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让你最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

奶爸郭小肚


让我最不能忘的舟山海鲜。特别是舟山雷达网带鱼。雷达网带鱼特点。鱼肉厚实。肉质细腻。口感微甜又鲜美。而受到吃货们的青睐。特别是每年冬质的带鱼。味道最好。清蒸。红烧。风干。可以享受多种美味






舟山野生海鲜


我念念不忘的味道是,我小时候(六七十年代)每年过春节,去我姨妈家串亲戚。中午吃饭时端到桌上的一碗“肉掺萝卜”莱。肉吃起来特别的香而不腻,萝卜吃起来特别香面。每年去都给她吃了个底朝天。回家后给妈妈说,姨妈家那碗萝卜掺肉特别好吃,一碗莱吃个净光。妈妈听后二话不说就骂我不懂理事,为何呢?妈妈说那碗莱是每家的看家莱,招待客人必不可少。春节过完那碗菜,一般还完好无埙,没人舍得吃放到过元宵节再端上桌。懂事的客人不能随便吃,更不应该吃完。你吃完了,再来客人拿什么招待?我说再炒一碗呗。妈说你说的轻松,萝卜好弄,一年到头几乎没吃过“肉”过年才买几斤。你姨妈家又特别穷,不然会做一整碗肉,不会在肉下面放萝卜了。下面放萝卜是为了撑碗,你懂吗?这时我恍然大悟,怪自己真的不懂理事。等我长大后再去串亲戚时,那碗肉再也不轻易动筷子了。有时主人特别热情多次让你吃时,才动一下筷。那象今天大鱼大肉随便吃,个个都吃成了胖子,还得减肥。今昔相比天壤之别,劝朋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要节约不要浪费。


随心所欲56417719350


作为70后,念念不忘的味道,一定是小时候吃的东西。

仿佛小时候吃的所有东西,味道都是香香的。那时候一毛钱可以买11块糖,有奶糖和水果硬糖,剥开一块含在嘴里,一天都是幸福甜蜜的。

那时候,老式面包两角钱,吃到嘴里,一种发酵粉的香味。那时候的汽水甜的蛰嘴,一毛钱三的冰棍,冰凉凉,还有玉米管糖,硬麻花……我记得买糖果,要走五公里路,去镇里的商店买,有一种糖,可以拉得长长的,然后放在嘴里嚼,直粘牙。

还有永远不忘的味道,就是母亲做的饭菜,不论是肉菜还是蔬菜永远都是可口的。我最喜欢母亲煎的刀鱼,那时候的鱼很窄,但是味道鲜极了。刀鱼只有冬季才能吃到,更多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所有特留恋。

小时候吃的冻梨,也是只有过年时妈妈才会买回来吃。冻梨用凉水慢慢化开,直到冻梨表面结了一层冰,冻梨就像一个黑色水晶,咬一口满满的梨汁,酸甜凉滋滋,过年时吃的油腻,吃一个冻梨,可以解腻。

想想每一种难忘的味道,都留在童年了。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想吃什么都能吃到,想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可以足不出户就吃到各种美味佳肴,味觉记忆就不再深刻。



一吃姐千丑


我的祖藉是河南濮阳,父母在他们最年轻的时候离开故乡,远赴离家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西部安家。

我出生在内蒙古,但在四五岁的时候,有机会随父母在濮阳的农村老家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也是我一生中仅有的在农村生活的经历。

我母亲家所在的村子叫前夹岗村,是中原大地上万千个简陋村庄中的一个,距黄河不到20公里。

河南农村自古以来就非常穷困,那个年代,农村烧火做饭用的燃料就是晒干的麦秸,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着这种小麦收割后的麦草。每到做饭的时间,村庄的周围就弥漫着麦秸燃烧的烟味。


这是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气味,因为每当闻到这个味道,就条件反射般地感觉饥肠辘辘。

然而那时候家家户户的饭都极简单,红薯和红薯干磨成的面,就是主食,一锅金黄的玉米粥,几个玉米菜团子,就是美味了,即便是这样,有很多家还吃不饱。

我还记得比我大几岁的表哥带着我到地里去偷红薯,红薯埋在地下,需要用手将土扒开,我们灰头土脸地挖出了两个,在田地边找来麦秸,烧着吃。只记得那烧过的红薯生一块、熟一块,不过,还真的挺好吃。



现在,河南农村的麦秸失去了它作燃料的价值,农村也用上了液化气,小麦收割后,大片的麦秸就被一把火烧掉,它的灰烬,被当作土地的肥份。



直到现在,不管在哪里,只要闻到麦秸燃烧的味道,都会想到河南的那个乡村,然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想找点吃的。


一个人的很多瞬间


姥爷家的芝麻盐。

生产队的年代,社会穷,大家都没吃的。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一天,我和母亲去看姥爷,到他家后,天也快上午了。早上,只喝了一碗希粥,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姥爷知道我饿,说,我那葫芦里有一把芝麻盐,先吃了吧。说着,他把挂在屋梁上的葫芦,去下来,倒出一小把芝麻盐来。(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芝麻盐,是把芝麻加上盐,掺在一起,放案板上用擀面杖擀碎,这就是芝麻盐。)我接过来一尝,咸香咸香的。顿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味道。

可惜的是,就一小把……

回家后,我一直惦记着姥爷家屋梁上挂着的葫芦……

从此以后,每次去姥爷家,一进屋,先瞅那挂在屋梁上的葫芦。每当这时,姥爷总是说,別瞧了,没了,空的。姥爷说,那一把芝麻,还是他在给队里看场时,趁人不注意,弄的。(那时,人们饥,在地里,场里弄点儿吃的,叫弄,不叫偷。)

在以后的岁月里,也吃过几回芝麻盐,可总是吃不出姥爷家芝麻盐的味道来,总觉得缺点什么……

现在富余了,大鱼大肉地经常吃,但总觉得没有姥爷家那芝麻盐的味道好!




yangyucheng


父亲手指尖的汽油味儿。这个问题又勾起我对父亲的思念。 老爸是汽车司机,记得小的时候他开的是东风汽车。那时候是蓝色的。感觉非常厚重,像个大铁牛一样。爸爸每天开着它,为单位日杂公司拉货。有时起得很早3点钟就走了,有的时候我都等不到他回来就睡觉了,睡梦中迷迷糊糊的,能感觉到有人在亲我的额头,还能闻到淡淡的汽油味儿。爸爸不善言辞,从来不在语言上表现出他对我们的爱。小的时候还好,那时候我们的内心没有那么细腻,等我长大了到十几岁的时候,总是感觉他没有那么爱我们。他不喜欢我。在叛逆期的时候,我总是气我父亲。和他顶撞。



现在想起来,我已经为人母 ,父亲离开我5年了。想想好后悔,其实我都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回来晚亲我额头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怀疑他不爱我呢?当时老爸肯定很伤心。孩子们一定感悟当下的感情,不要等老人不在了。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伤害了他们。想跟他们说对不起,都没有机会了。老爸我爱你。我知道你不善言辞,没有经常告诉我们你爱我们。所以说我一直对你的外孙,每天都说好几次我爱你。我不想留下你我之间的遗憾。那遗憾真的感觉很心痛。滴血的痛。


莲花澜倪


是妈妈做的大锅菜,锅边上贴的玉米面大饼子。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爸爸妈妈天天下地干农活,非常的忙累,那时候我们还小不懂事,体会不到爸爸妈妈的幸苦,放学回家也不知道替老人分担一点家务活。

妈妈干活回来放下干活农具,急忙就去菜地里摘豆角,为我们做饭菜……妈妈为了儿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世界上的母爱是最伟大的!

妈妈做的大锅菜味道非常的好吃,类似现在的一锅出。妈妈是这样做的:豆角去丝,土豆去皮切块,两个青椒切片,柿子两个,排骨洗净,然后排骨凉水下锅抄一下,开锅捞出来凉水洗净,锅里放入少许油,烧热放入八脚、排骨,翻炒待排骨发黄后在放入葱、姜、蒜 、生抽、耗油、料酒、花椒粉、豆鼓、盐、翻炒,在放入豆角、土豆块、青椒、柿子翻炒几下放入水,水末过菜就可以,然后把准备好的玉米面用手抓起,两手合拍两下,一个个贴在锅边,贴完后将锅盖盖好,中火三十分钟,那时是烧的木柴火……

一大盆的菜香味扑鼻而来呀!还有香甜柔软的玉米面大饼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啊!


传说七姐


我能说是自己蒸的水蒸蛋吗哈哈哈~

水光肌零毛孔的水蒸蛋~

很老实的说,家里厨艺最好的就是我了。

我爸做饭像砍柴,切什么都大块得不行;我妈也像我爸,她说是追求口感,但是东西切那么大,根本不入味啊。

而我做饭,像绣花(我妈说的)。可能是他们俩太粗犷了,我的风格特别细致。他们的水蒸蛋根本不能看,吃倒是差不多的味道。

我这水蒸蛋是一半蛋液一半水。

先打发鸡蛋;

用蛋壳量鸡蛋数目乘以2次的水。比如你放了三个鸡蛋,就用那半个蛋壳量6次水。

想不要泡泡就过一下筛。

然后烧开水,把鸡蛋放上去,调中火,锅打开一点点盖,慢慢等着蒸熟就好。

蒸熟之后,在锅里放入花生油和生抽,调最小火,慢慢等油烧开了浇上去。

滋滋的声音,肚子的声音,水蒸蛋和着白米饭一起在嘴里的声音,下到肚子的声音。。。。。。

现在八点多了,我在回家的车上,还没吃饭。




窝蛋奶何


应该很多人都是记得好吃的食物吧,而我不一样。我给妈妈做的第一顿饭。

那时候应该7岁吧。当时还没有灶台高,放个小板凳,踩在凳子上做饭。记得是做柴火饭。本来米煮一会就要过滤,但是我煮了很久,水都快煮干了才滤起来,结果米太软,成了一坨一坨的。菜炒的是大白菜,盐放多了,不过妈妈回来还是说煮的好吃,我尝了一口,味道我现在都记得,除了咸就没有其他味道。到现在记忆犹新。


乡村苑居


我记忆最深刻的味道,是小时候母亲从舅舅家带来的昭通火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家是下放知青。那时的主活很艰难,记忆中能吃到肉的时候,是在春节前后。平时如果没亲戚串门,一般是吃不到肉的。

记得有一年,母亲到舅舅家串门(舅舅家离我家有400多公里),回来时带来了舅舅家自己淹制的昭通火腿。

那天吃饭,我一眼就看到了已经蒸熟了摆在饭桌上的火腿,切了大片大片的装在大碗里。火腿的油被蒸出来好多,油又泡的火腿片。肥的亮晶晶,瘦的红通通,简直馋的我咽口水。吃饭时我用筷子夹了一片,送到嘴里咬了一口,那个香味,那种好吃劲,何止是爽?简直是太爽了!爽的我至今难忘!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记得那顿饭,我也只吃到了两三片,火腿就吃完了。不过那种火腿香味,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怎么也抹不去。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