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渡为何会与阳顶天结仇,七层大挪移的张无忌尚打不过他们,缘何阳顶天却可以?

清水空流


“屠狮大会”前后,张无忌的三次交手少林三渡,距当年阳顶天与三渡的一战,足有三十多年之久。三渡当年确实是败在阳顶天的手下,其中渡厄还被阳顶天打瞎了一只眼,不过,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三十多年前阳顶天的实力,再去对付三十多年后的三渡,阳顶天同样难破,他们三人合起来一百多年苦坐枯禅练成的“金刚伏魔圈”。毕竟阳顶天的内力,还没到张无忌“九阳神功”的地步。



三渡与阳顶天的结仇,表面上虽是与武林同道出头,实际上却是中了成昆的奸计。

根据渡厄所说,他当年与阳顶天结仇,成昆是为他出了大力。可见三渡(厄劫难)与阳顶天的一战,乃是成昆挑唆而起的。成昆为何要挑唆三渡约战阳顶天,这点意图相信大家都清楚,就是借刀杀人,利用三渡除掉阳顶天,报复他师妹被阳顶天所抢的夺爱之恨,成功夺回心爱的女人,又能避免引火上身,独自去对抗整个明教。但是以渡厄为首的少林三渡,也是有名的高僧,缘何会替成昆出头呢,为何就那么轻易被成昆所煽动?

渡厄嗯的一声,停索不发,沉吟道:“那也有些道理。老衲与阳顶天结仇,这成昆为我出了大力,后来他恳求拜老衲为师,老衲向来不收弟子,这才引荐他拜在空见师侄门下。如此说来,那是他有意安排的了?”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六回》


实际上,三渡挑战阳顶天,并非是为成昆出头,而是为当时的中原武林,为他们所自认为的武林正道出头。当时的明教,在阳顶天的带领下强势崛起,不可避免的就与武林各派产生了摩擦,结果导致一连串的大仇出现。比如昆仑派的掌门白鹿子和他的师兄弟游龙子(连载版出现的人物),相继被少年杨逍打死和气死,再加上之后的峨眉派孤鸿子(灭绝师太的师兄),同样被杨逍打败后气死,中原武林的六大门派之二,就先后与明教结下了大仇。六大派自诩为武林的正道,也是中原武林的代表,同气连枝,以三渡为首的少林,会为中原武林出头,也就理所当然了。

成昆也是以此借口,游说三渡,给他们打上“斩妖除魔”的旗号,成功煽动了三渡挑战阳顶天,甚至还有可能远征光明顶,去与阳顶天决战。实际上,在羽菱君个人看来,昆仑和峨眉两派与明教的结仇,同样也是成昆所煽动起来的。成昆应当是最先在昆仑派的面前拨弄是非,让他们迫切地感受到,同处昆仑山脉的明教壮大,对他们构成太大的威胁。结果游龙子首先被煽动,意欲挑战阳顶天,不过却先败在了杨逍的手下,还被杨逍活活气死,掌门白鹿子为了报仇,也同样死在杨逍手下。成昆一计不成,也为了加大各派与明教的对立,继续煽动峨眉派为昆仑派出头,结果,孤鸿子也是在杨逍手下,而成昆也把目光瞄向了少林。


就这样,少林仅存的“渡”字辈高手,渡厄渡劫渡难,中了成昆的奸计,为替武林同道报仇,也为了“斩妖除魔”,阻止他们认为的魔教危害武林,组成三渡远征军,上光明顶挑战明教“魔头”阳顶天。闻得少林高僧的大名,阳顶天是亲自接战,而且,以后来三渡对阵张无忌时所说的话那般,他们是以三敌一,合力对阵阳顶天。因为他们三人的实力各在阳顶天之下,为了报仇和除魔,无需讲究江湖规矩。不过还是打不过阳顶天,渡厄还被他打瞎了一只眼。

渡劫道:“我们单打独斗,并无胜你把握。这等血海深仇,也不能讲究江湖规矩了。好魔头,下来领死罢。阿弥陀佛!”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六回》

三渡合力败在阳顶天的手下,这大概也是谢逊会说当年阳顶天的武功盖世,除了张三丰没人能够胜得了他一招半式的原因。而以三打一尚且打不过阳顶天,其中一人还被打瞎一眼的三渡,返回少林后,开始坐枯禅修炼“金刚伏魔圈”,以待报仇雪恨,这个魔对应的就是他们认为的魔教之头阳顶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练成“金刚伏魔圈”的三渡,连张无忌都不是敌手,便是阳顶天复生也不可能再战胜他们。

可能是三渡是想着,他们自己的武功在精进,阳顶天的修为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他们必须追求三人练到心意相通,彻底将“金刚伏魔圈”练至大成之境,方敢再找阳顶天报仇。因而三人一坐枯禅,就坐了三十多年。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在当年他们吃下败仗不久之后,阳顶天便已去世。也是因此,当三渡获悉张无忌便是明教现任教主时,才会把新仇加旧恨一起算在张无忌的头上。以张无忌对阵三渡的情况来看,便是阳顶天复世,他同样也不可能破掉三渡的“金刚伏魔圈”。

通过张无忌第一次试探“金刚伏魔圈”威力的一战,小说中其实就给出了破阵的法门,一是破阵之人,必须身拥精湛的外功招术,却迎接和躲避三渡黑索的出招,二是最关键的,那就是只能在比拼内力上去分胜负,能否抵得过三渡内力合一的对耗。张无忌在阵中与他们斗到两百余招之后,便逐感后劲不继,想到再都下去只有徒自送命,要合光明左右使、鹰王与蝠王五人之力,才有可能胜过三僧。

张无忌初时七成守御,尚有三成攻势,斗到二百余招时,渐感体内真气不纯,唯有只守不攻,以图自保。 他的九阳神功本来用之不尽,愈使愈强,但这时每一招均须耗费极大内力,竟然渐感后劲不继,这又是他自练成神功以来从未经历。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六回》


阳顶天离世之前的武功有多高,功力有多深,这点我们是能够看出个大概的。首先外功方面不用说,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了得,招术精深,身手精湛,难有敌手。当年一掌“大九天手”,就能打得韩千叶的父亲跪地不起,谢逊更是明言,除了张三丰没能胜得了他一招半式。不过内功方面,阳顶天比之张无忌,却无疑有很大的差距,这点从他们两人修炼“乾坤大挪移神功”的对比就可看出。阳顶天担任教主二三十年,不过将“乾坤大挪移心法”练至第四层,尚且还控制不住体内翻涌的真气,而张无忌却能半日间便练到了第七层。小说中明说,张无忌与之前的历代明教教主相比,其间的分别,便在于一则内力有余,一则内力不足。

可见,若以当年阳顶天的实力去闯三渡的“金刚伏魔圈”,虽在外功的精湛这层不成问题,能够避过和抵抗三渡出招的黑索,但每一招对抗均须耗费极大的内力,只怕撑不过两百招,便会被耗尽内力而死。即便是阳顶天当年不死,与三渡彼此间同修三十年的功力,也很难敌得过三渡。


三渡对彼此的功力一清二楚,他们必然是要练到能够一举报仇的境界,才会结束他们的枯禅,屠狮大会他们之所以会领佛旨看押谢逊,实际上就是他们已经自认为,以他们的实力,天下间再难有敌手。更何况身拥“九阳神功”,内力用之不竭的张无忌,都不能独自破掉三渡的“金刚伏魔圈”,都会渐感后劲不继,阳顶天的功力再深,也深不过能够自生不息的“九阳神功”吧?

总体而言,三渡当年之所以会与阳顶天结仇,明面上是打着“斩妖除魔”的旗号,为了给武林同道出头,实际上则是中了成昆的奸计。当年三渡的实力,的确不如阳顶天,但三十多年后,三渡的实力已然臻至绝顶,三人合力摆下的“金刚伏魔圈”,更已当世无敌,便是阳顶天不死,也难以是三渡的对手。在羽菱君看来,三渡的武功虽然高强,但其心胸及行事作风,却难称高僧,同样的还有空闻空智空性三僧,因为他们都看不破“仇恨”二字,这也是他们会被成昆所利用,最根本的原因。他们与慈悲为怀,修行见空的空见大师相比,完全处于两个等级,空见受称神僧,更显名副其实。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在《倚天屠龙记.夭矫三松郁青苍》一章中,张无忌独自潜入少林寺,想营救谢逊出去,却遇到少林三渡的金刚伏魔圈,并且见证了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夫妇被三渡秒杀的经过,同时也探索出少林三度与阳顶天结仇的真正原因。



少林三渡在打死何太冲夫妇后,对偷潜少林寺的张无忌发动攻击,却被张无忌躲过,三渡对张无忌的功夫非常的敬佩惊讶,却因得知他是明教教主,他们立马恼怒愤恨起来,张无忌询问其中缘由,才得知这三僧与阳顶天有过交锋,而且因为阳顶天,渡厄才会成为独眼之人,他们师兄弟三人,才会坐这三十余年的枯禅。那么,为什么少林三渡与阳顶天结下这么大的仇怨呢?这从渡厄的话中可推测一二。



张无忌身陷伏魔圈,边打边向三渡诉说成昆与谢逊结仇经过,以及成昆的所做所为,最后推测说虽然不知道阳教主如何与渡厄大师皆仇,却可以想象其中定有奸人挑拨是非,而此人多半便是这圆真,并且让渡厄大师回想一下往事,验证一下是否他张无忌虚言相欺。渡厄停索不发,回想往事,沉吟道:




“那也有些道理。老衲与阳顶天结仇,这成昆为我出了大力,后来他恳求拜老衲为师,老衲向来不收弟子,这才引荐他拜在空见师侄门下。如此说来,那是他有意安排的了?"



而且,当张无忌正向三渡说出成昆想“觊觎少林寺掌门方丈之位,并且收罗党羽,阴谋秘计要害空闻神僧”时,成昆竟然偷袭张无忌,接着又八个高手上前,趁三渡还未曾组成伏魔圈偷袭三渡。可见成昆做贼心虚,已经表明当初少林三渡与阳顶天结仇是成昆挑拨的了。就连渡厄也认为正是如此。



至于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到第七层,仍然打不破金刚伏魔圈,而阳顶天可以打三渡落花流水,那是因为三渡与阳顶天交手时还曾练成金刚伏魔圈,而张无忌与三渡交手时,三渡已坐了三十年枯禅,已经达到了心灵相通,配合默契,天衤无缝的地步。


萍风竹雨123


前怕少壮棍怕老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