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大寶做飯」每天為您分享家常美食」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豆角青椒茄子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和需求不盡相同!

週末放假,難得清閒,平日上班都挺累,上班族大多會選擇睡個懶覺來放鬆一下。而我和老婆會在禮拜六或禮拜天的一天,雷打不動的起個大早,就為早點去集市買一些好的農家菜,健康又美味,這也完全符合我們倆的需求。

這些農家菜多是菜販自家菜園種植,賣相不佳、個頭也偏小。但都遵循於自然生長,少了一些功利,其滋味自然就足、口感也更佳。像深秋這樣的季節,能買的蔬菜不像夏天那麼豐富,但貴在好吃!茄子和青椒是少不了,這兩樣都是我和老婆的最愛。秋天的茄子和青椒個人認為是最好吃的季節,少了一些水分,卻多了一些厚重的味道。還買了一些武漢本地的紅豇豆,不像長豇豆可達60-70公分,最長也就20公分,這個季節本可以吃豇豆米,卻難得遇到還算嫩的。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武漢本地紅豇豆

九月下旬,算是進入深秋,除了中午日頭還有些燥熱外,一早一晚已明顯感覺到天氣的寒涼。天氣越冷,人的胃口反而更好,就想吃些味厚重口的菜,太過清淡反有些素寡。

“就做一個豆角茄子吧!配點青椒,還真有點地三鮮的感覺,家裡還有點瘦肉,也放點兒!”

茄子吸油、豇豆不易熟,用油炸是酒店慣用的手法,主要是為了追求賣相、速度快。而家庭做法,顯然是不提倡的,好吃不過家常菜,家常菜之所以好吃就在於簡單、本味不流失。今天自己做的這道豆角茄子,真心比餐館做的好吃。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紅豇豆切忌刀切,撕掉筋絡,掐成三段即可。秋季紅豇豆沒有夏季那麼水嫩,用水提前燜煮至熟。

土辣椒,秋天的土辣椒個頭不大,香辣十足,主要用來提味;茄子的處理重在改刀,一剖為四,頂刀切厚片,這樣處理茄子更有口感。即不需要加鹽醃製也不需要漂洗,保持了茄子本味。這道菜最好吃的是茄子,也最先被消滅乾淨。

的處理上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習慣,不加生粉,注重醃製和滑炒的手法;吃出肉味,還能讓肉味與其它食材很好結合起來。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土辣椒豆角炒茄子

食材】:茄子、土辣椒、紅豇豆、豬裡脊、生薑、蒜、鹽、生抽、蠔油、胡椒粉、黃酒、食用油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製作步驟

第一步:處理食材

豇豆撕掉老筋,掐成三段洗淨備用;土辣椒切成滾刀塊,茄子一剖為四切厚片,豬瘦肉切肉片。

肉片醃製:切好的肉片加入拍碎的薑末,加鹽、生抽、胡椒粉、黃酒攪勻上勁醃製入味,加入適量食用油封存拌勻。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第二步:初步熟處理

老規矩,淨鍋燒熱燒透,淋入適量油將鍋潤透,將鍋中的油倒出,再淋入冷油燒至4成熱。這就是行業滑鍋再放入醃製好的肉片,就不會粘鍋,肉片一變色就撈起。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紅豇豆的處理

鍋中油燒熱,放入紅豇豆大火翻炒,當水氣揮發一部分;在豇豆變得滋潤時,加適量的鹽調味,淋入開水以剛剛沒過食材為準,大火將豇豆煮熟,帶少許湯汁。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第三步:和烹

另起油鍋爆香蒜末,放入土辣椒塊煸炒出味,加鹽調味,生抽順鍋邊淋入熗香。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放入茄子大火翻炒,炒至茄子回軟,此時茄子已基本吸入鍋中大部分油脂,鍋已變得不那麼滋潤,不要急著加油,淋入炒豇豆的湯汁即可,加蠔油將茄子炒熟。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放入豇豆、肉片大火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深秋,經典老菜豆角茄子新吃法,不油炸還保留食材本味,真講究

小結

在傳統豆角茄子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改良,我分別加入了土辣椒和肉片,這道菜看似有些雜亂,但味道卻超乎想象的好吃。在烹調過程中也捨棄了油量多的做法,沒有過多繁雜的技法,充分保留了食材的本味。

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