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中超投资人会议按照议程,应该是在今天落下了帷幕。会议仅有24至26日这短短三天,三天过后也并没有拿出红头的规范性文件,但中国足坛却是实实在在地从20日足协下发暂缓签署合同的通知后就不断震荡至今。

从这次上海投资人会议期间不同媒体漏出的风声来看,新一届的中国足协似乎并没有在职业联盟成立后罢手对联赛的控制与管理,而一系列新规试探性地非正式公布,则让球迷喜忧参半。然而总体来看,从一系列针对30岁以上球员的规则来看,让人不禁疑虑,走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足球究竟在走向何方。

限薪与鼓励球员留洋

在会议开始之前的11月22日,中国足协新闻发言人就介绍称,将在欧足联设立办事处,为留洋青少年提供服务。而暂缓球员签署新合同的红头文件,无疑是为了新的限薪令,也同样是鼓励球员留洋的措施。

单从限薪这一方面来看,中国足协近年来全力致力于遏制非理性投入,希望通过减少国内球员在中国联赛的收入来鼓励他们更多走出去闯荡。这一初衷无比善良,但或许不少细则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比如说,

关于「国脚薪水可上调20%」这一点,中国足协似乎又要跌入已经跌过一跤的坑里:2004年足协规定「已经拥有4名以上国脚的球队不得再引进国脚」,却在「国脚」的认定上遇到了麻烦。如今,却又要重蹈覆辙吗?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鼓励球员留洋的问题上,限薪的确应该起到不小的作用。然而,如何限薪,如何执行,成为了现在中国足协面临的最大麻烦。关于限薪,中国足协不断试错,却依旧没有能够找到最佳解。

外援与归化球员的调整与规范

毫无疑问,外援政策在这几个赛季的中超中令人疑惑。在顶层球队已经自行缩减投入的情况下,限制外援人数对控制中超非理性投入的价值不大,反而削弱了联赛水平与洲际赛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邻国日本不断放开外援限制,亚冠也在逐步调整外援政策的情况下,中国足协的调整更是显得不进则退。

当然,在外援政策的调整中,更不用提的是每次调整的时间点之荒谬:转会期快要结束时的调整让已经完成外援转会的球队手足无措(2017赛季),而联赛中期的调整又让不少有意识控制外援投入的球队吃了暗亏(2018赛季)。

因此,如果此次外援政策的调整能够尽早确定方案、尽早出台红头的规范性文件、逐步向亚洲标准靠拢,那并不失为一项好政策。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而同时,相比外援政策调整放出的风声还有不少争议,似乎关于归化球员的细化规定则反对声更少一些。无血统归化注册两人上场一人的限制,听起来似乎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针对已有了不少无血统归化的广州恒大一家。这样的方案固然因其「走一步看一步」的接连短视规划让一些俱乐部利益受损,但也算是照顾到了联赛的平衡。

然而从本次会议期间整体漏出的风声来看,限薪、外援、归化这些内容都是瑜不掩瑕。最后爆出的两个重磅炸弹,可能成为压死中国职业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

30岁以上球员即将迎来末日?

如果本次会议透露的关于「限制30岁以上球员转会」与「限制中乙30岁以上球员报名」的规定成真,无疑对中国职业联赛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足球的自然规律便是老将带领小将,球员按能力不断向下流动,最终才能扩大联赛的基础与规模。如今,中国足协还在不断规划职业联赛的扩军,却限制有影响力、有经验的老将流动,剥夺老将在低级联赛的生存空间,是一个逻辑上都不能自洽的政策。

放眼如今的中乙联赛,据统计32支球队中仅有6支球队符合「30岁以上球员少于3人」的标准,大部分中乙球队的年龄组成都是老将+U23为主,中生代较少,以老带新,完全符合国际足坛中低级别联赛的自然规律。

对于现在的低级别联赛来说,中国足协似乎没有把握住这些联赛与球队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培养年轻人。

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一些球队成为另一些球队的青训基地。对于低级别球队来说,他们本应是中国职业足球的基础,只有扩大这一基础,才能不断推动足球市场的发展与足球产业的扩张。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以近年冲甲成功的四川FC(原称四川安纳普尔纳)为例,陈涛为首的这批老将成为了吸引当地球迷,为球队扩大市场的重要角色。同时,陈涛的天赋与丰富的经验也在竞技层面给球队带来了不少帮助。而最终四川队的冲甲成功,相当于为中国职业足球产业与足球市场增添了一个准一线的省会城市,百万人成为了中国潜在的足球人口。如果四川仅仅是为顶级联赛球队培养年轻人,还会有如此大的收益吗?

而一旦这两条限制30岁以上实现,无疑是对未来中国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一大打击。U23球员必须上场,30岁以上球员限制转会,低级别联赛限制30岁以上老将注册,这意味着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不能成为顶级球员,就会在30岁后不久失业。试问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还有多少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踢球?

近两三年,中国参与足球的青少年人口是在稳步增长的,而管理者强行的干预毫无疑问将会影响这一向好的走势。

《足球报》记者陈永老师说,不保护球员的联赛是失败的联赛。保定容大投资人孟永强则认为,足协限制的越多犯的错误越多。在近些年中国足协不断致力于职业联赛,尤其是低级别联赛的发展的情况下,如此的政策无疑是晴天霹雳。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近些日子,J2联赛球队横滨FC成功升级,而队中有52岁的三浦知良、41岁的中村俊辅、40岁的南雄太、38岁的松井大辅。这些老将为球队提供了竞技上的帮助,也使得球队在商业上有不少收获。而中国足协,却试图以两条规定让中国的老将无路可走。

相对封闭的联赛环境有更好的学习对象

中国足协这几年管的很多,管的很杂,却落了个四不像。管投入,管工资,想学财政公平法案与工资帽,却一边落得阴阳合同无处可管,一边让球票与周边产品销量屈指可数的球队靠着巨额赞助将财报变得很漂亮。如今盛传的超级外援政策,则成为了学习MLS的产物。

实际上,对于中超联赛这样相对封闭的联赛,相比球员流动更大的欧洲、球员向外走更多的日韩,更应该学习的是美国的职业联赛。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不少球迷和媒体都认为,足球在美国不受重视,无甚学习的必要。而实际上,一方面美国的足球近些年不断发展,在平均上座人数上已经赶上了NBA(当然这也有大多NBA球馆较小的缘故);另一方面,中国球员向外走更少,引进大牌更多,与MLS的运营思路颇为相似。

以工资方面为例,MLS的工资帽与不少球迷所熟悉的NBA工资帽有相似之处,规定了球队大名单30人中的前20人的工资帽,也同时允许后备球员(比如中超的预备队球员报名一线队)、本地球员(比如中超的青年队球员报名一线队)、指定球员(也就是所谓的超级外援)超出工资帽。前两者的工资是恒定的固定额,而指定球员的薪水则由俱乐部全权决定。

为何北美四大联盟与MLS的制度与体系更适合中国联赛?或者说,至少是更适合当前的中国联赛?因为相比欧洲、日韩联赛动辄的跨联赛转会,中国联赛的转会基本以联赛内部为主,与北美的几大体育联盟更加类似。中国职业球队的转会多为中超球队之间、中超与中甲乙球队,仅有少数外援的引进与顶尖球员的留洋是与国外联赛产生联系的。这其实给到管理者一个很好的规范联赛的机会,也是中国联赛的转会与工资制度应当学习北美的一大原因。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又或者说,如今的财政投入限制,有欧足联的财政公平法案在前,其实有着很好的范例。而中国足协却放任一些球队拿出写着十亿赞助费用的财报,来证明自己已经盈利,着实有些不负责任。


总体上而言,在这个初冬的上海,中超投资人会议上传出的新闻的确令人不寒而栗。在足协新的领导班子上任、职业联盟成立后的一片叫好声中,诞生的如果是这样瑜不掩瑕的新政,恐怕确是会令不少足球人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再次失望。

好在,如今的消息不少都是媒体给出的声音,足协试探性的放出消息也成为了近些年的常规操作。能否再次细细推敲这些规范性文件,给出一个符合足球规律、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国际足坛通常准则的规则,成为了中国职业足球在下一个新的十年能否避免继续沉沦的关键。

毕竟,联赛才是足球的基石。


「不懂球专栏」,没有多少内幕消息,专注于足球战术、足球文化与足球产业。各平台同名账号,欢迎关注。我们不需要懂球,只需要懂每一个球迷。

深度 | 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投资人会议后,2020的中超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