在研究无人配送服务,是否可以将大数据与AI的各项能力发挥极致?
  • 比如针对自有业务的发展,是否可以针对天花板寻求出路,利用现有数据指导企业经营?

For美团云部门:适用于美团点评与其他公司的商业合作,可作为现有美团云的能力补充。比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xx应用场景、客户统一视图、开发者联盟的相关数据服务等,适用于长期战略合作。

  • 比如美团云的入住商户,一方面购买了美团的IaaS层能力,为何不买BAT的云基础服务,难道仅仅是图个便宜?相信美团的toC级的客户画像一定与BAT与众不同。所以数据类服务,诸如用户标签、客户画像的解决方案恰恰能吸引这些商户,作为云服务之上的数据类产品;
  • 比如同样是面对美团的商户,还有商家店面选址、大数据营销、精细化运营等服务,都可以基于美团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为其包装成解决方案,作为商户入驻云的运营手段;
  • 再比如美团如何运用现有数据,在大数据能力平台和DMP的作用下为互联网广告投放提供可靠的方案,真正实现大数据价值变现?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点子。

在我印象里,美团好像有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号称这个团队有超过9000人的业界一流工程师队伍,已经成为业界一流的研发组织,涵盖了前端(Web、iOS和Android)、后台、系统、算法、测试、运维、大数据等技术领域,支撑和驱动这个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持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这个团队有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有基于主流开源技术加自研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复杂业务系统平台,和比较完备的运维、安全、风控系统。

不得不说,美团在科研领域的投入还在持续加强,大力建设能支持前台复杂业务的技术平台和业务中台,大力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增强科技创新为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然而,美团技术团队的专家们更多也仅是聚焦美团业务战略展开技术布局,比如美团外卖的智能配送调度服务于每天50多万外卖小哥,100多万商家,1000多万消费者。而并没有从业务的另一侧面,即对自身业务的健康度做一套系统的体检和运营。

目前有很多领域、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重视数据分析,而且也在各自的领域做着相应的尝试,每个领域甚至每个企业在做着自己的大数据探索。毋庸置疑,所有的行业或领域之间或许并没有通用特定的技术模板,甚至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会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企业充分了解自己、掌握市场动态的欲望。大数据正是促使企业IT部门更加主动地走到业务端的必经之路,而事实上,未来企业的IT部门本根本就不会只是支持部门,而是真正会按需提供服务的“业务”部门。

toB端市场物色: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火爆,大数据是否还有突破


分析世界讲方案,为您带来精彩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