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山陽這個小夥厲害了!省委書記誇他“年齡不大,作為不小”

山陽這個小夥厲害了!省委書記誇他“年齡不大,作為不小”

冬日的秦嶺山區蕭瑟寒冷,但山陽縣十里鋪街辦王莊村食用菌產業園大棚內卻溫暖如春,張治飛和工人正在忙活著。

今年28歲的張治飛是產業園的領頭人,在不到兩年時間內,他帶領大夥將園區食用菌產值做到了300萬元,越來越多的鄉親們通過食用菌產業致富。

山阳这个小伙厉害了!省委书记夸他“年龄不大,作为不小”

為了養家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

張治飛家在山陽縣十里鋪街辦王莊村,家中四口人,父母年過七旬又有殘疾,2005年哥哥意外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跟著一家人生活,這個貧困家庭全靠張治飛一人支撐。

2006年初中畢業後,張治飛懷揣夢想來到西安打工,他沒有什麼專業特長,只能找到每月1000多元的服務生工作。因為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技術在身,在大城市打拼數年沒有幹出一番事業。

“父母年齡大了,還有年幼的侄子,都需要人照顧。”張治飛說,考慮到家庭狀況,他又回到家鄉務農。張治飛所在的王莊村屬於典型的山區貧困村,山地多、平地少,要乾點啥絕非易事。

山阳这个小伙厉害了!省委书记夸他“年龄不大,作为不小”

年紀輕輕戴上“貧困帽” 立志創業來脫貧

張治飛的家鄉有豐富的花梨樹和柞木資源,為食用菌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優質原料,又加之山大溝深、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生產食用菌。張治飛便想到了發展食用菌產業,隨後他向別人請教,嘗試著種植香菇。

剛開始他一直是“小打小鬧”,2015年,張治飛被識別為貧困戶,年紀輕輕頭上頂了貧困戶的帽子,這讓他很鬱悶,也激發了創業勁頭。當年10月,通過親戚介紹,張治飛到河南省西峽縣一家食用菌企業打工,在務工過程中,他認真學習鑽研生產技術,終於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術。

回來後,張治飛租賃十幾畝地開始種植反季節香菇。頭一年他便遇到難題,香菇發菌時,菌袋有三分之二變成綠色。他找來書籍學習,最終找到原因,原來是發菌棚內溫度過高、通風不好造成的。

憑著這股好學鑽研的精神,他的食用菌技術逐步成熟,收入也逐步增加。此時,山陽縣委、縣政府

正把食用菌產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點項目進行推廣,張治飛再次迎來政策機遇,短短3年,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效益越來越好。

山阳这个小伙厉害了!省委书记夸他“年龄不大,作为不小”

省委書記調研時誇他是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2018年,王莊村計劃發展村集體經濟,張治飛牽頭成立了山陽縣誌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香菇產業園)。合作社由政府投一部分扶持資金,採取“合作社+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本村王一組流轉100畝土地,建起王莊村食用菌產業園。這一年,園區產值做到了300萬元,除了大夥分紅外,張治飛淨賺10萬元。

山阳这个小伙厉害了!省委书记夸他“年龄不大,作为不小”

張治飛的合作社在合作方式上,一是捆綁了50萬村集體經濟資金和30萬元蘇陝協作扶貧資金,入股到食用菌產業園,共佔基地大棚65個,前三年按照年收益不低於8%分紅,用於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的收益分配;二是吸收139戶貧困戶產業直補資金33.05萬元入股到合作社,按照年收益不低於8%,實行保本分紅;三是把60戶100畝土地按照每畝800元進行流轉,實行土地固定分紅;四是吸收全村45戶農戶在食用菌產業園長期務工,每人月均可增收

1800元以上。

“年齡不大,作為不小,真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這是今年省委書記胡和平在山陽十里街辦王莊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說的一句話,也是對張治飛的誇獎。

山阳这个小伙厉害了!省委书记夸他“年龄不大,作为不小”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

自己富了的同時,通過合作社帶動鄉親致富,他出錢聘請專家為鄉親們辦實用技術培訓班。貧困戶張治華在園區常年

打工,他笑著說,如今大家都在家門口掙錢,生活有了保障,脫貧也有指望了。

如今,王莊村的食用菌產業初具規模,成為強鎮、興村、富民的主導產業。產業園區帶動184戶農戶從事食用菌生產,發展食用菌100餘畝,建設標準化大棚108個,年產值300萬元,為農民增收架起“致富橋”。張治飛也因此被評為市縣脫貧攻堅就業創業先進個人、返鄉創業農村青年、創業致富明星。今年10月,他還被授予陝西省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12月12日,記者在王莊村採訪時,張治飛在產業園忙碌,同時他也在籌辦婚禮。張治飛說: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下一步,他想繼續做大做強王莊村食用菌產業,同時擴大經營範圍,形成種植、採摘、休閒、觀光為一體的一條龍式一流園區,帶動更多鄉親致富奔小康。(來源:華商報 作者:陳永輝)

客戶端!

編 輯:石 闖

本期監製:孫黃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