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杰出职业,比如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等等。

如果有人问你,在这些职业中能改变世界的职业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父母和老师。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穷尽一生爱着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可以付出的,他们是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职业。

可在现实的养育中,最操心的是父母,我们常常听到父母这样说:

“我是为你好,才打你!”

“对你好,我才说你!”

“逼你写作业,未来你会感谢我的”

可是,孩子真的领你的情吗?他们心里想的,可能是这样的:

“我宁可你不对我好!”

“”如果这也叫为我好,那你自己去做好了!

“你现在这样对我,我你老是,我怎么对你!”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类似的感受,明明心里对孩子充满了爱、充满了暖,可让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冷漠、痛苦和羞耻。为什么爱的味道竟是如此的苦涩?到底怎样爱,才会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不知道各位心里有没有答案呢?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父母挑战:不用用"家长逻辑"来要求孩子

01 父母的挑战:不要使用”家长逻辑”来要求孩子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挑战:

A. 一个男孩哭得特别伤心

家长可能会说:“哭什么哭,这有什么好哭的?告诉你别哭,哭能解决问题吗?”

B. 孩子吃饭时挑食

家长可能会说:”把这个鱼吃了,鱼比肉好,吃了变聪明的,你现在要考试了,多吃点,对身体有好处。快吃啊!这孩子,越来越挑食了!”

C. 一件破旧的衣服老穿在身上

家长可能会说:”赶紧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这么破旧,还穿在身上,今天学校搞活动,就不能穿漂亮点去?看这衣服,够档次,面料质量上乘,颜色也很鲜亮,与你很配。”

类似上面这样的场景,举不胜举,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几乎每时每刻都发生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你讲的话,讲的道理,机会正确,却发现孩子就是不听

其实,这里有个逻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

自己讲的话、讲的道理,几乎都是正确的,而且,内心也强烈渴望孩子更优秀,可到头来,却发现孩子就是不听。

这种逻辑,很多人都把它叫“家长逻辑”。

“家长逻辑”本身没有错。不信我们回头来看看上面提到那三个场景:哭能解决问题吗?想想的确不能解决问题;挑食,的确对孩子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值得提倡;衣服穿了很久,赶紧去换身质量好,且漂亮的。

既然没有错,孩子为啥不听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问题就出在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上。

绝大多数父母,他们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非孩子的感受。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爱孩子和孩子感受到爱是有距离的

爱孩子和让孩子感受到爱是有距离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每位父母都应该奉献自己”无条件的爱”,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只是,如果这种爱是通过指责、惩罚、唠叨,打骂,利诱等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冷漠,不理解,不尊重或羞辱。

只有当父母的爱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甚至是被信任和被鼓励时,这种爱才会真正到达孩子的心里。

可是,事实却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给孩子的爱,受到了冷漠和不理解?其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被理解,是啥原因?

02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被理解,其背后的真实原因

1) 从来都没有人教过

我们都知道要给孩子爱,可当我们成为父母时,却没有谁教过我们该如何表达爱,更没有学习过怎样表达爱才是最注重孩子感受的。

毛主席曾说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意思是说,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不过是瞎说一顿。

因此,如果父母未承接孩子的感受,,不明白问题在哪里,哪怕再多的真知灼见,也于事无补,孩子也会无动于衷。

2) 父母与孩子的思想问题

父母和孩子的身份不同,阅历不同,也就致使两者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用自己权威的身份来压制孩子,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没有去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什么,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最终,思想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孩子和家长之间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甚至是矛盾。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问题

3) 父母的态度问题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是以理服人,常常不平等地对待孩子,他们时不时要显摆家长的”架势”。在这种压力之下的沟通,不过是一场”领导训话”,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世界上大多是爱孩子的父母,但少的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蒙台梭利认为, 成人如果总是以自己的意思来让孩子服从,这是犯了大忌。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以前都不问,以后自然也不会懂

诚然,做自己很重要。但如果我们的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是别人意志的结果,不管别人的意志多么伟大或美好,都会让人感动很不舒服。

所以,那些由于父母态度问题,而从小被’压制”,也不被理解的的孩子,完全没有自我,即使自己再优秀,内心也会遭受无尽的创伤。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父母表达爱是有方式的

03 爱的表达方式,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

父母在向孩子表达爱时,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感受的基础之上,以关注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培养孩子社会技能和生活品质为落脚点的养育之道。

这里,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鼓励式教养。(Enouragement Parenting)。

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当孩子哭得很伤心时

l 当孩子哭得很伤心时

解决思路: 孩子哭,说明他们的情绪没有得到安全防护。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安全疏导。如果不这样做,孩子的情绪会被滞留或被堵塞。

想想自己,如果遇到伤心之事,是不是也会哭?可如果被告知不许哭时,你会怎样?是不是早就和说此话之人开始理论了?

所以,我们可以试试下面的方式来回应孩子,说不准过不多久,孩子的哭声就会停止。

解决办法:

“如果哭可以让你好受些,你当然可以哭,不过,在此之前,妈妈可以拥抱一下你吗?”等孩子情绪平稳后,你可以再尝试问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刚才发生了什么?

你现在感受如何?

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通过这件事,你学到了啥?

只有你关注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了孩子的情绪,交给了他们正确的道理,孩子才会听得进去。反之,如果你先讲道理,不关注感受,结果便是,孩子总是跟你对着干。

试想,一个情绪被压抑的孩子,长大会懂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吗?这是我们期待的吗?

也许社会可以不关注孩子的感受,其他人也可以不关注孩子的感受,可是,作为父母,你能不管孩子的感受吗?

家,是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后最温暖的港湾。如果连家人都抛弃了,试问你还配做合格父母吗?孩子接下来的出路又在何方?

所以,我们不能成为那个把孩子推向”深渊”的人,父母永远要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你是他的后盾和榜样,只有你,才会为孩子示范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

你做了,孩子也会学到。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当孩子吃饭挑食时

l 孩子吃饭时挑食

有些孩子吃饭有挑食的毛病,正如前面提到的,你要孩子吃鱼,补充身体的营养,可孩子不听,结果是孩子越来越挑食。

解决思路: 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唠叨,你说吃鱼,孩子不听,极有可能是这种原因。所以,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你要明白是,一个倔强孩子的背后,必定会有一个喜欢唠叨,催促和爱强迫的父母。

解决方案

孩子与你“对抗”,就是想用行动告诉你:你这样做是没用的,强迫不了我,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挑食”的习惯。

而要解决它,最好的办法,就是邀请孩子和你一起参与做饭的过程。比如,孩子不吃鱼,那么,你可以请孩子洗洗鱼,准备好盛鱼的容器,在鱼出锅前,撒点葱。

可别小看这些互动,它不仅可以让孩子爱上吃鱼,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及合作的优良品质呢。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孩子不肯换衣服?

l 孩子穿破旧的衣服,却不愿意更换

解决思路: 父母和孩子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大部分父母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事情,觉得衣服这么破旧,为什么不换件呢?可是,你明白孩子之所以不肯换的真实需求吗? 如果你肯听听孩子背后的故事,也许情况会大有不同。

解决方案:

从孩子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先认同孩子的感受,然后再让孩子说说他的想法,之后再做决定。

比如,你可以说: “我想你之所以不肯换,是因为这件衣服对你来讲很重要,你愿意和妈妈说说吗?”

他可能会说,“这是奶奶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么重要的场合我一定要穿!”,也可能会讲

“因为这件衣服样式比较特别,我很喜欢穿”

你还在用”家长逻辑”教育孩子?表达爱,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让孩子学会做决定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分析孩子所说的话,理解孩子,尊重他的决定。

还是那句话: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却不是每对父母都懂孩子。

殊不知,只有先懂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而要懂得孩子,就必须要先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