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昨日北京發佈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三次寒潮藍色預警,南下的寒潮也使得南方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普遍下降4~8℃。合肥、南京、武漢等地區集體開啟入冬進程,下起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場雪,即便是廣東也“加入了降溫群聊”。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寒潮來臨,小夥伴們備好秋褲防寒保暖的同時,是不是也很疑惑:強勁的冷空氣和寒潮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它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冷空氣”和“寒潮”

冷空氣和暖空氣是從氣溫水平方向上的差別來定義的。水平方向上,位於低溫區的空氣被稱為冷空氣。

根據受冷空氣影響地區在一段時間內日最低氣溫下降幅度,以及日最低氣溫值兩個指標,我國氣象局將冷空氣分為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五個等級。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冷空氣侵襲過來都能形成寒潮。

冷空氣在陸地上的移動速度為每小時20~80公里,平均時速為50公里,相當於汽車在城市道路中的行駛速度。

不同強度的冷空氣移速也不相同,通常弱冷空氣移速要快於強冷空氣和寒潮。

我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很大。一般而言,北方採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溫10℃以上,或48小時降溫12℃以上,同時最低氣溫低於4℃。

南方採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溫8℃以上,或48小時降溫10℃以上,同時最低溫度低於5℃。

“冷空氣”的形成

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這樣的話:西伯利亞冷空氣侵襲我國西北、華北等地……

為什麼西伯利亞、北冰洋等地區容易形成冷空氣呢?這要從地球自身的特點說起。

地球內部雖然溫度很高,但地表的熱量幾乎全部來自太陽。我們之所以覺得地球溫暖宜居,是因為太陽的照射以及大氣的保溫作用。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都起源於北極地區,南下途徑西伯利亞。該地區處於高緯度高海拔地帶,又地處大陸內部,是冷空氣的“天然加油站”。

這裡冬季晝短夜長,有極夜現象,白天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很短,晚上卻要向外輻射熱量,獲得熱量少,散熱快。

慢慢地,地表氣溫不斷降低,空氣收縮下移,氣壓升高,形成高密度高壓的低溫空氣團,這種冷高壓空氣團在氣流的引導下,便會向南方遷移,形成冷空氣。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根據上述原理我們可以看出,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極地等高緯地區常年有冷空氣形成,那為什麼在夏季我們沒有感受到冷空氣侵襲呢?

其實夏季也有冷空氣,但那時我國光照充足,冷空氣一進入便會嚴重被削弱。

而且夏天氣溫較高,即便受弱冷空氣影響溫度略有下降,人體也沒有太大感覺。

那麼冷空氣形成後最終會去向哪裡呢?

冷空氣從西伯利亞等高寒地區南下抵達我國時,地面的溫度原本比冷空氣高,而且往南走,緯度越低,地面溫度越高,這使得冷空氣的溫度不斷上升,降溫能力減弱,最終失去冷空氣的特徵。

也有一些冷空氣的氣勢較強,在侵襲完陸地後飄到海上,最終在海上變為一縷清風,消失不見。

“冷空氣”對天氣的影響

氣象學上把冷暖空氣相遇形成的過渡帶稱為鋒面,若鋒面在移動過程中冷氣團起主導地位作用,推動鋒面向暖氣團一側移動,則這種鋒面稱為冷鋒,反之則為暖鋒

冬季冷鋒過境,一般會帶來多雲、降溫、大風或降雨降雪等天氣變化。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同樣是冷暖空氣相遇形成冷鋒,為什麼有的地方會產生暴雪,有的地方會產生大雨,還有的地方卻只是狂風大作呢?

這就要看相遇的冷暖空氣各自的溫度和溼度情況、是否帶有較多水汽等。

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來自北方西伯利亞等地的冷空氣與來自南方的暖空氣相遇。暖空氣北上時吸收了許多來自南方海洋的水蒸氣,由於冷空氣密度較大,二者相遇時冷空氣會下移,而帶著水蒸氣的暖空氣被向上抬升至幾千米高的高空。

我們都知道,海拔越高溫度越低,高空的溫度在0℃以下,暖空氣所帶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雪花。

而對於南方來說,前面的原理基本相似,但由於南方地區地面溫度相對較高,高空中的雪花在下落過程中,就變成了雨滴形態,形成降雨。

同時,在冷暖風相遇之前,通常還會出現“鋒前增溫”現象,即在冷空氣到來前,處在冷鋒前面的區域受暖空氣團影響,隨著冷鋒不斷靠近,原來的暖氣團被冷氣團擠壓聚集,反而會帶來增溫現象。

“冷空氣”對人體的影響

冷空氣來臨時,人更容易感冒。對人體來說,冷空氣過境後氣溫驟降,鼻咽部的局部氣溫也會受到影響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至32℃)。

這個溫度對病原體的生長繁殖來說反而更適宜;再加上呼吸道在冷空氣刺激下,會產生局部血管收縮現象,血管收縮使得,人體抵禦病原體的能力減弱,更為病毒或細菌的入侵、繁殖提供了條件。

此外,氣溫下降後人體支氣管粘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會受到影響,粘附在呼吸道上的細菌更容易向下蔓延,可能會加重氣管類疾病的生髮。

低溫也會促使人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容易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減少外出,注意室內和自身保暖。

北京發佈寒潮預警,南方多地降雪!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寒潮是什麼?

冬季氣溫驟降可能會使身體一下子難以適應,小夥伴們一定要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做好禦寒工作。天氣雖冷,也要幹勁十足,暖暖地過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