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本溪水洞景区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本溪水洞确实是生成于几百万年前甚至更远的年代,但是笔者题目上却说只有三十六岁的年龄?不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之前它不叫‘本溪水洞’,而叫‘谢家崴子水洞’,因为附近这个村子叫‘谢家崴子村’,因而得名。

本溪水洞的得名是在1983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后,才称为“本溪水洞”’,之前在本溪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个名字。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但是在本溪这个地盘上倒是真有个叫“水洞”的地方,这是张70年代本溪的老地图,可见图中有一个叫水洞的地方,这是本溪观音阁水库没建前,原本溪县富家楼公社的水洞大队,本县人习惯叫它富家楼水洞。不过现在因为修建观音阁水库,这里已经深埋于水库的水中了。

笔者要说的是,这个水洞才是原来真正的本溪水洞,因为除此之外,本溪地图上没有其它叫水洞的地方。

因为一篇文章《明代本溪水洞的名称》

作者简介:梁志龙,曾任本溪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年逾耳顺,心如而立。他人嗜酒如命,此人则见酒忘命。尝自赞曰:喝得热酒,坐得冷板凳。主持和参加过三十余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相关奖励,出版过《沸流集》等学术专著。’

‘近翻《明实录》,读到一条史料,内有“佛僧洞”一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史料是这样写的:“成化三年 (1467)二月已亥,总督辽东军务左都御使李秉等奏:‘海西、建州等虏,入鸦鹘关,抄掠佛僧洞等处。副总兵施英等分兵御之,遣都指挥邓佐率兵五百前哨,至双岭遇伏战死,一时陷没者余百人。施英亦次树遮岭,与参将周俊兵合,去佐不远,不能应援,致损士马、挫军威,罪不可宥。’事下兵部,言:‘施英向以启衅要功被劾,令立功自赎,今复行师失律,致陷佐等,诚宜逮问,但兵兴之际,用人方急。’上是之,曰:‘施英姑不问,仍令杀贼赎罪。’

文章中有‘鸦鹘关’‘双岭’‘’树遮岭’‘佛僧洞’等地名,梁志龙老师认为其中的‘佛僧洞’应该是现在的本溪水洞,并且列举了一些历史资料和自己的分析见解。

就此,网友“本溪大风”曾在今日头条撰文发表了《被遗忘的水洞,原来名气大于本溪水洞,可能就是明朝的佛僧洞》,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梁志龙老师的论述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笔者想进一步阐述一下其理由,只是一些学术交流,不存在是否尊师重教等道德问题。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这张地图是笔者自己制作的,列出了当年明末与后金对峙的态势,图中的佛僧洞佛僧岭是笔者认为应该是在富家楼水洞的地方,还有树遮岭的位置,笔者认为是在那个地方,这是个人见解。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首先说后金兵为什么总是选择从鸦鹘关(现在叫三道关)进犯大明,笔者曾参考地形图以及当年经历这里的亲友的口述描绘,鸦鹘关到后金老巢赫图阿拉40公里,到最近的清河城35公里,这条路线比较好走,没有大的山岭和河流,而且可以直接深入大明的内地进行劫掠。如果走通过苇子峪到碱厂的路线,要翻越非常难走的马二岭,还要过太子河,而且那里并没有太多的油水,所以不选择走这边。

三道关是因为这里构筑三道关墙,图中画绿线的地方就是原来明朝军在这里三道关的位置,都是石砌的,有关门,第三道关的一头连接在一块30多米高的石柱子上,当地人叫它‘石柱子山’。六十年代初,我的亲友经过这里,说当时的关墙还是很高的,坐的车子是通过旁边扒开的豁口而经过的,现在那些砌筑的石头已经没有了,只能看到残存的土楞子了。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梁志龙老师认为当年的佛僧洞就是现在的本溪水洞,是根据;明代《辽东志 · 地理》“辽阳” 条目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而且认为佛僧岭应该是现在小市镇谢家岭上的老墩台;‘佛僧岭,有两个候选地。第一,就是本溪水洞所在的那座山岭,既然洞名“佛僧”,有洞之岭,借光而称佛僧岭,也是自然之事。但对这个山岭,没有做过考古调查,其上有无烽火台尚不清楚,如果没有烽火台,这个地点,则失去了候选资格。第二,水洞东北,有座山峰,今称观音阁山,山上有座明代烽火台,遗迹至今清楚,因烽火台的缘故,这山,过去被唤作老墩台山。或因临近水洞的这层关系,老墩台山,那时也许被叫做佛僧岭。’

对于此上两个理由,笔者有不同看法,在这里与老师及网友们切磋;

佛僧洞与佛僧岭应该是距大明与后金的边界线不远,并且交通方便,而且此地有东西可抢,佛僧洞是‘有水伏流’的,有这个现象的洞子实在不多,而在清河城附近的也只有富家楼水洞。本溪水洞在没有开发前是名不见经传的,没有在任何文献中提到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现在的公路是1936年1937年日伪时期修建的,原来就是个死胡同,谢家崴子的谢家是清顺治年间过来的移民,就是当年还没有谢家崴子,如果后金来这里劫掠能有什么可抢?而且还要隔着重重山岭和大河?还要深入内地这么远?本溪水洞属于充水的溶洞,或者叫盛水的洞子,它的涌出量并不大,看不见‘有水伏流’的现象。

另外说说谢家岭上的老墩台;作为住在小市几十年的笔者只知道有这个老墩台,但是不知道长什么样,至于是不是烽火台,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烽火台必须有明确的走向,一个是边境地区,一个是通往内地的要道和政治中心,以传递重要的信息;二,必须具备有连续的个数才能起传递作用,否则单个的所谓老墩台不能看作是烽火台,最多只能算瞭望台。那么来看看谢家岭上的老墩台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300年的小市还是只有七户人家的小茨,这里立烽火台有什么意义?文中‘’洞中有水伏流,西北出洞,又伏流五十里,至暗吉里。”,按照当时的科技,怎么能探测到“又伏流五十里,至暗吉里。”?至少本溪水洞的下游没有见到哪里有‘伏流’出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再看本溪水洞的位置,如果没有公路,这里适合劫掠吗?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明朝与后金边境上的边墙和边堡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通过本溪县的辽东边墙和部分烽火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当年明朝与后金边境上的边堡与烽火台的具体部署,在清河城堡所辖的十六座烽火台中,都是界于在北自散羊峪堡至南一堵墙堡之间,而且遍布边墙内外,佛僧岭烽火台也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把小市的老墩台也联系到这里,是不是离得太不靠谱了。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碱厂堡辖的烽火台,化皮峪那条沟叫小夹河,那边有许多烽火台,而且都在边墙外,包括新、旧苇子峪,鸦鹘关,松树口,双台等等,明朝时期的许多地名与今天对不上号,但是都在那一片。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由此可以肯定,佛僧岭烽火台必在这个范围内,而不可能在深入内地三十公里外而又偏僻的现在的小市和本溪水洞。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还有明邓佐此次出兵是一场遭遇战,或者是被伏击,在距清河城西几公里的双岭,而后续部队却在树遮岭没有增援上,以至于兵败阵亡,至于树遮岭在哪里,视乎无确切资料可查,笔者综合考察,这个树遮岭应该在现在的偏岭地区,有几点可参考;一,这里距离双岭约20多公里,约步行半天的路程,作为先头部队在救急的情况下多走出半天路程很正常;二,按内地来征讨的部队无论是从辽阳来的,还是沈阳奉集堡方向来的,走这条路几乎是必经之路;三,偏岭的岭上确实有一棵歪向路中心的古松,有两人合抱粗,而且树冠很大,也可能被当年称为树遮岭。在这一带能叫岭的而且距离很近的,偏岭应该是首选。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来看看富家楼水洞,现在这里已经被观音阁水库淹没了,只能大概指示一下水洞的位置,还有周边环境。有一堵墙堡应该在南北两太子河汇合处,没有标出来。水洞处于清河城与一堵墙之间的太子河畔。右边的下夹河是新宾县的,中间这道‘鼻梁’就是本溪县新宾县的交界。我一个亲友原籍在下夹河住,过去去本溪要走小路经过水洞,然后到下面的刘家哨车站坐火车,后来娶了个媳妇就是刘家哨的,所以这里就走的更频了。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亲友说这里有许多烽火台,他走的这个岭叫松树岭,如果这个水洞就是佛僧洞的话,那么这个岭就应该是佛僧岭了。他说有一年秋天背着孩子经过这里,看到那蘑菇‘老鼻子了’,于是脱下外裤扎上裤脚,装了满满两裤腿的蘑菇。他说的这个水洞,出水很冲,是从地下涌出来的。当地人说,这水洞的水应该是从上面的影壁山透过来的,有的地图写的是影皮山,笔者认为应该叫影壁山为准确。作为水洞的水的来源,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来源,而且水量充沛,那么这个影壁山正好处于上游,而且距离直线而短。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在1959年本溪县在这里修了发电站,亲友说引出的水渠有两米多宽,水深一米多,而且水流很急。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老版的《本溪县志》中介绍的《铁刹山志》称水洞原名“卧龙潭”;‘富家楼水洞,原名卧龙潭(《铁刹山志》)’,源出水洞大队北大会山下公路西石岩之下的天然洞,水自洞口滚滚涌出,其水逢大雨不(涨),久旱不断流,严寒时不结冰,伏天凉气袭人。1942年日本人安部曾探洞取水化验,认为水中含十四种物质成分,宜于养鱼和酿造用。现已建成电站,并获发电,灌溉,养鱼之利。水洞口宽脖窄,其洞里更阔。但由于水深和洞外向里吹风较大,船泊不稳,故不易勘测。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笔者在铁刹山顶拍摄的观音阁水库,及水洞所在的位置。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赵铁范,我的好朋友,清河城镇的名人,几十年热心家乡的文化和公益事业,无偿投资数十万元,在清河城一带享有盛誉。

他给我讲了三个有关富家楼水洞的故事;

一,水洞原来住着两大户人家,一家姓孟,一家姓孙。有一年两家人为了利用水洞的水起了争执,原来两家人都在利用水洞的出水推动水磨磨香,过去有许多小作坊利用水磨来磨香料。两家起了争执互不相让,后来就去打官司,本溪县在没有建县前打官司要到辽阳去打,孟家的人有点文化,两口子住在那打官司,孙家的这个人没有文化,就靠嘴讲,据说官司打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结果。后来家里传来话了,说回来吧,不用打了,已经解决了。原来是从水洞的上方掉下来一块大石头,落在水流的中间,将水流一分为二,正好两家各用一半,说是老天安排的,从此两家各做各的,互不相扰。

二,据住在水洞附近的人讲,水洞里有一对大黑鱼棒子鱼,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都送出来一群小黑鱼崽子出来,然后两条大鱼再回洞里,春一茬,秋一茬,年年如此。这个说法笔者在县城也听许多人说过,据说那黑鱼有好几米长。

三,附近的铁刹山观里有‘长眉李大仙’的传说,他有一个徒弟叫杨金豹,这个水洞就有他们的故事。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铁刹山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号称是“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为东北道教的发源地,传说中的商周时期的长眉李大仙曾在此开山布道,最后得道升仙。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杨金豹拜李大仙为师学艺

杨金豹是九代杨家将第八部《杨金豹下山》的男主角,宋哲宗时,杨士瀚战死疆场。其妻陆云娘和儿子杨金豹也失踪多年,只有其女杨彩凤还在府中。时逢佘太君一百五十岁大寿,皇子赵佶到天波府贺寿,于后花园调戏杨彩凤,被王兰英打跑。赵佶恶人先告状,皇上要杀王兰英,家将杨开胜劫法场救走王兰英。余太君辞朝,全家要回故土西宁。途中多次遇险,终化险为夷。出家为道姑的陆云娘与杨彩凤母女重逢。红梅童子杨金豹下山,原来他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李长庚为师,学会一身武艺,此番在凤翔府力杀四门,认祖归宗。杨门女将回到西宁。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铁刹山这里有杨金豹拜师学艺的故事。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杨金豹骑的就是李长庚的坐骑“水眼金睛兽”

据说这个“水眼金睛兽”就是住在这个水洞里,说水库蓄水后有许多人看到过,说是有一年秋天的晚上,6点多钟,有不少人还有水库的水警看到,水面串起有两米五高的庞然大物,他的一个姓李的姐夫也看到了,说看的是背影,头上有两道白物,应该是角吧,后来天色黑下来了,看不清了,据说是当地人有三次看到这个怪物。

以上仅此故事而已,开心一下。

补充几张照片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这张照片是笔者见过唯一一张富家楼水洞的照片,非常珍贵,以后也不会有了。是好友本溪大风提供的,谢谢原创。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航拍清河城镇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铁刹山主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笔者与铁刹山道长在一起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所谓的杨金豹练武场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我说“本溪水洞”只有三十六岁,你不信是咋地?


本文到此结束

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