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文 | 搜狐科技 楊錦

11月27日晚,小米公佈第三季度財報。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收入53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5%,淨利潤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今年Q3是小米創辦以來總營收最高的季度,同時,小米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總計92億元人民幣,已超去年全年。

整體而言,小米交出了一份還算亮眼的業績表現。不過,智能手機業務仍然是小米的一塊“心頭病”。

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銷量達3210萬部,同比下滑3.6%,智能手機部分由去年同期的350億元,減少至323億元,同比下降7.8%。此外,IoT業務的持續增長,也讓智能手機業務顯得更加黯淡。

AIoT“進”手機“退”

今年年初,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雷軍稱這將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並承諾未來五年裡在AIoT領域投入100億人民幣。

從剛剛發佈的財報來看,小米智能手機業務仍然是佔比最大的板塊,佔比達到60.1%,但相比去年同比,智能手機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減少了8.7%。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製圖/搜狐科技

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臺已連接的設備數,在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的情況下,達到2.1億臺,同比增長62.0%。而米家APP月活躍用戶達到3210萬,其中非小米智能手機用戶佔比63%。

小米2019年第三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同比大漲44.4%,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也提升了7.8%,剛好與智能手機業務形成“此消彼長”之勢。

在前不久落幕的“雙十一”中,小米全渠道支付金額超61億元,其中,AIoT產品全平臺銷量同比去年雙十一增長148%,手機的銷量卻被華為和榮耀品牌壓制表現平平。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智能手機業務既是小米起家業務,也是小米立身之本,以手機為圓心、智能硬件為半徑,形成小米獨特的生態鏈條。

“手機+AIoT”雙引擎新戰略下,一邊慢退,一邊快進,讓小米的整體業務走得更穩,同時,手機業務的核心龍頭地位似乎也正在失衡。

手機銷量收入雙下滑 中國市場“拖後腿”

相比2018年Q3的3330萬部,今年Q3小米智能手機銷量同比減少120萬臺,手機業務收入也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Gartner剛剛公佈的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3.87億臺,同比下滑0.4%。小米位居第四的排名沒有變動,但市場份額下滑了0.2%。

收入與銷量雙雙下滑固然與整體疲軟的“大盤”有一定關係,但小米自身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嚴重拖了“後腿”。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出貨量整體從第二季度9760萬部小幅上升到9780萬部,較去年同期下降3%。其中,小米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僅為970萬臺,同比下降33%,是Top5中跌幅最大的廠商,同時小米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也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13.1%下降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9%。

目前,小米最大的手機市場已經不在中國,而在印度,其在海外市場的業務比重也越來越大。截止第三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整體收入人民幣261億元,同比增長17.2%,已佔總收入的48.7%。這其中主要還是來自智能手機的貢獻。

Canalys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在西歐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同比激增90.9%。在印度市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1260萬臺,相比去年同期的1170萬臺增長8.5%,已經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出貨量第一,成為小米出貨量最大的單一國家。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收入與銷量下滑,但小米智能手機毛利率從2019年Q1的3.3%、Q2的8.1%,增長至Q3的9.0%,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小米將手機業務獨立為“小米”與“Redmi”兩個品牌,將“小米”從性價比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相關數據顯示,小米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同比提升4.6%。

今年5月17日,小米宣佈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雷軍重新掛帥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區業務的開展和管理。目前來看,雷軍親自上陣依然沒能扭轉中國市場的疲勢。

作為小米的“大本營”,中國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雷軍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強調中國市場是小米最重要的市場。

5G將至未至,小米準備“過冬”

小米將智能手機業務的“翻盤”希望寄託在5G上。而如今,雖然5G在中國及全球多個國家已經正式商用,但真正的“換機潮”還遠未到來。

5G將至未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小米選擇了戰略上“激進”,戰術上“保守”,一面高舉5G大旗,搶佔用戶心智,另一面,卻在收縮智能手機庫存。從資產負債表來看,小米的流通資產存貨,從2018年的29.5億減少至26.2億。

小米Q3財報解讀:AIoT“進”手機“退”,儲備566億“過冬糧”

在27日晚的電話會議上,針對Q3手機收入和銷量同比下滑,小米CFO周受資也表示:“我們現在處於4G向5G切換期,手機市場大環境承壓,我們選擇了穩健增長,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儲備,維持審慎的庫存管理,把不良的庫存都消化掉了,保證充足的現金流和現金儲備”。

他認為,5G手機剛出來會比較貴,而小米高效率的商業模式優勢也能得以體現。

為了平穩過渡到5G紅利期,小米正在儲備更多的“糧草”,報告期內,小米集團現金總儲備達到人民幣566億元。

明年將是5G普及的第一年,隨著5G網絡與設備的完善,業內普遍認為,明年下半年有望出現5G手機換機潮。前不久,雷軍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小米明年預計發佈10款以上的5G手機。

小米預計中國市場5G手機滲透率會到40%到50%,要分食這些紅利並不容易,友商們同樣“飢腸轆轆”,押寶5G。vivo“野心勃勃”,華為“勢在必得”,三星也想要憑藉產業鏈優勢靠5G在中國翻身,可以預見的是,小米智能手機業務依然有一場硬仗要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