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微信用戶比支付寶多1億,為什麼微信不開個“花唄”?

農村返鄉青年小凌


這個問題有意思,螞蟻金服有支付寶,騰訊就有微信支付,螞蟻金服有餘額寶,微信就有零錢通,微信支付好像一直跟在螞蟻金服後面跑。

騰訊憑藉用戶優勢,往往還後來者居上。但是,馬雲在大力推“花唄”的時候,馬化騰為什麼不跟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花唄”是一款信用消費產品,類似信用卡,但是信用卡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通用,花唄只能在“阿里帝國”內使用,因為阿里系主要是做電商的,像淘寶啊,天貓啊,都可以用花唄消費,具有信用消費的優勢。

馬雲推花唄可謂一舉三得:一是消費者不用現金就能購物;二是商家可以得到更多銷售機會;三是和銀行搶飯碗,把部分信用卡業務擋在“阿里帝國”門外。

微信就不一樣了,主要是做社交,沒有一個像阿里一樣的商品帝國,跟了只能賺點第三方支付的手續費,信用消費的好處大部分都給了消費者和商家,等於給別人作嫁衣裳,這一點馬化騰很清楚,所以騰訊就不跟了。

但是,京東就跟了,因為京東也是電商,所以京東推“白條”。這也說明,騰訊不跟主要就是沒有電商的原因,否則馬化騰不會錯過這種機會的。


互金直通車


先說一點,微信的用戶遠不只比支付寶多一個億,目前微信日活躍用戶差不多為十億人,而支付寶的日活躍用戶僅6億人左右,兩者相差近4億人。

現實中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微信差不多就是支付寶的跟屁蟲,支付寶推出了支付功能,微信也出了個微信支付;支付寶搞個餘額寶,微信弄個零錢通;支付寶弄個借唄,微信也出了微粒貸;但是在借唄的這個問題上,微信卻沒有跟風了,這點不由得令人覺得奇怪。

花唄性質

花唄本質上來說跟銀行的信用卡一樣,屬於先消費後貸款的一款信用產品。其對於支付場景的要求更多。

阿里體系內本身就有淘寶及天貓這兩個全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可以支持花唄的應用場景,再者花唄可以對阿里的電商平臺起到推動作用,因為消費者可以提前消費,商家也可以擴大銷售額,所以花唄在阿里體系內是一個支點的輔助作用。



但是對於微信而言,其本質是一款社交產品,微信自身培育的電商並未成功,對於京東以及拼多多也僅僅是參股,且這兩家的規模遠遠比不上淘寶天貓。微信如果推出類似花唄的產品,一則應用場景有限(支付寶的花唄最主要還是使用在淘寶天貓上,線下商店雖然部分也有支持,但是有限),二則壯大的只是參股的企業而不是自身(再者像京東也有推出自己的白條,不一定會支持微信的推出的類似借唄的產品)。



如果微信推出的類似花唄的產品,使用的規模不大,那麼得不償失,一則因為墊付的資金也需要成本;二則一個產品的運營有人工有服務器等成本;三則規模不夠大,產生的分期幾率降低、交易手續費等少,最終的收益不一定能夠覆蓋成本(比如支付寶花唄有一個億的用戶,樣本多樣化,產生分期的幾率就多,假設微信的只有一百萬用戶,樣本較少,產生分期這類的幾率,畢竟一億人的不確定性比一百萬人多多了)。

對於得不償失的事情,微信當然不做了,這也是微信為何不推出類似於花唄產品的原因。


鯉行者


微信為什麼不開花唄,花唄也不是一天開起來的

開花唄需要一個徵信體系

我們知道最開始的支付寶是沒有花唄的。雖然當時沒有花唄,但是我們每次用支付寶付款,淘寶購物,支付寶後臺就建立了一套徵信系統,這個系統經過長時間累積了用戶的消費水平和信用度!第一批花唄用戶才試開了,並且額度一開始都很低。這個花唄,只限制於淘寶購物,或者支付寶相關消費業務,其他方式的購物是不支持的,花唄到最近幾年才擴展到我們日常消費的!而微信購物遠遠不如淘寶,微信用戶的消費記錄也非常雜亂。這一點,微信想建立一套自己的徵信系統,這些條件都非常不利!而現在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已經建立的非常完善了。這一點就不是微信想做就能做好的

開花唄需要大量用戶

雖然微信用戶是多,但是用到購物的有幾個,還有一大批微信用戶純粹是聊天,還有一批會有一些日常消費,然後有小部分會在微商買東西。微商和淘寶比起來差太遠了,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微信在微商這一塊的口碑已經不是很好了,所以大部分人用微信,無非就是發紅包,轉賬,衝話費,購物付款,這些消費目前根本構不成開通花唄平臺的用戶量,花唄分期付款這一塊才是重點!總不能說分期付款發個紅包吧!

作為一款社交軟件,把支付做在一起已經很成功了。作為消費者我個人覺得微信做到這已經很不錯了,即便把更多功能加在裡面,我們也不想去用,有時候功能太多太雜反而影響體驗!還是簡單清爽的好!


文子說科技


微信已經在佈局!2019年1月“微信支付分”已經正式上線並全面對外放開!類似於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等到“微信支付分”數據體系成熟,一定會推出微信的“花唄”。

花唄的前提是芝麻信用分

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開始做電商淘寶、天貓,後來有了支付寶,再後來有了“芝麻信用”以及花唄。“花唄”的前提是“芝麻信用”,而“芝麻信用”來源於天貓淘寶、支付寶等交易數據。沒有信用數據的支撐,花唄是運轉不起來的。

2019年1月9日,在廣州舉行的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上,“微信支付分”首次公開亮相。目前微信支付分已經正式上線並全面對外放開!微信支付分是基於微信支付大數據、對個人的消費、守約等行為的綜合計算分值。實際上,“微信支付分”就是對標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是微信要建立起基於微信支付的個人信用體系。

支付寶脫胎於阿里的電商平臺淘寶、天貓,微信支付脫胎於騰訊的社交工具微信,雖然在在用戶基礎上,微信高於支付寶,在支付領域也是評分秋色。但是支付寶由於是電商交易的數據,可以多維度評價一個人的消費能力,而微信支付沒有電商數據的支撐,最初只是內部紅包的轉發和轉賬,近幾年才拓展到線下支付場景。

總結

不是微信不做“花唄”,而是時機不成熟。微信支付從最初的微信紅包打開了支付領域的大門,後通過線下支付跑馬圈地,並且在今年微信已經推出“微信支付分”開始建立微信的個人消費信用體系,相信下一步就是要做微信版的“花唄”了。我們拭目以待!


商業突圍


個人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我們都知道,支付寶有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芝麻信用分,它能根據用戶的消費情況和還款是否及時等對用戶的信用值進行打分,從而通過芝麻信用分來確定用戶花唄可借貸的金額大小,少的可能1500元,多的可能可以上萬,但是目前本人芝麻信用是709,可借貸金額為3000元,目前市面上很多其他的金融借貸產品用的也都是螞蟻金服的這一套信用體系;而微信自己本身並沒有這麼一個信用評估體系,及時自己研發出來了信用體系,也沒有那麼快被大眾所接受,因此也就沒有一個依據來判定用戶可借貸的額度。


2.沒有應用場景

我們知道產品是由於需求所以誕生的,花唄也不例外。阿里有淘寶和天貓兩大電商體系,花唄的誕生正式為了促進這兩個電商平臺的發展。因為當消費者可以提前消費時,就可以刺激用戶的消費,從而提高電商平臺的銷售額,畢竟自從馬雲把現金變成數據之後,消費只是數字的變化,沒有以前掏出現金的那種感知,導致人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花費不是很清晰,這也是馬雲刺激消費的一大成就呀。反觀微信,假設有個微信花唄,但是卻想不出什麼應用場景,畢竟騰訊主要賺錢業務是遊戲,因為微信沒有那麼多讓人消費的產品。

3.總結

雖然微信的用戶確實比支付寶要多得多,但是由於微信沒有個人的信用評估體系,也沒有花唄具體的應用場景,因此目前並不是說微信研發不出類似花唄的產品,而是現在沒有必要或者說沒有需求去研發花唄。


小劉愛學習


據報道微信也要在四季度開放像支付寶花唄一樣功能的產品“分付”,以後可以在微信支付時先用分付支付完成,然後再在規定期限內還款(分期還款)即可,跟螞蟻花唄功能用法差別不大。那麼為什麼微信用戶比支付寶多,而遲遲不推出此類產品呢?

微信是即時聊天工具,而支付寶是支付工具,支付寶的出現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信用支付的需要,而阿里巴巴有淘寶,天貓等購物商城,給大家開通螞蟻花唄可以提升用戶的購買慾望,進一步增加商家的銷量,還能刺激新用戶的增加。支付寶上線螞蟻花唄這是第三方移動支付發展的趨勢,更是為了完善阿里巴巴整體產業鏈的一環。而微信完全沒有上線這個產品的需求或者說需求非常小。

現在幾乎已經是第三方手機支付的時代了,支付寶和微信兩家獨大,據統計在第三方移動支付中,支付寶佔了53.8%的份額,財付通(含微信支付)佔39.9%.微信看到目前支付寶螞蟻花唄所帶來的許多所謂的甜頭。微信當然也想來分一杯羹。這種產品就跟信用卡一樣,雖然微信沒有那些個電商平臺,但是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盈利也不少吧。而且微信的用戶體量很大,一旦開通,分期的佣金也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總之,微信遲遲沒上線這種產品,是跟其需求相關的,還有就是此衍生產品能否盈利相關,目前已經看到此業務的紅利,四季度開通那也有其必然性,大家說是吧。


股市浪哥


首先,微信用戶比支付寶只多一億就是錯誤說法,微信是月活十一億,而支付寶是年活十億,根本無法比較!

第二,微信不是沒推出“花唄”,在支付裡面財付通有個備用金,類似於花唄,至於借唄,也有個微粒貸來對標。

第三,備用金和微粒貸採取邀請制的原因是微信目前沒有完善自己的信用體系,分付信用分目前還沒有芝麻信用完善,所以騰訊才會趨於謹慎的慢慢推廣!

最後,騰訊早晚會全面普及分付,以及相關借貸,租憑等業務!


眼哥小小迷弟


微信現在沒有這類產品,但是微信一直在籌劃這個產品,最近有消息說,微信即將推出類似花唄的產品“分付”(暫定名)。

有很多平臺或者公司不缺用戶,但是能開“花唄”——場景類消費信貸只有支付寶。

要明白這個原因,就要從消費信貸的風控模型說起。理論上銀行應該更擅長消費信貸,因為銀行的主營業務就是信貸,但是實際並非如此。而且國家為了鼓勵消費金融,甚至專門開設了消費金融公司。

支付寶可以做“花唄”因為它天生就具有連銀行都無法蒐集的到用戶消費數據,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芝麻信用分。“芝麻信用”通過基於淘寶、天貓分析大量的網絡交易及行為數據,可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幫助支付寶或其他機構對用戶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做出結論,繼而為用戶提供快速授信及現金分期服務。

微信用戶量雖然多,但是這些都社交人群,不是購物人群。騰訊一直擅長與社交,短板卻是電商,從最早的拍拍商城,到後來的QQ網購,社交巨頭騰訊似乎在電商領域的投資總是以失敗告終。因此與支付寶相比,微信雖然有大量的用戶,也有支付牌照。但是由於自身一沒有消費場景,二沒有用戶消費數據的積累,所以無法形成自身的風控模型。如果貿然做消費信貸很可能產生大量的不良資產。


婞金融


感謝您的閱讀!

這兩天,花唄又提額了!我們聊聊支付寶花唄是怎麼成功的?而花唄的成功,可能就是微信不開通“花唄”的原因。花唄的最大應用場景,在我看來,就是淘寶。依託淘寶購物,花唄能夠迅速發展!

而花唄能夠獲得成功,有幾大原因:

  • 更為便捷的“網絡信用卡”形式,我們使用花唄的時候,可以更為便捷的進行使用。多場景的應用,就是花唄能夠迅速推廣的原因。
  • 開通門檻低,比如一些大學生,他們開通不了信用卡,但是花唄卻提供了開通方式,帶來極低的門檻。
  • 花唄和芝麻信用深度綁定,長期使用花唄有利於芝麻信用的提分,而支付寶信用分的可用範圍廣。

我們看看花唄的運行模式:

我們用花唄買東西——(花唄墊付資金給商家)——商家將東西給你——到月償還花唄!花唄的資金來源主要由自有資金、銀行借款和資產證券化(ABS)三部分組成。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沒有開通“花唄”原因在於:

  • 沒有淘寶的應用場景
  • 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芝麻信用進行風控“雖然有支付分。
  • 資金來源

LeoGo科技


微信和支付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軟件了,不過因為這兩個軟件的定位和使用環境不同,用戶也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分流的情況,很多人習慣使用微信進行生活方便的繳費,而對於支付寶則大家更習慣利用它進行資金的存儲和投資,不同的功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兩者相互制約競爭,螞蟻金服有支付寶,騰訊就有微信支付,螞蟻金服有餘額寶,微信就有零錢通,微信支付好像一直跟在螞蟻金服後面跑。

騰訊憑藉用戶優勢,往往還後來者居上。但是,馬雲在大力推“花唄”的時候,馬化騰為什麼不跟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花唄本質上來說跟銀行的信用卡一樣,屬於先消費後貸款的一款信用產品。其對於支付場景的要求更多。阿里體系內本身就有淘寶及天貓這兩個全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可以支持花唄的應用場景,並且能對阿里的電商平臺起到推動作用,因為消費者可以提前消費,商家也可以擴大銷售額,所以花唄在阿里體系內是一個支點的輔助作用。


但對於微信而言,它本質是一款社交產品,雖然也有微粒貸這樣的金融產品,但是普及率跟花唄就差遠了,假設推出類似花唄的產品,很可能會受到應用場景的限制,就算微信入股京東還有拼多多,這些平臺也有自己的白條,不一定會支持微信的推出的類似借唄的產品,所以轉來轉去最終受益的還是支付寶,微信自身缺乏網絡交易能力,沒有必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我們常常看到支付寶宣傳許許多多的活動,而微信卻沒有!因為騰訊的主營業務在遊戲業務上,不在微信上,微信只是一個平臺,是一個給予第三方轉換的渠道而已,只能說,戰略目標不同,所以微信不會花大價錢,大精力在一場不可能打贏的仗上!同樣的,阿里巴巴也絕對不可能撼動騰訊在遊戲產業上的地位!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微信的誕生,我們的互聯網社交時代也不會來到,微信和支付寶盈利能力跟盈利方向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發展方向,支付寶贏在了支付領域,在社交領域,還是微信說了算,但是二者能相互促進,帶給我們更好的體驗,才能說真正的贏!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