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對不起,爸爸老了”道出了父母最大的悲哀

你曾經有沒有因為和父母一起出遠門而感覺“丟人”?

● 因為他們可能會在動車上打不開廁所門,出站時找不到方向,

● 不會使用手機快捷支付,

● 總是問東問西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人們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如今他們卻變成了我們難以啟齒的存在。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當自己的知識、素養、視野都遠超父母,因此覺得他們丟人的時候,

也許,他們只是老了……

01

父母老的太快,而我們明白的太遲

《詩經》有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

這世間,唯有一種愛,可以做到真心付出、不求回報,

那便是父母對子女之愛。

然而,我們卻仗著他們的愛,肆意揮霍,總以為來日方長,以後還有很多很多時間。

殊不知這世間最心酸的事情莫過於,父母老得太快,而我們卻明白的太遲。

“對不起,爸爸老了”道出了父母最大的悲哀

曾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印象中的老爸一直都是個能手,什麼都難不倒老爸。

直到有一天,在網上聊天時教他用微信,我給他講了一遍,他沒明白,我又講了一遍,他還是沒太懂。

我補上一句:“急死我了,半天都冒不出一句話……”。

然後我看見屏幕上正在輸入的提示停下了,過了很久,屏幕上冒出來一句:

“兒子,你彆著急,爸爸老了,反應不過來了”。

很多時候,父母年紀越大,就越是小心翼翼。

但那些卑躬屈膝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他們老去的事實與無奈。

正如郭敬明曾經在《夏至未至》中寫道: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撞破他們的無助,才明白那是因為愛,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

原來不經意間,父母已經老年遲暮,再也擔不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02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世間最大的遺憾

父母還有多少時間,等待你?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計算:

如果人的壽命是75歲,就是900個月,畫成30X30的表格,一張A4紙都鋪不滿:

“假如父母能再活30年”,兒女平均一年回家一次,一次待五天,減去應酬、吃飯、睡覺的時間,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總共只剩一個月。

一個月,是什麼概念?彈指一揮間……

可見,我們能陪伴父母的時間,比我們自己以為的要少很多。

“對不起,爸爸老了”道出了父母最大的悲哀

就像龍應臺曾寫過一段很扎心的話:

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

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

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

我猜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

多少人都是這樣,有時間玩遊戲、刷微博、看電視...卻“沒空”聽父母講講家常瑣事。

每個人都覺得日子還長,但其實,父母的等待是有限的....

我們總覺得父母現在還年輕,他們能照顧好自己,

殊不知他們可能連手機上網都不會;

我們總以為父母身體依舊健康,力大如牛,

殊不知他們倒下可能只需一眨眼的工夫。

前段時間,63 歲的費玉清發布了一封親筆信,宣佈自己將於 2019 年演唱會結束後,正式退出演藝圈。

他在信中寫道:

“這麼多年來,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卻也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當父母親去世後,我頓時也失去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

我們沒有辦法挽回時光,只希望天下子女,都可以快點長大,不要等到“當他們老了”,才終於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

03

父母不丟人,嫌棄父母才丟人

曾有記者問董卿,人間最不能等的是什麼?

董卿回答不是工作,也不是學習。

她對記者講:“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過於孝敬父母”。

正如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裡寫過一句話: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可惜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往往不懂這個道理,當真正懂得的時候,早已沒了那個可以孝敬的人。

“對不起,爸爸老了”道出了父母最大的悲哀

人生不會再重來,請珍惜我們的父母!

當你嫌棄他們不體面的時候,別忘了正是他們用雙手打造了你體面的今天。

為人子女,一定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學著多些陪伴,多些理解,多些體諒。

當看到他們日漸老去,反映緩慢遲鈍,身體也漸漸不行時,

請耐著性子試著理解他們;

當他們越來越“笨”,甚至已不會穿衣服時,

不要嘲笑他們,耐心一點,請想想他們曾經花了多少時間教你這些事;

當他們與你交談忽然口齒不清的時候,

給他們一些時間想想,如果他們還是無能為力,

請不要著急,因為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說話,而是能跟你在一起。

……

無論他們什麼模樣,他們都是你此生唯一的爹孃。

盡孝,經不起等待。

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