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引言

1945年,美国“曼哈顿”计划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原子弹开始走进人类的武器库。同时世界上第一个拥核国家诞生,战争的天平开始向美国急剧倾斜。为了挽回这一劣势,前苏联加紧了自己的核武器研制工作进度,经过4年的追赶,终于在1949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本急剧向美国倾斜的战争天平被拉回来,重归平衡状态。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胖子与小男孩

表面上一片平静,背地里却暗流涌动。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所有人都庆祝和平之际。美国和前苏联开始了世界第一强国的争霸,随之而来的是疯狂的军备竞赛。原子弹这一威力强大,足以摧毁人类文明的终极武器成为了两国的竞争高地。为了压住对手,美苏两国不断研究如何使核武器威力增强,如何将核武器投送更远,如何在对手核打击下存活下来,存活下来之后如何报复对手!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早期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与之对应,先后出现了威力强大的二代核武器“氢弹”,洲际投送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躲入大洋深处的潜射弹道导弹等武器。然而,武器再厉害依然需要人来指挥操作的,如果指挥核武器的国家领导人遭到敌方斩首,或者来不及反应就阵亡在了敌方第一轮核武器打击之中,那么就算部署再多洲际弹道导弹,研制再先进的核武器都毫无用处。想到这一点,前苏联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核武器报复系统,即使领导人牺牲,它也能自动运行,指挥全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打击预定目标,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发射

前苏联的核指挥系统

60年代,通讯技术并不发达,但是核武器却已经部署到了全国各地,国家领导人的发射命令传输成了前苏联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为了能够准时传达国家领导人的发射命令,前苏联建设了一套名为Monolit的核力量指挥系统。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射命令采用传统加密处理,然后利用无线电或者电缆传输到达发射阵地。为了保证绝对的信息安全,传输的发射命令中并没有具体信息,有的只是发射的命令指示。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前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

导弹发射阵地的军官在接受到无线电或者电缆传输而来的发射命令指示之后,首先下令导弹进入战斗状态,然后和政委一起打开早就存放在发射阵地之内的保险箱。保险箱内是一封纸质命令,内容则是该阵地导弹发射时间,打击目标等具体信息。等到时机成熟,且中途没有接到来自领导人的停止发射命令之后,指挥官不会再次请示指挥所,直接下达发射命令,将装备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出去。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导弹离开发射井瞬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指挥模式得到升级。常备核力量指挥所可以直接控制位于全国各地的洲际弹道导弹。省去了发射阵地军官的大部分执行步骤,命令的执行效率得到巨大提升,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反应时间进一步压缩。

到了80年代,前苏联开发了一个新的核指挥模式,即国家领导人的核按钮手提箱。仔细观察前苏联或者俄罗斯领导人外出或者出席重要活动就可以发现。总统的身边除了保镖以外,还一直有一个人身着海军军装,手里提着一只黑色的箱子▼,跟着总统,寸步不离。他手里的这只黑色箱子,就是前苏联的核按钮手提箱(Cheget系统)。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前苏联的这个箱子采用坚固的钛合金制造,设置有主动保护装置和通讯设施。其实,这个手提箱就是前苏联高层指挥系统网络的总统终端。这个终端采用双层密码设计,总统需要和国防部长一起,输入两道不同的密码启动终端。在确认身份之后,核手提箱便可以发出指挥指令,可以使直接联系前苏联总参谋部,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和师一级军事单位。如此一来,总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军队,指挥核武器,指挥效率大大提升。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核手提箱内部(供参考)

死亡之手的由来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高级决策层是一个国家的大脑,当战争来临时,负责协调统筹整个国家。想要保证国家正常运转,就必须保证决策高层的绝对安全。

各国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的决策高层,会设置多个地下工事,作为战争时期的国家最高指挥中心。这些指挥中心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指挥核武器,一般国家最高领导人会直接坐镇其中。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这是前苏联的继任者,现代俄罗斯的一个常备核力量指挥所的一角,可以看到安装有大量显示屏,传达着来自俄罗斯全国各地经过处理和分析之后的信息,供国家最高决策层参考。前苏联的常备核力量指挥所整套系统和俄罗斯略有不同,使用前苏联境内的大高加索山脉中的山峰,卡兹别克山作为代号。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如果战争开始,总统还未来得及下令,所在的地下工事就遭到地方毁灭性打击。或者战争开始,总统就遭到敌方特种部队斩首,连核手提箱都丢失。核武器将陷入瘫痪状态,整个国家都只能束手待毙。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前苏联设计了一种排除人为因素,或者说将人为因素降低到最低水平的自动核报复系统。即使总统死亡,未能发出指令,这个系统也能自动指挥所有核武器打击来自世界各地的预定目标。北约将这个系统称之为“死亡之手”,前苏联自己内部则称之为“周长”系统。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描述“死亡之手”系统的漫画

死亡之手系统的原理与工作模式

“死亡之手”是一套自动指挥系统,和常备核力量指挥所一样,部署在具备核防护能力的山体之中。它由复杂的指挥系统,探测系统,通讯系统和三枚SS-18广播导弹组成。

探测系统常年工作,探测外界高强度的电磁辐射,放射性尘埃,非地壳运动形成的地震等所有一切和核武器爆炸相关的参数。然后交给基于人工智能的指挥系统进行分析,确认本国是否遭受核武器攻击。接着通讯系统开机,不断联系苏联的常备核力量指挥所或者前苏联总参谋部。如果后者作出回应则重回关闭状态,如果联系不上这两个地方,“死亡之手”系统则被彻底激活,自动核报复系统正式开始工作。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SS-18洲际导弹

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部署在特定位置的三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会发射三枚以SS-18洲际弹道导弹为平台,安装大功率指令广播装置弹头的15A11型广播指挥导弹。这三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位置安装的大功率指令广播装置可以向前苏联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发送指挥指令。事实上,在这套系统启动之后,真正的国家指挥者已经成了这三枚导弹上控制广播装置的计算机,部署在前苏联境内的各个洲际导弹发射阵地接到指令后会迅速行动。

导弹发射升空后,并不会沿着标定好的敌方目标坐标飞去,而是在前苏联上空飞行,将广播指令传达到每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阵地。发射阵地在接收到发射指令之后,将导弹发射升空,朝着特定的目标飞行而去,完成核报复。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死亡之手”系统虽然是一套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核报复系统,但是也依然设置了人工启动的端口。

这个端口是和前苏联的国家导弹预警系统相连接的,“死亡之手”系统在收到国家导弹预警系统给出的他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信息之后,会主动联系核常备指挥所或者前苏联总参谋部。这个时候总统依然存活,可以下令选择开启或者不开启。如果选择开启,系统将进入准备发射的状态,三枚15A11广播指挥导弹将加注燃料,准备发射。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总参谋部或者常备核力量指挥所的取消指令,则自动发射15A11广播指挥导弹,开始核报复。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如果总统选择的不开启,那也没关系。“死亡之手”系统会关闭,探测系统则继续保持工作,当探测到核武器爆炸的相关参数时,系统将进行第一种自动工作的程序,完成核报复。

对手美国的类似系统

冷战中前苏联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对于可以同归于尽的核武器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不断优化核武器的威力,射程和自动指挥系统。同样,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有歇着,他们也有着一套完整的核报复系统。美国人的思路是复制指挥中心,设置镜像核武器指挥所。首先是保证总统的绝对安全,同时总统和副总统分开坐镇两个不同的指挥中心。如果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或者失去指挥能力,则直接由副总统接管总统工作,同时启动备用指挥系统,交由副总统指挥全国的核武器。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EC-135C空中指挥所

除了这种方式,美国还有另外一代号“窥镜”(后改名美军全球空中指挥所系统)的镜像指挥中心。“窥镜”系统由民兵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空中负责指挥的EC-135C飞机组成。受领任务后,作为备份指挥系统的组成人员,也成为镜像指挥人员登上EC-135C飞机,24小时昼夜不停的从夏威夷到大西洋海岸基地飞行。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美军生产了多架备用飞机进行轮班,以保证指挥人员时刻在天上。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新一代的E-4B空中指挥所

“死亡之手”对世界的影响

前苏联自完善“死亡之手”系统之后,核威慑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始在世界公开场合明着对美国进行核威慑。同时因为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在领导人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自动核报复。美国就算是抢在前苏联反应之前,摧毁了前苏联的国家最高决策层,也避免不了来自前苏联的核报复。这么一来,核战争的意义就不存在了,于是乎核战争的可能性也下降到无限接近于零,美苏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也下降到无限接近于零。也就是说,“死亡之手”系统虽然名字来源于地狱,但是却可以给人类带来宝贵的和平。

一国毁灭,世界陪葬,浅谈前苏联“死亡之手”核报复系统

今年,美俄撕破脸皮,原来制衡双方核武器发展的《中导条约》被撕毁,双方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一触即发。不过俄罗斯已经宣布“死亡之手”系统重新进入值班状态,希望这个能不顾一切将人类拖进地狱的“手”可以对美国起到一定威慑作用,从而避免双方进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维持现在美好的和平。核武器既是和平的天使,也是战争的恶魔,关键在于人类怎么使用。

最后,愿世界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