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馬超為什麼選擇要和曹操不死不休?

冷月鉤沉


馬超在臨終前,對劉備說了這麼一句話“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足見他跟曹操的仇恨,確實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曹操殺了馬家二百餘口,夷滅了馬家三族。但這件事歸根結底還真不能怨曹操,是馬超自己作怪,害了自己的父親以及族人。

因為是馬超用兵在先,曹操殺人在後。馬超是公元211年糾集關中各部造反。而曹操殺掉馬騰,是在公元212年。

公元211年,曹操派鍾繇進攻漢中張魯,並派夏侯淵領兵至河東匯合。沒想到馬超、韓遂等人卻因此產生了誤會。馬超以為曹操此來,必定是來消滅關中各部的,於是並不顧及身在朝廷的馬騰,糾結了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軍馬造反,共計十萬大軍,屯據在潼關一帶;

但是!曹操怎麼會選在那個時候去消滅關中各部呢?關中軍本來就屬於朝廷的管制,馬騰入京也不是曹操逼迫的。而是因為韓遂殺了他的妻子,兩人矛盾叢叢,後經過朝廷的調解,是馬騰自己不想繼續待在關中了,決定在朝中做官。而馬超卻與自己的仇人韓遂聯合,鬧了一出造反。

曹操之所以會殺掉馬騰,恰恰是因為馬超糾結了關中軍造反,在公元212年,才下令夷滅了馬騰的三族。

所以!如果不是馬超率先煽動關中造反,曹操不可能殺掉馬騰。這怨不得曹操。

但是馬超不這麼想啊,他的內心怎麼可能承認是自己害死了父親呢?於是,這所有的過錯,都算在了曹操的頭上。後來在渭南交戰期間,曹操又用計謀他與韓遂不合,將隊伍搞得分崩離析,自相殘殺。於是被擊敗後的馬超更加加深了對曹操的怨恨。

所以!馬超誓死要跟曹操對立,幾乎達到了不可調和、不死不休的地步。即便他加入了張魯集團,加入了劉備集團,仍然沒有忘掉他跟曹操之間的仇恨。所以劉備很放心的把他擺在了漢中的第一防線陽平關上。


愛尚文史


在《三國演義》裡的情節,馬超在西涼得到馬岱來報,馬騰因與黃奎參與謀殺曹操,被殺於市曹,馬超悲痛欲絕。此時劉備派信使來到,劉備信中說,當年他曾與馬騰參與衣帶詔事件,謀殺曹操不成。希望馬超出西涼鐵騎討伐曹操,自己將出荊州之兵策應。


馬超為報父仇,與韓隧統領西涼各部十幾萬人馬殺向潼關。所謂父仇不共戴天,馬超報仇是正常的。於是就有了潼關大戰,追殺曹操,使其割須棄袍,差點丟了性命。

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卻不是這樣的。馬騰曾幫助曹操平定匈奴。後來曹操邀馬騰到朝裡做官,馬騰猶豫了很久還是去了鄴城。留馬超在西涼統兵。曹操也曾封賞馬超當官,馬超都沒有上任。

約公元211年,曹操命在長安的鐘繇,夏侯淵統兵出河東,打算繞道經過馬超的領地攻打漢中張魯。以馬超韓隧為首的西涼軍閥,認為曹操是想“假道滅虢”,以路過之名趁機消滅他們。


於是,馬超韓隧聯盟了河東,西涼近十路聯軍約十萬人馬反了曹操,大軍直奔關中殺來。曹操一面安排鍾繇堅守,一面派曹仁去支援。待曹操親自帶軍到前線,潼關已經被佔領。

之後就有了曹操戰敗,用賈詡的離間計,使馬超與韓隧不合,馬超被打敗。此時,曹操得到消息,河間有人謀反,只好讓夏侯淵,張郃留在前線,自己退兵回了鄴城。

公元212年初,馬超在涼州在張魯的幫助下,肆意攻打甘肅各地,圍攻涼州首府冀城。這一年的五月,曹操命人抓捕在鄴城的馬騰,馬鐵,馬修等馬家族親,全部斬殺。並派夏侯淵統兵去增援冀城。結果夏侯淵被打敗退回長安。馬超割據冀城,自稱“徵西將軍”。


馬超最後是在割據時間內,被當地勢力聯合圍攻被打敗,夏侯淵又佔領了冀城,無奈只好投靠了張魯。

歷史上有說是馬超害了自己的父親及家人,,對於馬超來說他也是必須做出的反應。但是,無論歷史與演義,曹操確實是殺了馬騰,馬超與曹操死磕自然是合情合理合的了。


路遙lgy


曹操在擔任丞相時,曾想招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沒有前去赴任。討伐郭媛後曹操借漢獻帝詔拜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依舊沒去赴任。曹操改封馬超為諫議大夫, 徐州刺史的位置朝廷給了臧霸。

建安十三年(208年),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為官,被任為衛尉。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馬鐵也被封奉車都尉、騎都尉,唯獨馬超留守涼州,被封為偏將軍、都亭侯,統領馬騰的部隊,割據原來馬家勢力所在的"三輔",依舊屯兵於槐裡。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抓捕在鄴城的馬超族人(包括父親馬騰,二弟馬休,馬鐵等),計三族人,全部斬殺。

建安十八年(213年),楊阜和姜敘率先在滷城起兵,趙衢、尹奉勸馬超去攻打,馬超聽到後,率兵前去攻打,梁寬、趙衢偷偷佔據冀城,關閉城門,並殺害馬超妻子和孩子。 馬超大怒,但又攻不進冀城,於是襲擊歷城,殺死楊阜、姜敘在歷城的族人(包括怒罵馬超的姜敘母親) 楊阜於是率領叛軍和馬超對戰,戰場上楊阜與宗祖昆弟七人來圍攻馬超,都被馬超殺死,楊阜自己也身負五處重傷猶然死戰。夏侯淵援軍趕到後,馬超失去了根據地,進退狼狽,只得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 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歷史名將錄


馬超為什麼選擇要和曹操不死不休?道理很簡單

馬超是三國時期群雄之一,也是當時出色的武將。馬超一族乃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屢世公侯,少年英雄有萬夫不擋之勇,其父馬騰早年在西涼一帶發家,而後曹操打敗袁紹奪取中原後將馬騰以漢帝名義招入許昌,拜為衛尉,馬騰留馬超守涼州,被封為偏將軍、都亭侯,統領馬騰的部隊。

馬超和曹操有奪地之恨,殺父之仇

對於曹操的召喚,馬超就是拒絕徵召,而且還帶領馬騰軍隊抗曹,此後曹操下令誅殺馬騰三族,兩人也就此結下恩怨,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關中和涼州,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取得關中和涼州大部分地區,馬超也因此失去棲身之地,不得不投奔張魯。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因為曹操殺了馬超幾乎全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何況曹操殺了馬超的全家呢。直到馬超病逝前都未忘記此仇,《三國志》記載: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

說明當年曹操殺了馬氏二百多人。

其實馬超的父親馬騰的死,和馬超也有很大的關係,早在199年,在鍾繇的遊說下,馬騰歸順曹操,並送家人前往許都為質,後官渡之戰袁紹敗亡,馬騰率眾幫助曹操剿滅了袁尚的殘餘部卒,於是曹操表拜馬騰為徵南將軍入朝為官,馬休馬鐵馬超等兄弟也同時加官進爵,馬休和馬鐵前往鄴城為官,馬超留在西涼。

與演義小說不同,馬騰並非因為反叛曹操而被殺,而是遠在西涼的馬超突然率十萬大軍攻打曹操,結果曹操一怒之下,殺了馬騰馬休馬鐵以及家族兩百餘人。其實馬超是有一點坑父坑弟了。

但是無論如何,馬超與曹操是不共戴天。


曹老師xixi


不死不休這個詞用的好,馬超對曹操的仇恨確實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首先有一點是無可非議的殺父之仇,其次是曹操的離間計致使馬超打敗,即使他不殺曹操,曹操也會殺他。再強加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正義使然了,身為漢臣,打曹操就是使命。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記載的馬騰之死有一些出入,《三國志》中記載馬騰與韓遂曾有不和,而馬超也被任命為偏將軍,掌管馬騰的私人兵馬,馬超統領眾軍後又與韓遂回合,後又被曹操離間。《三國演義》中的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不管具體情節是怎樣的,馬騰確實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上,馬超一個熱血男兒殺父之仇怎麼可能不報呢。


至於這曹操為啥一定要殺馬超呢,因為馬超在少數民族勢力中很有影響力,如果不除了馬超,馬超就會聯合各地少數民族的來一起進攻曹操,將來一定是個大患。所以即使馬超不打曹操,曹操也得殺他,所以這兩個人沒法和諧相處。


三國閨蜜


馬超是馬騰長子,當時馬騰是涼州割據的諸侯,和韓遂、邊章一起在涼州公事。此後曹操勸降馬騰,招他入朝為官,馬騰再三權衡選擇入朝。但馬超就是拒絕徵召,而且還帶領馬騰軍隊抗曹,此後曹操下令誅殺馬騰三族,兩人也就此結下恩怨。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


傑哥談歷史


《三國演義》中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錦馬超”,武藝高超,非常厲害。當時曹操誘殺馬超的父親馬騰,並殺了馬超多位弟弟。馬超為父報仇,聯合韓遂一起興兵反曹,在潼關大戰中擊敗曹營多位名將,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好不狼狽。又在渭水之濱射的曹操奪船避箭,虧的許諸護衛才讓曹阿瞞逃的性命。馬超和西涼騎兵的英勇無敵,讓曹操差點兩次喪命。曹操驚呼:“馬超英勇不亞呂布當年,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矣。”

接下來許諸裸衣大戰馬超,再後來馬超被賈詡用離間計擊敗,退往涼州。不久馬超捲土重來,佔領冀城,陣斬楊阜七位兄弟,最後被夏侯淵和楊阜聯合擊退,投奔漢中張魯,得不到張魯信任,在李恢的勸說下歸降劉備,幫助劉備兵不刃血奪取成都立下大功,從此跟隨劉備,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但是我們翻閱《三國志》,發現羅貫中做了一個巧妙的時間錯位,公元211年3月份,曹操派遣夏侯淵等人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地盤進攻張魯,馬超認為這是假道滅虢之計,於是先聲奪人,聯合關中諸將十部兵馬共計10萬人興兵反曹。

馬超起兵之時,馬超的父親馬騰及其家人都在曹操的大本營鄴城,馬騰被曹操封為衛尉,馬超是偏將軍。曹操的本意是拿住邊關將領的家屬當人質,讓他們不敢反叛。但是馬超絲毫不顧及老父和家人的安危,仍然起兵。而且馬超為了拉攏韓遂,甚至對韓遂說:“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被後世認為極度冷血。

馬超起兵的次年公元212年5月,曹操派人抓住留著鄴城的馬騰,馬休,馬鐵等,全部斬殺,夷三族。這樣可以間接的說馬超的家人是被馬超害死的。

羅貫中之所以顛倒時空順序,主要是貶魏褒劉,凡是蜀漢陣營的都加以美化,凡是曹魏陣營的加以貶謫。先殺馬騰,逼反馬超,彰顯了曹操的不仁不義。反而正史上的冷血馬超被加以洗白抹平了。一般反叛的邊將在起兵之前,都會設法將家人從京城接出,這樣無後顧之憂後再起兵,心理壓力小很多,形勢上也不容易被動。像馬超這樣,不顧及父親和弟弟的安危,輕易起兵,另認父親。實在是莽夫所為。

當然,不管是先殺還是後殺,馬超的父親和弟弟都是被曹操殺害的,父仇不共戴天,馬超和曹操必然是不死不休了。斷無和解之理,所以馬超走投無路之時只能投降劉備,無法投降曹操了。



蕭子北


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刺史。

馬騰剛直不阿,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深有不滿。

並且與劉備等人聯手,密謀刺殺曹操。

曹操得知此事後。假天子之命下詔宣馬騰覲見。

馬騰帶長子進京。二人均被曹操殺害。

馬超為馬騰次子。欲為父報仇。因此與叔父韓遂,起兵攻曹





凌笑愛歷史


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刺史。 馬騰剛直不阿,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深有不滿。 並且與劉備等人聯手,密謀刺殺曹操。 曹操得知此事後。假天子之命下詔宣馬騰覲見。 馬騰帶長子進京。二人均被曹操殺害。 馬超為馬騰次子!

曹操是馬超殺父殺兄的仇人!當然不死不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