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什麼叫不良品、不良率

作者|宋慶濱

來源|革新innovation

全文總計2013字,需閱讀6分鐘,以下為正文:

01

品質管理,一直以來都具有要求100%完美的嚴格性。不良率達到0%或者6Sigma水平,只是單純的正常化手段而已。


即使不良率真的達到了0%,這種狀態也只能是臨時性的。 解決了一個不良問題,那麼總會出現新的不良問題。

品質管理是持續不斷的與不良率的戰爭。 這是像希臘的“西吉普斯的神話”一樣的宿命。


但這種戰爭,在未來是具有希望、具有革新創新的喜悅和成就意義的]

關於,什麼是不良品的定義,會根據生產者和消費者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

生產者判定的不良品,有時消費者使用時沒有任何不便,相反生產者立場上看沒有問題的產品,有時消費者持反對意見。
這是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對不良品的定義和判定基準不同。


02

舉個例子,過去有段時間,外國買主判定不合格的出口用產品,市場裡卻把這種商品貼上保稅產品的名字,比一般內需產品更加偏愛這種保稅產品。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不良品定義或者判定基準不同時,一般原則上會以消費者的主張為準。

生產者會以“消費者的滿意”為前提,進行品質保證功能的強化,必要時需要努力通過技術革新貼合消費者的判定基準,而生產產品。
但是,僅僅因為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把連基本性能都沒有保障的廉價低品質產品或者有害的產品、山寨等投入市場,這種行為是脫離了品質經營的層次,是屬於企業倫理的問題,甚至有時是屬於刑事犯罪的。

當然,是要尊重“消費者為中心”的原則。

不過,有時消費者對品質的識別能力沒有滲透到生產者,或者有時在沒有品質有關的數據的情況下進行判斷。

所以消費者的品質判定並不是絕對正確的。特別是安全性或環境,公害等有關的社會性品質,在使用之前進行判定是非常困難的。

03

大部分情況是隻能通過使用一定時間後事後進行判斷。比如汽車的安全性,或者藥品的藥效減弱等。

甚至有時會因“產品責任法(PL: Product Liability)”捲入訴訟。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要合理的在消費者的立場上設定不良品的定義,並追求預防對策(PLPP: Product Liability Prevention Plan),是企業的應盡的責任。

什麼叫不良品、不良率

有時,在一個企業內部,根據部門的立場不同,對不良品的名稱或者定義也會不同。這是品質管理上邊的一種障礙要因。
至少說,在一個企業內部是需要對不良品或不良率的名稱或者定義進行概念統一的。

同時,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對不良品或不良率的概念意義不同時,要將此明確的進行公開。

在組裝產品這種行業來看時,組裝工藝上會把隨時修整或調整作業作為必然的工序,在設計工序時會將此類工序作為必要工序進行編制。
不僅如此,有時在組裝過程中即使沒有任何問題,也會隨時返工進行修整作業。但這種作業在品質管理的思考方式中的確是屬於不置可否的對不良品的修理作業。


04

只是“開始只要做好了,沒必要的作業都是浪費”。

這並沒有在創造附加價值,反而是在減少附加價值。這是因為完成的產品(組裝作業結束的狀態),馬上發揮其性能才是正常的。

所以,修整或調整等作業,其實也是包含在不良率的定義裡的。

另外,組裝作業完成後,不需進行任何修整或調整作業,馬上發揮正常性能的產品比率叫做直通率,企業有必要努力的提升直通率。
一般來說,直通率高的工序上生產的產品,故障率也低,可靠性也高。

本來,不良品或不良率這個詞的含義,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人為的設定某種基準,並根據這種基準進行相對評價的結果。

這個基準就是判定產品的合格與否或者檢查標準。

即使是相同的產品,也會根據如何設定判定合格與否的基準,成為良品或者不良品。

所以,將不良品一掃而光的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所有的產品對準這個基準,將判定合格與否的基準大幅度放寬。


05

這樣就不需要付出任何品質改善的努力,也就是產品本身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使不良率一次性達到0%。只是,這種減少不良率的行為,是自我安慰而已。


不過,生產活動,是為了生產符合某種品質標準的,好品質的產品,而並不是為了生產不良品的行為。

所以,不能以“某種程度的不良率是不可避免的”來容忍不良。
品質管理上連99%的良率都無法容忍。是要求100%完美的嚴格性的。所以達到不良率0%或6Sigma水平,只是單純的正常化手段而已。

品質改善或者品質提升這些話,是要以提高品質標準為前提的。

因為消費者要求的水平會越來越嚴格,其變化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今天和過去的品質水準不可能一直固守下去。只會讓企業慢慢等待“自然死”。
自然死之前,甚至有可能突然死。比起現水平的維持活動(holding status quo),更加真實和現實的是現水平的打破活動(changing status quo).
在提高品質基準時,先進行或同時進行技術革新或工藝革新是很正常的,但是針對新的生產環境是需要一定的適應期,所以臨時性的不良增加是很正常的情況。

這叫做初期流動期。有時,一不小心,在克服初期流動期之前就會從市場接到提高品質基準的要求。

不僅如此,未來商品的Life Cycle會越來越短,導致新產品開發持續不斷。

所以說,即使不良率達到了0%,也只能是臨時性的狀態。解決裡一個不良問題,另一個新的不良問題就會登場。

品質管理,用一句話說就是:持續不斷的與不良率的戰爭。這是像希臘的“西吉普斯的神話”一樣的宿命。

但這種戰爭,在未來是具有希望、具有革新創新的喜悅和成就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