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中小企業抽貸、斷貸、不敢貸,金融癥結該如何破?

YXL獨立風中


這個問題討論過多回,我這裡再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銀行斷貸抽貸不敢貸?我們要從根源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責銀行。

首先,我們要解決民營企業與銀行互不信任的問題。連上市民營企業都會財務造假,你讓銀行如何敢放心貸款?所以我覺得第一要規範民營企業財務紀律,加強財務監督,讓企業永遠只有一套報表,而不是“稅務一套,銀行一套”兩套報表。讓造假者付出慘重代價。第二,建立資產追溯機制,對於連續虧損的貸款企業,實際控制人如果偷偷轉個人或公司資產的,應當追回。堅決消滅“窮廟富方丈”的現象。第三,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情況下,銀行應當形成自律和監督機制,不得隨意抽貸或斷貸,建立企業申訴和裁決機制,如果銀行單方面採取行動,企業有權要求賠償。

其次,要解決銀行貸款給中小企業的獎懲機制。第一,給於貸款銀行稅收優惠,更多賦予低成本資金,正如我們國家現在正在做的。第二,要真正杜絕對民營企業的歧視,做到銀行內部審批一視同仁,盡職免責。第三,允許銀行自行對貸款定價,但不得變相提高利率。鼓勵銀行採取“無還本續貸”的做法,給於相應對價。第四,對於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銀行負責人應當嚴厲處罰,取消從業資格,不能罰款了事。

以上是我的一點思考,歡迎討論,拒絕謾罵。我是空谷寒潭。


空谷財譚


抽貸斷貸不敢貸,問這問題的人顯然是機關的。因為這個說法就是官方表達。

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銀行不做中小企業的生意,不冒這個險,不擔這個責,不掙這個錢,總之就是不做中小企業的生意。為啥呢。因為銀行服務是市場化的,追逐收益,規避風險和保持流動性

是資本的天性。由於銀行業監管較強的屬性和國有大行佔據主通道的天然優勢,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沉浸在逼迫銀行就範的計劃經濟思維中。而銀行也正好利用這個不斷強化寡頭壟斷地位,擠壓小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銀行等新融資服務商的生存空間。而中小企業呢,風險高和實力弱是天生的,那怎麼破解呢?

其實已經很明顯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下命令是不行的。國有行也是國有資產,扛不住了就上,虧了也是全國人民的。中小企業是私人的,每個毛孔都有經濟性。穩就業,穩投資,確實需要蓄水池,真的抓得住嗎?讓市場說了算,市場機制到底在哪兒呢?尤其是聽說最近有地方猛推無還本續貸。。


二師兄二二師兄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府工作報告年年提年年都解決不了,今年從上到下最重視,力度最大,作為中小企業的經營者,我認為破解的關鍵在於:1、進一步明確信貸標準,放寬信用放貸額度;2、政府明確為沒有質押物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條件;3、不需還貸再續新貸;貸款目的是為了生產發展,貸一千萬還一千萬,短期內企業根本做不到,加之民間借貸越來越困難,短期還貸續貸難度很大;4、不能變相借貸存款提高利率。


俞吉偉


發明擔保聯保貸款就是畜生,按實際價值評估放貸中小企業發展會健康許多,安穩一點最好別跟銀行打交道。



牧丨人丨卯


1.銀行要向政府提供每年向實體民營企業投放信貸指標,政府要根據數據每年向當地銀行提高信貸投放指數。對銀行進行振興本地經濟硬性考核。適當降低貸款利率。

2政府出臺相應行業准入機制,控制行業進入數量,有效的進行良性競爭,避免行業產生惡性競爭。引導行業協會有效執行准入機制。

3推進個人破產法出臺,建立企業破產和企業法人破產金融出口。

4由國家建立個人創業培訓體系。對創業人員提高金融、財務、管理基礎知識,降低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風險。


郭亞東18741016222


給中小企業貸款渡過難關看似很好其實很難,現在中國經濟最大問題不去銀行貸款不夠不放,是如何能養活貸款,是企業利潤率太低!而造成中國經濟現狀的是房地產爆發與電商模式引起的多頭堵:房地產爆發造成基礎原材料暴漲,從原油到鐵煤銅木材玻璃等全上漲,因為這些材料在房地產建設中使用量非常大,自然貨幣與人工成本也是其中兩個。上游原材料與資金人工漲。下游由於房地產爆發所造成的非房產消費乏力低銷量與現有電商模式造成的極致惡性價格競爭所產生的低利潤。

所以中小企業能活著就不錯,想讓中小企業能迴歸正常,只能是政府層激發消費,讓商品貨幣流動加速。


水源天空


不是中小企業怕抽貸,如果銀行對大型央企抽貸,中央財政不扶持,央企照樣資金鍊斷裂


張友26140451


小微企業財務不規範,經營不穩定。銀行怎麼可能放貸。風險太大。


用戶8403846594652


金融是國家血液,一個國家沒有金融等同沒有生命,金融安全是國家穩定的基礎,金融服務於人民,企業,企業沒有人也就沒有企業,企業和金融離不開人的要素,國家對金融嚴控也是對國家安全的保障,嚴控企業金融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使國家穩步前進,一個沒有生命力的企業就談不上發展,企業發展因表不是靠信代金融維持企業生存,企業生存是企業文化,有素質拓展的企業才是自己的生存空間,企業存量與企業文化有關,專靠信貨是企業生存惡性循環,惡性循環最終還是金融系統破壞了安全,


不起眼在這裡


1、長期的一線品牌合作合同。

2、長期的多人員就業工資銀行發放。

3、長時間常態化的廠家購貨轉賬記錄。

4、固定的倉庫、銷售場所和銷售聯繫電話。

滿足以上條件的中小經濟體,國家應該強令金融支持,瞭解經濟體的實際需求,無論負責人年紀多大,只要是為實體經濟多貢獻,支持多就業就得無條件主動幫扶!個人見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