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邮储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

金融业入门进阶必读笔记,超级干货:《金融行业干货汇总稿(370页笔记)》关注、转发、点赞文本,查看置顶头条文章,并添加好友免费领取(备注头条+资料名称)7天有效

邮储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


邮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彭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彭琨参与了主题为“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 大资管转型升级”的圆桌论坛,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

他指出,很多资管机构对科技的投入都很大,大多都是打持久战、协同战,这对科技人才的要求比较高。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但确实这条路走起来比较辛苦。

“大资管”时代逐鹿中原如何做?

“大资管”时代,这次新规出台以后,由过去的军阀混战,包括嵌套这些事情,现在形成逐鹿中原,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怎么做?


彭琨表示,对于邮储银行,现在主要做这几个事情。第一是产品转型,净值型转型是未来资管一个大的方向,也是监管机构一直推的方向,从去年新规以来,邮储银行推出了多种净值型产品,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特点,从发展情况来看,效果还可以,增速还是比较快。


第二个优化大类配置。这里提到的非标,不是简单的类信贷业务,也可以理解为另类资产。彭琨认为,传统意义的类信贷非标是金融供给不足的有效补充,但现在监管要求非常严,那现在这个阶段还做不做非标,怎么做?在彭琨看来,需要从另类资产来考虑,要围绕企业的各类融资需求来考虑,有传统的债权融资,盘活债权,也有权益相关融资,盘活股权,包括含权债,各类收益权转让,债转股,定增业务,定向EB,优先股等等多种形式。从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有些投资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其实,未来的非标投资一定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丰富和扩大产品需求,而不是简单类贷款。

邮储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


第三个是规划系统建设,要结合新规要求统一规划系统功能,改造不适宜的功能,支持客户管理、投资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工作。这三点讨论的是目前需要做些什么。

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布局与定位

那么,未来怎么干?彭琨指出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打基础练内功,这个核心是运营端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重点在科技的运用。运营端的核心包括核算、清算、估值、账户管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


第二个方面是补短板,这个核心是完善和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加大投研管理,拓宽投资品类,巩固传统银行固收投资优势,不断探索资本市场、商品市场、海外市场投资机会,积累经验,这是投资端。


第三是树品牌。树品牌是最难的,转型成功需要老百姓的认可,关键是产品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客户的分析研究,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这就需要完善客户体系,完善产品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加大渠道拓展,同时做好投资者教育。


彭琨讲到,“未来从这三个方面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基础,我想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从邮储银行自身的特点来看,其的网点非常多,也是一个优势。但是客群相比建行工行来说,客群净值稍微低一点。那么,未来设立银行子公司的时候,邮储银行考虑先做私募还是公募呢?


关于邮储银行的产品布局,彭琨表示会先考虑类货基的产品。从老百姓的认知程度和老百姓的需求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加强产品改造,对原有开放式产品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要求进行完善改造,让客户更容易接受。逐步向私募产品开发,这考验着资管机构的客户管理、投资能力、风控手段,但现在还在不断摸索。“

我觉得这得一步一步来,而不是为了转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

目前,提到科技大多数是谈智能,主要是Fintech,就是大数据区块链这些技术,那么科技的变化对未来资管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彭琨认为,科技的运用很多。在客户端,有智能投顾、智能工单、客户画像等科技运用,优化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能力;在投资端,有机器学习、智能投研、模拟试算等技术手段,提高投资分析能力,丰富投资品类;在运营端,有各类自动化匹配,数据实时运用等技术手段,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业务差错率。


在风控端,需要节点嵌入、模型设置等技术运用,防控业务风险,保障投资价值。其实这些工作应该说是对于银行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最大感受就是人才的不足,很多资管机构对科技的投入都很大,很多都是打持久战、协同战,基本都是从互联网公司挖一批人过来做,挖完了以后又被独角兽公司挖走,所以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我觉得资管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就是科技的竞争,我们也在布局,但确实这个路走起来比较辛苦。”

坚持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

关于“理财子公司的资金何时流向资本市场”的问题,彭琨指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允不允许子公司参与到资本市场,这个文件是明确的,具体什么时候直接参与,有赖于子公司进度和子公司业务能力的储备,但各家机构都在积极布局摸索。


第二个问题是资金如何参与到企业实际需求中,关键是理财资金支持实体企业,这个是非常明显的,理财资金一直以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但从资本市场而言,包括投资顾问方式,上市公司定增投资、IPO项目、融资融券等多种方式已经在参与,只是非要明确一个点,这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能够一直坚持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按照监管的要求,逐步扩大参与形式和品类,更好的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