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本文刊登於江蘇省檔案局、江蘇省檔案學會主辦的《檔案與建設》2009年第6期。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孫亞宜 夏如斌

  1948年10月11日東臺解放,成為解放戰爭時期蘇中地區解放第一城。中共華中工委和華中行政辦事處決定以東臺城建市,成立中共東臺市委員會和東臺市政府,直屬華中一地委、一專署領導。11月15日,在城北大操場召開萬人大會,慶祝東臺市政府成立。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東臺城在歷史上曾三次解放。第一次解放是在1940年10月8日。新四軍解放海安後,東臺的國民黨部隊逃出,東臺解放。第二次解放是在1945年9月1日。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東臺縣委、縣政府成立了解放東臺城工作委員會,接受日偽軍投降,解放東臺城。1948年10月11日,東臺城第三次解放,設市級建制,為解放戰爭時期蘇中地區解放第一城。《中國共產黨江蘇省東臺市組織史資料》記載,1948年11月12日,為加強城市工作的領導,摸索蘇中地區如何接管城市工作,指導即將解放的大批城市的工作,根據當時的情況,中共華中工委、華中行政辦事處電令成立東臺市,直屬華中一地委、一專署領導。隨著淮海戰役的勝利,形勢發展急轉,蘇北沿江的南通、揚州、泰州等城市隨後相繼解放。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1948年人民解放軍解放東臺城之前的東臺防禦戰役和春季攻勢中的富安戰鬥,打擊了國民黨軍駐東臺城及周邊地區隊伍的士氣,極大地削弱其戰鬥力,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為在蘇中地區率先解放東臺奠定了基礎。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東臺防禦戰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九軍第八十五師戰史》記載,東臺防禦戰役歷經戰前部署、富安激戰、安豐梁垛阻擊三個階段。

  戰前部署階段:1947年10月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決定在海安以北、東臺以南組織東臺防禦戰役。令第三十一旅全部在海安以北、東臺以南公路段,阻擊進犯之敵於東臺外圍,以縱隊特務團守備時堰地區。在東臺與海安間實施重點設防,構築防禦陣地,採取運動防禦的作戰形式,遲滯敵人的推進,以保障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漣水地區的戰役行動。

  富安激戰階段:1947年10月13日,國民黨調集10個團的兵力,發兵東臺城。13—18日,第三十一旅在地方武裝、人民群眾的支援配合下,經過六晝夜的鏖戰,打垮了敵人飛機、大炮和地面部隊一次次的聯合進攻,斃敵近千人,消耗敵炮彈萬餘發,超額完成阻敵四天的作戰任務。

  安豐梁垛阻擊階段:10月19—26日,敵軍猛攻富安、安豐、梁垛,第三十一旅從戰略上考慮,主動撤出三個鎮,退守東臺城,構築東臺城防工事,後主動撤離東臺,轉至丁溪、草堰一線,東臺防禦戰役至此結束。在賁家集至東臺35公里長的通榆公路線上,第三十一旅在縱隊特務團的協同配合下,12天連續抗擊敵軍10個團的輪番進攻,完成了遲滯敵人進攻的任務,有力地配合了北線主力在漣水的戰役行動。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春季攻勢中的富安戰鬥為有力地策應中原、山東戰場作戰,1948年1月底,中央軍委決定抽調第二縱隊進入華中,會同第十一、第十二縱隊組成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2月下旬,第十一縱隊奉命集中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旅和分區部隊,準備圍攻東臺城。後得悉東臺守敵兵力增加,遂改變作戰計劃,決定乘敵南線兵力空虛之際,發起春季攻勢,攻打守備薄弱的東臺以南富安、安豐和梁垛等敵據點。第三十二旅和第二軍分區第四團佯攻東臺城;以兩個團攻取安豐、梁垛;以第三十一旅及第一軍分區特務團攻取富安。

  1948年3月7日清晨7時許,富安守敵全部經東倉橋沿公路向海安撤逃,在途中被第九十一團打援部隊截擊全殲,繳獲敵輕機槍6挺,長短槍百餘支,擲彈筒五具,各種彈藥6600餘發。3月6日,第七團攻佔安豐,殲敵350餘人;第八團攻佔梁垛,殲敵百餘人。富安戰鬥的勝利,控制了通榆公路線海安至東臺段,切斷了敵南北通道,為東臺城的第三次解放創造條件。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解放東臺城1948年10月初,濟南大捷後,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乘勝前進,逼近東臺城。為了解放東臺城,東臺縣委配合部隊積極做好入城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對幹部進行政策和紀律教育,強調入城後要保護城市建設、保護工商業、保護人民,並擬好佈告、標語和口號,主要是宣傳政策,安定人心。同時建立臨時城市工作委員會,分為黨群、宣傳、財經、治保4個組。陸文彬、陳英才為正副書記,顧維漢為代理縣長,張強生為城防司令。10月10日夜,臺城敵人倉皇出逃。11日,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和黨政機關陸續進城,解放東臺城。

東臺:蘇中解放第一城 ​

  1948年11月,東臺市政府成立,設秘書室、民政科、財糧科、生建科、教育科、司法科、公安局、郵電局,下轄東臺、金拱、啟平、西溪4個鎮。為了迎接解放軍南下,市政府新成立了支前科,到臺南一帶組織船隻支持前線。財糧科在下壩設立糧站,籌備糧草供應工作。1949年6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東臺辦事處,正式開展銀行業務。1949年1月下旬,因新解放城市工作重點轉移,中共華中工委、華中行政辦事處決定撤銷東臺市,併入東臺縣。同時恢復城區,原東臺市所轄東臺、金拱、啟平、西溪4鎮仍併入東臺縣。1月16日,東臺縣委、縣政府從三倉區西舍遷入東臺城。1949年4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批准,華中一地委改為中共蘇北泰州地方委員會,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改為蘇北泰州行政區,東臺縣委、縣政府隸屬泰州地委、泰州行政區。4月,泰州地委、泰州行政區決定,調整東臺縣的行政區劃,東臺縣的西場等劃屬海安縣,海安縣的臺南、時埝、溱東區和溱潼縣的廉貽區劃歸東臺縣。1949年9月,全縣共有基層黨委15個、黨支部208個、黨員12303人。

  進城初期,臨時城市工作委員會以“安定人心、宣傳政策、維持治安、接管公物、排除法幣、恢復市面”為總的工作方針。宣傳組首先清除各種反動標語,張貼新的標語、漫畫。用街頭宣傳、開群眾會等形式,向群眾進行政策、法令教育,接著恢復郵電交通。城防司令部實行了兩天的軍事戒嚴,搜索殘敵,維持治安。戒嚴期間,公安部門派人巡迴檢查,凡未經批准的一律不準入城,對國民黨敵特人員限令登記,對船舶進行登記管理;明令禁止賭博,取締娼妓,收容無業遊民。由於群眾積極配合,秩序迅速好轉。新成立了接收小組,對臺城各機關學校,按鎮進行了接管、監督。1948年10月26日,華中幣本位已經建立,東臺縣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法幣。同時,穩定物價,保證稅收,保障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