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话说泾阳:谙于水利的富商——王桥头一撮毛

王桥的一撮毛

清末到民国时期,陕、甘、青、宁流传数百年民谣“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如王桥一撮毛。”说得就是活跃在当时的泾阳西北乡刘、孟、姚、于四大商户。商户字号遍及青、甘、藏、川、鄂、滇、苏、浙地,涉及茶、烟、皮、毛、盐和金融等生意,是那时陕商最为中坚的力量,鼎盛时期都有在外营商“不住他家店,不吃他家饭”的说法。四大商户财富积累数十千万,日常生活奢靡,住房宏伟壮观,在本地流下许多传说。

话说泾阳:谙于水利的富商——王桥头一撮毛

泾阳县社地树水利会馆

话说泾阳:谙于水利的富商——王桥头一撮毛

泾阳县安吴镇吴家戏楼

话说泾阳:谙于水利的富商——王桥头一撮毛
话说泾阳:谙于水利的富商——王桥头一撮毛

“东刘”为桥底镇川刘村刘姓商户,最有名的是民国时期财东刘义庆,经商于雅安,除烟茶外,仅纺织就称雄该地,影响遍及川藏;“西孟”为桥底北赵村孟姓财东,县志上记载远在乾隆时期,孟生瑞一次捐资五千两银疏浚龙洞渠;“社树姚”为社树堡姚家,营商始于明,兴于清,对于陕商在商业制度、用人等方面作用巨大。“王桥头”为民间对于王桥镇俗称,“一撮毛”则为东家于荣祖外貌所得绰号。于家世代居住泾阳王桥镇白渠畔,该商户兴起于清康、乾时期,盛于道光年间。歌谣称川刘刘家、北赵孟家、王社树姚家不如王桥街道于家,指的不是商业财富,而是他们在陕、甘、宁等地劳动人民群众口中的声望。

于家出名在于慈善事业。关中麦收季节早于甘肃、宁夏将近一月,每年甘肃和宁夏以及陕西西部农民多数要到关中“赶场”当麦客。他们白天干活,晚上歇宿屋檐之下。由于关中气候特点六月多雨,收麦系龙口夺食,时间紧迫,抢收抢种。麦客最怕遇到雨天,一旦遇雨,就会断绝生活来源。历史上于姓商户在麦收季节,每次大雨天都有舍饭给麦客的传统,馍馍热汤却足以暖人心肠。多年舍饭的慈善行为,让长期流动做工的麦客在干活之时、回到本乡之后对于家广为宣传,使于家声望在关中及甘、宁部分地区广为流传。即使到现代,麦客这个名词由于农业机械化普及消逝多年,每年还有不少受到恩惠的群众后代到王桥镇于家大户废址频频留连。

于姓商户对一般群众广恩惠之外,还从道光年于荣祖开始主持管理清代水利工程——龙洞渠,直到他的儿子于天赐为止,计两代人长达百年之久。他们多年以来还有赈修水利、散财赈荒等公益行为。由于水利对于当地人民群众具有普惠性特点,所以于家公益行为不但受到当时官府的表彰,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口碑。建国前后于姓商户后来由于子嗣原因,资本雄厚商业资本乏人继承而渐渐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