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洛阳适合建地铁吗?

大唐要你命3000


洛阳适不适合修建地铁,需要从几方面论证!

从城市发展方面说

洛阳正在从一个重工业城市转变高科技加旅游城市,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设施,是不行的,目前洛阳在转变的路上,已经受到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每年都有大批量的游客前来,一睹洛阳风采。此时的洛阳急切需要提升交通设施,来满足众多游客的需求。

一个城市发展,必须要道路先行,如果没有优质的交通设施,那么对于洛阳的旅游事业来说,是极其不利!所以此时洛阳完全有必要修这一条地铁!


从城市出行方便来说

洛阳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大都市了,人流众多,本地人口达到600多万,如果再加上外地旅游人流,那么洛阳如果不提升交通设施,是很难承受这么多的人流量。

随着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每家每户都有私家车,这些车全部上路,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耽误大家出行。如果洛阳能有一条地铁,能不开车出行的人,就不会开车了,大概率会选择地铁出行。这样一来能腾出很大的道路资源,从而缓解道路流量压力!


从老百姓期望来说

洛阳自古以来都是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这么多年洛阳也需要改变一下,因为时代在进步,如果想与时俱进,必须要有能与时俱进的工具。洛阳老百姓也急切需要这个城市能有新的活力融入,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所以洛阳修地铁,也是老百姓的心声!

综上所述,洛阳目前在修地铁这件事上,绝对是天时地利人和和东风一切都满足了,所以洛阳在16年就开始运作修建地铁,截止目前洛阳的一号线地铁基本已经完工了,接下来只等地铁在洛阳地下驰骋了!


洛阳十二时辰


首先从洛阳城市的现状看,洛阳是河南第二大城市,工业基础较为深厚,城区目前也有两百多万人,人员密集;像九都路、古城路、中州路等都是非常堵车的路段,并且在2016年我国最堵的城市评选中,洛阳居然上榜排到第29位。再者洛阳每年还有大量游客到来,所以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缓解交通压力,洛阳都应该修建地铁。

再者从洛阳的发展来看,随着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和河南自主贸易区的建设,洛阳城市规模势必要扩大,对周边地区吸引力也会增大,到时城区人口也会更多。而地铁也需要几年才能通车,所以为了洛阳今后发展的更为顺畅,先改善交通显得十分必要,而地铁也是方便居民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


总之,我认为洛阳修建地铁,既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也是为了今后城市更好的发展,所以还是非常适合的。

我是海域蓝豚,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作为出生在中原、工作在潇湘的一名游子,

我深感洛阳建地铁可谓高瞻远瞩、造福一方。

河南省人口全国第一,一个多亿;GDP总量多年来一直号称全国第五名,乍一看,觉得算得上人强马壮。

但凭心而论,各个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太不均衡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省会郑州霸气侧漏,独占鳌头,恰似一个被宠溺娇惯的孩子,不仅优惠政策频出,而且吸食了省内林林总总各种优势项目,姑且不论教育、金融、工业,单单只看交通方面,无论是机场、高铁,还是轻轨、高速,都不遗余力、粗暴堆砌,强势打造中原乃至中国交通枢纽中心;市内交通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立交桥、快速公交BRT、地铁,为城市的茁壮发展、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作为十三朝古都,中国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权的首批较大的城市,洛阳经济虽然因行政地位原因,在河南省内屈居第二。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工业,尤其是以洛阳牡丹、龙门石窟为首的举世闻名的旅游资源,都是郑州所无法比拟的。几届洛阳市委市政府都殚精竭虑、苦谋发展,尤其是洛阳新区洛龙区的建立,拉大了城市框架,盘活了旅游资源,吸引了工业入住,带动了经济发展。但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华夏儿女心目中的旅游向往地。洛阳要以郑州为鉴,曲突徙薪,未雨绸缪。预防大城市病,预防交通拥堵,预防空气污染。开建地铁,可以有效地将洛阳新区与传统老城区连为一体,不仅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往来,也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尽情饱览洛阳美景,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交通服务。

洛阳地铁,势在必行。

地铁洛阳,如虎添翼。


悟道法自然


已经开始修了,国家专家论证结束,答案是适合修。所以不要纠结了,过两年就可以坐了。

3月25日,记者从洛阳市轨道交通公司获悉,该市地铁1号线沿线征迁、管线苗木迁改、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等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据了解,洛阳市地铁1号线自谷水西至文化街站,线路长约23公里,总投资170.5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 年。近日,洛阳市轨道交通拆迁领导小组成立,根据计划,地铁1号线将于6月底全线动工。此次征迁工程涉及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等5个城市区,共涉及各类构筑物约18万平方米。此外,还涉及给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等各类管线设施,沿线苗木及路灯、公交站、电车线缆、交通信号灯等公用设施。
洛阳市地铁1号线几乎穿过了该市人流密集的主要繁华商贸区,周边居民区商业体较多。洛阳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和有关方面携手,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前提下,按照便民为民和着眼城市长远发展等原则来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影响。

去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正式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的批复文件,洛阳也正式成为我省第二个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
(原标题:洛阳地铁1号线沿线征迁工作全面启动 6月底前将全线动工)

这是政府网站的通讯。


赵哥哥带你看视频


经济方面,洛阳2017年的gdp是4300亿,比2016年(3782)环比增加561亿,名义增速是16.34,基本成为中国GDP前50城市增长第一,而2005到2012到2016每年增长基本在200-270亿左右波动。其中地铁对地方gdp的拉动是无所质疑的,一方面是地铁建设明处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地铁带来的隐性提升~地铁沿线的地价,商业投资价值,交通的改善。GDP的提升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提供的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活力还有人民的就业和收入。

城市形象方面,洛阳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交通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桎梏。景区比较分散(如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洛河分隔两岸,明堂,天堂,上阳宫,洛邑古城等文化资源旅游区,博物馆,历史文化馆也是繁星点点,交通不便。地铁的推进,一方面将以上这些景点,参观点由点到面全面升级,交通便捷,另一方面也能洛阳周边旅游档次,由原来的繁星点点的旅游资源分配升级为卫星城市辐射周边的新形势。

城市产业优化方面。洛阳建国后作为重工业基地,重工业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事。本次地铁史家湾段投入的盾构机〃牡丹一号〃由中信重工研发设计投运,该设备的投运,代表洛阳重工掘进装备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地铁工程的深入,后续的硬件配套设施会在洛阳本土进一步完善,对城市的产业优化无疑有巨大的推进促进作用。

人才引进。一个城市的发展,重点看他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人口特别是人才的净流入量代表未来城市的活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唯一一座获发改委批准建地铁的城市,说明在国家规划中洛阳未来作为河南重点推进的城市。地铁的投运和运营,一方面提升洛阳的整体形象升级城市名片,另一方面,高技术的引进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研发和运营,洛阳经济自贸区以及副中心城市的无缝衔接又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最后交通的立体提升。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中原腹地,人口稠密,伊河洛河相交,居住环境优美,陇海线与焦柳线交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铁的投运后,大大缩短了南北,东西段的直线距离时间,减轻了中州路,九都路,王城路,南昌路等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也方便广大大市民的出行,工作。



夜之岚


当每月收入拿出几百上千坐地铁不心疼,能有人口数倍的流动人口,房价能吸引很多外来人口,就适合修地铁了,别拿旅游黄金周说事,哪个出名风景名胜等黄金周等长假人流量都不会少。大部分跟团,有大巴,出行旅游跟团没有坐地铁的。

现在地铁一修,房价直奔郑州,还没郑州工资高,全国性交通还没郑州方便,一个国际机场,一个全国铁路枢纽,全国物流中转中心,各种福利条件不如郑州,河南最好的医院在郑州,郑大等本科院校都在郑州,高校最多,一般学生优先家乡或者上学地就业。,各种全球性大公司,郑州设立办事处。新兴科技类大公司好多都在郑州。而洛阳在吃老本,好多企业半死不活。

本来我看好洛阳,现在看看拉高的房价,看看收入,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郑州,洛阳留人难。对于年轻人来说,前程收入最重要,啥城市十年二十年后的未来,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然人才也不会大部分选择北上广。定居难,收入难。

不过修都修了,说啥都是废话……


刚好遇见你5422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洛阳目前建地铁没有必要,以及建地铁还是建轻轨的争议,所以我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给出了以下猜想,非常欢迎大家谈论自己的看法 @炮姐的电光@宋龙飞@Biubiuk ,我们再一起讨论~ (o^^o)谢谢支持~~~

为什么选择地铁而不是轻轨?

先来明确一点,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如何区分地铁和轻轨? - 公共交通,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上、地下以及高架。所以,建造轻轨的话也不是必须建高架,也不会影响到浅层文物。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是以车型来区分的。那么抛开轻轨和地铁哪一个更能满足洛阳的流动人口出行需求不谈,如果不考虑轻轨建设,那应该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文物保护吧。

轻轨制动采用的是磁轨制动,而磁轨制动的缺点就是,磁轨制动直接与轨道摩擦,会产生很大的热能,导致轨道升温。

而地铁制动系统采用的是电制动(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气制动),再生制动有一点好处就是制动过程发出的电能变成的动能再生为电能,而不是变成热能消散掉。

微信上洛阳晚报给出的解释是,地铁可以建在地下15-18米的地方,避开地下3-4米浅层文物。

温度对文物的影响体现在环境温差较大时的热胀冷缩,不清楚热能在地下的影响范围,但是尽管是很小的影响,日积月累就足以影响到很多文物了,影响比较大的有丝绸,频繁的热胀冷缩会使丝纤维膨胀与收缩,丝纤维组织受到损坏,而洛阳又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再看规划图



尽管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尽量避开了东周王城广场遗址和隋唐城遗址,但是为了线路囊括进地标,所以还是建在了遗址的沿线。


我们的烟火气



你很简单的例子,看看开封,一切就明白了。如果洛阳当初没有建新区,很可能现在郑州就不仅仅发展【郑开一体化】,而是【郑洛一体化】了。同样是古城,同样在发展。如果不努力强壮,就只会被周围强有力的地区“吞并”。有人或许会举香港和广州的例子。不能这样比的原因在于,香港是发展成熟的地区,甚至说是发达地区,它日前需要的资源和能源,包括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完全可以支撑它一直稳步发展下去。唯一的缺憾就是土地面积小,房价贵。所以,以它的能力可以带动周边的城市发展,但是同样给周边城市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郑州和北京一样,省内其他城市的大量人员流入,北京更甚,流动人口来源地更广。它们还没有发展为足够成熟的城市化。现有的资源只能支撑原有的人员+少量的流动人口很好的生存,所以为了支撑那么多的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必须开源节流,甚至说将周边的其他富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划归到它的管辖范围内,才能名正言顺的使用这些有效资源。比如两市交界处的难以划分清楚的地方。洛阳的经济发展就是这样受到了制约。所以很多人说,洛阳就这么点地方,这么点人,建什么地铁?但是如果洛阳不依靠发展好自己的交通来发展经济,那么洛阳只会越来越穷

因此政府观点上 洛阳的发展与地铁的建造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6号时光


首先作为一个洛阳人,为自己的家乡能修建地铁而感到自豪。首先,洛阳是一个旅游城市。众所周知洛阳是13朝古都。这里有天子驾六,天堂明堂,隋唐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随着洛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买了小汽车。而洛阳的交通也越来越堵塞,人们的出行也受到了困扰,限行方案也一个接一个的出台。但是真正能起作用的,从根本上解决的是修建地铁。他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以及交通的快速发展。缓解交通带来的各种问题。给城市注入新鲜的活力。也让洛阳这个旅游城市,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地铁一旦修成洛阳的交通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人们的出行也更加的方便。不能因为文物文物保护就停滞不前。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让洛阳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我们作为洛阳人也更加的自豪。




美食记刚哥


适合不适合都已经在建了……需要不需要也都快建好了,现在你还在提问这些没必要的问题有意思吗?我想问你到底是什么心态,就算是不需要,你现在能让地铁停建吗?天天提问一些这马后炮的问题有意思吗?吃饱了没事干,想想怎么挣钱好吗?咸吃萝卜淡操心,需要不需要,应不应该都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自有国家人才关注,国家也不会花一点冤枉钱来为哪个没前景的城市规划,所以,过好自己的就行了……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