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儿时读到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只觉得好,却并不能体会其中深意,后来懂得了,但乡愁却只在记忆中了。“少时不知曲中意,再读已是曲中人。”


在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有个实实在在的乡愁馆,陈列着百余件有年代感老物件,梳妆盒、纺车、针线包、老旧的铁皮油灯、泛黄的粮票……这些老物件,成了村民留住“乡愁”的寄托。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进大庄村“乡愁馆”内,仿佛进入时光隧道,穿越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愁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家乡情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情怀,没有家乡人就没有根,没有归属感,大庄村乡愁馆的设立就是要保住、存放这份乡情。老式录音机:对于不少70后、80后而言,童年的时光一定是伴着邓丽君、苏小明、张蔷的歌声长大的,双喇叭的老式录音机里,传送着的磁带中流去的是无数人的青春。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纺车:只有60年代的农村娃才知道这个纺车是干什么用的了。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了。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女同志做活用的针线包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梳妆盒:这是只有大户人家的姑娘才能用的上的东西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粮票跟皮钱子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纪念章跟连环画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80年的人民日报,89年的入党申请书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煤油灯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二八式自行车,蝴蝶牌的缝纫机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做农活用的器具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独轮车、风箱、老猫恨、温酒器、收纳箱、菜筐...一件件即将消失的老物件在村民的协同努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而“乡愁馆”也成了大庄村村民留住“乡愁”的寄托。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睹物思往记乡愁,畅叙幽情话今朝”。上百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藏品,讲述着一代代新蔡人的家国情怀、乡愁故事。在大庄村村民心中,乡愁馆不仅是重温过去、延续情怀的地方,更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走近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乡愁馆里记乡愁

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别家乡的故人,心底最深处或许都有一份难以忘怀的乡愁。只有这些存放情感、心灵的“乡愁馆”多起来,一代代人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中华文明之根、优秀传统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