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王文剛談內蒙古脫貧攻堅:讓金融活水引進來、流下去、灌得準、活起來、流不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8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今日召開第244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主題為“創方式引活水 聚合力重長遠 內蒙古銀保監局引領行業助力脫貧攻堅顯實效”。

內蒙古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文剛在會上表示,內蒙古銀保監局把引領行業助推脫貧攻堅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著力構建富有內蒙古特色的工作機制,著力創暢通融活水潤澤內蒙大地,力推全區累計減貧142萬人,57個貧困旗縣將如期於年底實現脫貧摘帽。

王文刚谈内蒙古脱贫攻坚:让金融活水引进来、流下去、灌得准、活起来、流不断

王文剛從五個方面為介紹了內蒙古銀保監局助推脫貧攻堅的具體行動。

第一個方面是,構建立體化扶貧體系,把金融之水“引進來”。一是以點帶面,當好定點扶貧“前線指揮官”。匯聚各方力量,“一鄉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按月跟蹤,按季督導,將銀保監會對察右中旗、察右後旗定點扶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二是雙輪驅動,打好脫貧振興“銀保組合拳”。出臺銀行業保險業支持“三農三牧”助力脫貧攻堅、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等系列文件。三是多方聯動,織密金融扶貧“聚合聯絡網”。圍繞“兩個屏障”建設和脫貧攻堅“清零達標”專項行動,聯合扶貧辦、財政廳等部門,出臺金融支持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同步推進深度貧困旗縣脫貧攻堅和脫貧攻堅示範旗縣建設。

第二個方面是,暢通便捷化扶貧渠道,讓金融之水“流下去”。一是打通扶貧服務“最後一公里”。直指深度貧困地區,組織41家省級機構與15個深度貧困旗縣開展“一結對、兩優先、三保障”結對幫扶。二是打通扶貧增信“最後一公里”。推行政府、保險、擔保等多方增信模式,“兩權”、活畜等抵質押方式,變“資源”為“資產”,應貸盡貸。三是打通服務覆蓋“最後一公里”。堅持新增服務優先佈設貧困地區。在深貧和連片貧困區推進“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

第三個方面是,定製特色化扶貧產品,讓金融之水“灌得準”。一是產品開發突出“因地制宜”。引導銀行業開展各類“草原扶貧工程”。二是產品落地突出“靈活特惠”。大力推進普惠金融,農業銀行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精準扶貧貸款年化利率4.56%,很好地解決了融資難題。三是服務流程突出“便捷高效”。引導銀行業開闢扶貧“綠色通道”,指導保險公司開通扶貧產品“一站式”理賠服務。

第四個方面是,創立精準化脫貧模式,讓金融之水“活起來”。一是創立產業龍頭“金融+”模式。促進金融扶貧與鄉村振興高度融合。二是創立集體經濟“動力+”模式。將支持鄉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重要支撐,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實施“菜單式扶貧”。三是創立消費閉環“互聯網+”模式。平安集團打通平臺類互聯網電商矩陣,建設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人壽等機構分別通過“善融商務”“購精彩”“興業商城”“國壽i購”等平臺,助銷扶貧產品。

第五個方面是,築牢長效化返貧防線,讓金融之水“流不斷”。一是鞏固保險兜底保障。構建以農業保險和大病保險為核心、民生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保障體系。二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突出黨建引領,推進扶貧“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三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返貧跟蹤回訪、預警識別、督導巡查“三項機制”,確保摘帽不摘服務,確保資金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確保持續優化金融供給,讓“金融活水”源遠流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