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它來了,它來了!

辣條國標走來了!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12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公告,從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加強原輔料和生產過程管控等六個方面提出監管要求。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一根辣條引發的“血案”

近年來,辣條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零食產品。2018年,辣條產品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人民幣600億元。而“辣條江湖”實則暗流湧動。

此前,各地對“辣條”食品中使用添加劑的要求不一,一度被消費者戲稱為辣條標準“南北之爭”。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2016年11月24日,寧夏食藥監局就曾將某品牌辣條列為不合格產品。原因是按照寧夏地方標準,辣條屬於方便食品,不得添加甜蜜素;而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辣條屬於擠壓糕點類食品,是允許限量添加甜蜜素的。

2018年8月,原湖北省食藥監局發佈公告稱,多款“辣條”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其問題主要聚焦在違規使用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GB2760)中要求“方便米麵製品”(除米麵灌腸製品外)不得使用的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

對此,涉事企業則回應稱其為各地“辣條”生產執行標準不一致所致。一時間,“辣條”生產標準問題再度引發關注。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問題也在辣條界屢見不鮮:2015年至2017年,短短3年,全國共有131家辣條品牌的195批次辣條被食藥監管部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部分地區辣條的衛生亂象,隨後湖南、河南兩地市場監管部門重拳打擊小作坊式辣條生產。為了不影響小學生健康,甘肅等省份甚至要求學校200米範圍內禁售辣條。

國家出手,辣條不再“甜蜜”更“養生”

12月10日的公告,終結了辣條標準之爭,一統“辣條江湖”。

公告第一條就明確要求,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辣條”類食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凡與此不一致的,應當於2020年1月31日前調整到位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依據上述標準,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加工的調味面製品,不應使用甜味劑(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甜蜜素攝入過量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代謝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兒童危害更明顯。

標準一出,以衛龍為代表的“北派”辣條將面臨工藝上的極大挑戰:不能再執行糕點類食品生產標準,不得繼續添加甜蜜素。而不再添加甜蜜素的辣條口味會不會改變?

“不再甜蜜”的辣條,卻可能更“養生”了。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網友:以後吃辣條不用“媽見打”了

有網友回憶

小時候都是偷偷摸摸揹著家長吃辣條

等味兒散完了才敢回家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不少網友表示

有了明確國家標準後

辣條減油減鹽

不至於吃了傷身體

有利於年輕人“佛系”養生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辣條開始走國家標準了!網友:再也不用“媽見打”了


你愛吃辣條嗎?

留言告訴我們吧!

-END-

——————————————————

央廣新聞綜合央廣網(記者王子衿)、央視新聞、

中國青年報、中新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