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华晨中华自主走向边缘化,在售车型仅剩两款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14日报道——

要说起华晨这个品牌,可谓是国内最早走出国门的车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远赴欧洲学习造车经验的企业,打造了“高起点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中华”品牌。但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如今沦落到只有两款车型在售,其他车型均已停产。

华晨中华自主走向边缘化,在售车型仅剩两款

有媒体实地探访中华汽车位于北京的鑫利宝经贸有限公司,在此了解到目前中华4S店内多款车型都已停产,目前只有两款车型在售,其中一位销售人员介绍: “V6已经停产了,轿车也没有了,以后只卖V3和V7。”

在北京祥龙博瑞有限公司二公司和北京凯瑞翔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情况也是一样,其的销售人员均表示,V6、V5以及轿车停产了,且V5去年就已经停产了。

其中,凯瑞翔通4S店销售人员表示,“V6在今年年中就已经停产了,店内最后一辆V6是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售出,当时还赔了7000元卖掉的。自五六月份开始,店里就只卖V3和V7车型。官网上的其他车型,属于停产在售。”

从华晨中华官网上了解到,中华品牌有五款在售车型,包括华晨中华V7、V3、V6、H3、H530。但如今多款车型在4S店均已停产,只有V3和V7在售。

华晨中华自主走向边缘化,在售车型仅剩两款

新款华晨V7是于今年8月上市,新车共推出了搭载1.6T和1.8T两种动力的2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87-15.99万元,定位的是中型SUV,其卖点在于搭载的两款由宝马授权生产的王子系列发动机。

而华晨V3是定位一款小型SUV,最早于2015年5月上市,其售价区间为6.57-10.27万元,也是中华品牌最走量的一款车型,今年累计销量16254台,占中华品牌的70%。

华晨汽车是国内第一个引进国际高端品牌的车企,从本世纪初起,一直保持着与宝马的良好合作。因此,一直以来华晨中华都凭借着宝马同平台打造的“光环”, 无论是技术还是盈利华晨汽车都十分依赖宝马。

搭上了宝马,华晨汽车开始走上了资源整合的造车路:保时捷调校的底盘,与宝马合作的发动机,意大利设计的外壳,加一起就相当于一辆车造好了,便一直以这样简单的思路,来主导了华晨汽车的造车规划,显然这样的行为让华晨汽车在自主研发体系变得不这么重视,随着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的崛起,华晨汽车似乎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边缘化。

华晨中华自主走向边缘化,在售车型仅剩两款

据中华汽车公开的最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华晨中华的累计销量为2.28万辆,同比下滑64.59%,其中10月销量为2175辆,同比下滑28.99%。具体到车型来看,10月华晨中华V3、V7和H530销量分别为1912辆、213辆以及50辆。

虽然销量下滑,但华晨依然有着宝马支撑,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华晨汽车实现收入1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7%;公司股东应占盈利32.3亿元,同比减少9.4%。其中华晨宝马为销量主要支撑,华晨宝马单一车企销量占华晨集团总销量超90%,上半年累计销量高达26.25万辆,相比18年同期有着26%的增长。意味着自主品牌的亏损依然能有宝马托着。

有业内人士认为,宝马对于华晨汽车来说就是一“利润奶牛”, 万一华晨宝马突遭变故那对于华晨集团来说后果将不堪设想。

华晨中华自主走向边缘化,在售车型仅剩两款

随着汽车行业的寒冬加剧,没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都将被淘汰,对于华晨中华来说,原本有着比更多自主车企更早学习百年车企的机会,华晨中华却没有好好“偷师”,仅仅只是硬搬照套的生产车辆,显然还是害了自己。对于未来,华晨汽车自主品牌又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也将是华晨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