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9月25日龍港正式獲撤鎮設市以來,上下一片沸騰,紛紛為之自豪,包含我在內的這一代人,有幸見證了這一歷史性一刻。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期待與興奮之餘,我們更願意冷靜下來。批市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如同高考成功,大學四年結束還要面對人生、社會的星辰大海,對龍港而言,接下來更是挑戰與機遇並存,認清自己,有時候比走什麼樣的路更重要。

【一】

龍港批市的第一課 :

成人達己,容人之量寬己之心。

靈溪作為縣城所在地,龍港作為全縣經濟中心,與永嘉、平陽、樂清等區縣一樣,作為全縣政治中心的縣城在經濟上未能達到對應的匹配位置,而另外一個經濟重鎮卻往往佔據本縣的經濟命脈地位,這也是權力與市場配置在城市建設中的結果使然。

龍港與靈溪的雙城記,如同鰲江之於昆陽,甌北之於上塘,構成了特殊的兄弟+戀人關係,分分合合伴隨對方走過很多年。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龍港現代規劃圖

在經濟騰飛的90年代,龍港與靈溪自顧不暇,龍港一飛沖天,靈溪穩抓穩打。進入新世紀以來,靈溪進入急劇發展的黃金期,充分利用外部環境,搞大交通、大基建,服務大商貿、向著浙南閩北的區域中心一路狂奔,後者的崛起,打破了穩定了數十年的格局,隨之而來的是如戀人般的猜忌,臆測等。區域內不均衡發展的諸多猜測也喧囂塵上,成為當地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平心而論,自1981年蒼南從平陽縣劃分出來至今,我個人覺得,宏觀層面,縣委縣政府作了三次最重要的正確抉擇:

a,縣城選址靈溪,物資集散中心(經濟中心)落戶沿江港區(龍港):一窮二白的蒼南縣迫切需要興建經濟中心城鎮,進而帶動全局發展。

b,新世紀初,決定興建靈溪縣城新區,錨定“縣域政治文化中心、浙南閩東北生態宜居城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建設。 蒼南有近70萬人口的南港片及廣大閩南語片區,迫切一個具有強大城市人口、產業、商貿聚合點,靈溪擔當該區域城市化的歷史重擔。

C、積極響應民意,順應時勢,推動龍港撤鎮設市工作:再不傷及蒼南筋骨的情況下,龍港市順利蛻殼而出,算得上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蒼南龍港皆大歡喜。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配圖丨靈溪

中國古語云: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意思是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撤鎮設市成功的龍港,對於曾經又愛又恨的靈溪乃至蒼南,應少些複雜的心緒,重拾舊日“兄弟+同志”的革命情誼,畢竟,不管對於剛“成家立業”的龍港市,還是蒼南縣,都需面對新徵程。

縱觀蒼南建縣來的38年,正是因為得益於一縣兩中心的基礎格局,讓蒼南這個曾經溫州的濫觴之地,成為改革前沿陣地。也是遵循發展有先後,統籌一盤局的策略,成功讓龍港撤鎮設市。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配圖丨龍港財富商業圈對比照片

【二】

龍港批市的第二課:

做大城市經濟,破局龍港賺錢外地花!

白天死命在龍港賺錢,

晚上拼命在鰲江花錢。

這句本地民間流傳很久的調侃式笑話,背後折射出龍港在服務業、高端商業等板塊短板尷尬的境地。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上圖為2017年靈溪龍港柳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對比。龍港是當之無愧的工業強鎮,而2018年溫州第一大經濟強鎮柳市的工業總產值則為將近600億元,稅收高達45億元,是龍港的近2倍,儘管龍港與柳市的GDP相差不大。這個數據說明了龍港的經濟,大而不強

靈溪則在大商貿上做足了文章,作為整個蒼南縣商貿中心,擁有有水產、參茸、副食品、家居、汽車貿易、糧食等大型專業市場12個,超30億元市場達到5家,妥妥的稅收,穩穩的進賬,含金量甚至超過了龍港。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配圖丨靈溪

根據有關部署,龍港設市後與蒼南兩地實行協同發展、錯位競爭。龍港要重點提升印刷包裝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引進一批重大優質產業項目,把主導產業和城市經濟做大做強。

這就意味著龍港將側重提升自身優勢產業,不會與靈溪興建同質化競爭的產業,比如商貿、物流等。但大家要注意後面一段話,把主導產業和城市經濟做大做強。

這裡說的城市經濟則要劃重點,先來看什麼是城市經濟?

城市經濟是以城市為載體和發展空間,二、三產業繁榮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高度聚集,規模效應、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十分突出的地區經濟。

覺得難懂生澀嗎?如果你有朋友或親戚在龍港,我相信他的生活中一定會遭遇如下問題:

A、龍港看病難,本地醫療機構數量缺乏,高端醫療人擦缺乏,整體醫技水平不高,很多人捨近求遠到溫州一醫。

B、龍港賺錢,鰲江花;對面的萬達與銀泰的提前佈局,領先龍港本地商業10年。

C、龍港本地品質小區缺乏,難以滿足本地高淨值人群的住宅改善需求,產生鰲江樓盤賣龍港這麼個奇怪現象;

D、新興服務業有待進一步拉昇,比如高檔酒店,汽車4S店等。

……

2018年,龍港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6萬元,這個數據在溫州排名第二,僅次於鹿城區。但是在醫療、教育、高端商業、旅遊等業態的發展存在明顯短板。這也是龍港市接下來發展突破口之一。如果說前三十年,龍港完成了城市化進程的第一步—吸引農民進程置業創業,完成身份蛻變的第一步,那麼龍港設市後的後三十年的首要任務便是,讓安家創業的龍港,變成百姓的美好生活之城。

因此,龍港如何由一個城,真真切切變成一座市,是留給這座城所有人的命題。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配圖丨龍港方巖碼頭對比照片

【三】

龍港批市的第三課:

預留未來空間,一路向南

攤開龍港地圖,偌大的龍港市,面積183.99平方公里,在中國370多個縣級市中,屬於袖珍市。甬臺溫高速複線自北向南,穿城而過。南端的舥艚社區與有著豐富旅遊資源的炎亭鎮接壤,中間坐落著一個巨型國企——華潤電廠。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配圖丨炎亭

在蒼南縣去年頒佈的規劃中,這裡是168黃金海岸線的北段區域。早年,曾有網友提出欲將炎亭納入龍港的想法,理由是龍港如果納入坐擁山海的炎亭,則更完美。

不過,這個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我更關注的是,這一代海岸線蜿蜒曲折,自崇加岙往南延伸至炎亭沙灘。可供開發的景區資源豐富,且交通便利。隨著228國道和甬臺溫高速複線的加持,這一帶勢必成為極具潛力的藍海景區。

但地緣上的劣勢也相當明顯,崇加岙與炎亭相連一帶,屬於龍港和蒼南的偏遠角落,屬於傳說中的“飛地”。有網友就猜測,若蒼南不加持,龍港無興趣,就可惜了這片風景。

因此,在與蒼南錯位競爭,協同發展的前提下,我們建議龍港一路向南,風景獨好。

龍港設市後的一些個人想法

尾聲:

這是一座所有人都認為未來比現在更美好的年輕城市,他們實實在在擁有這座城,昨日一隻腳還在田裡,今日這雙手親自參與其中,這座城中的每一塊磚瓦都浸潤他們的血汗,每一條街道都留有他們的足印。連一個三輪車伕,都能在這裡安家落戶的城市,沒有人比他們更珍惜這座城的未來。

前段時間,溫州市委組織部發布了一則《溫州市擬提拔任用市管領導幹部任前公示通告》,原鎮黨委書記、鎮長擬提拔任用,我們有理由相信,龍港市的新班子籌備也在進行中。

衷心祝願,龍港明天會更好

也祝福蒼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