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剛剛閉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承包了這個週末的熱搜,隨著金雞獎的揭曉,《流浪地球》、《地久天長》、《我不是藥神》、《風語咒》等這兩年中國電影湧現出的優秀作品又被拉回了人們的視線。

這些電影,也許你都看過、震撼過、感動過,但是它們背後,有幾位和長江商學院相關的人以及他們有趣的故事,你卻不一定聽說過。

《流浪地球》最佳故事片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流浪地球》口碑爆棚之後,幾近封神:它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開山鉅作”。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人,都一定會注意到:片尾的特別鳴謝里,單單打出了“感謝吳京”的字樣。

吳京,華語影壇最高票房電影《戰狼2》的締造者,長江商學院EMBA28期學員。不誇張的說,正是吳京的加盟讓電影起死回生。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電影拍攝之前,為了找演員“劉培強”而四處碰壁的郭帆問到吳京時,本沒抱多大希望,因為那時的吳京剛剛憑藉《戰狼2》拿下華語電影史上最高票房,是他名望最鼎盛的時候。但是令郭帆沒想到的是,吳京居然一口答應。

然而拍著拍著,郭帆說:京哥,我沒錢了,錢都拿去做特效了。

吳京說:好吧,那就不收片酬了。

說好只是客串幾天,拍到後面郭帆又說:京哥,超期了,你要客串31天。

吳京說:好。那就客串31天。

31天后,郭帆又說:京哥,我們又沒錢了,你能不能投點錢?

吳京說:好。那就投點錢。

這便是吳京在《流浪地球》首映禮上分享的“郭帆空手套戰狼”的故事。

最終,在電影前途一片迷茫之時,吳京投資了關鍵的6000萬元,這才有了《流浪地球》的最終誕生。

“從友情客串到長期出演,到片酬為零,到自己還投資。吳京這種簡單樸素的愛國和傳承念恩的心情,媒體上的報道全是真的。”長江同學這樣評價吳京:“一腔熱血是習武之人為家為國的樸素情感。吳京是武術演員出身,很直率、很講義氣,同時又極堅韌。”

《流浪地球》投資人之一、長江商學院EMBA33期同學梵錫,在《流浪地球》還只是一個劇本只有導演及主創幾個人時便做了投資,他說:“當時的科幻電影現狀是:觀眾不買單、市場不認帳、投資人沒信心,所有人都不相信中國能拍出科幻大片。

但是,這可能便是長江人吧,投資電影也要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像項兵院長所說的,“可能大家都不看好,短期甚至無法盈利,但是為了責任、情懷、擔當,也要身先士卒。”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除了這份家國情懷,成功源自於對每個細節對把控。

拍攝《戰狼2》時,吳京一人身兼數職:主演、導演、投資人……一個跳海鏡頭,他連續跳了26次才滿意。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一個踢他頭的鏡頭,別人用力不夠,速度不夠,他堅決不同意,必須真真正正的踢一腳。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吳京的長江同學、EMBA29期校友劉世清對當時吳京的狀態記憶猶新:“吳京導演《戰狼2》的時候,他都是親力親為的,幾乎自己參與了所有環節。我們在聊天的過程當中他告訴我,他是自編自導自演,包括演員每一個動作的設計他都參與其中。

我們現在都知道,非洲的拍攝條件真的太艱苦了,但是吳京還是能堅持在那樣的條件下,凝聚團隊每個人,把大家的意志力都激發出來,我相信也是因為他的這種能力才能拍出一部這樣優秀的電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他既能把握大方向,也能把握細節。

這也正是一個優秀企業家的基本素質:獨立思考,能正確把握企業的戰略方向,還能帶領團隊,齊心協同地去合作。

吳京的長江同學、EMBA28期校友才華煜,人稱“才女”。吳京曾笑言:“才女你就是《戰狼2》長江宣發部主任。”

她回憶說:“吳京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真的很拼命,在非洲劇組被人搶了,劇組拍攝物資全都被搶了,電影還怎麼拍啊。他馬上得組織人去跟當地搶匪談判,還得賠上錢,資金、拍攝進程一旦現問題,那是很大的問題!

他確實太能拼了,而且還很能吃苦,又要打又要踢還要受傷,全身縫一百多針,在新西蘭做後期,一直吃方便麵,連吃8包泡麵。上映的時候,特別是首日排片的時候,精神壓力也非常大,還要到處跑宣傳,甚至睡不了一個飽覺,坐火車二等座趴那兒就睡著了。”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人們或許只看到吳京的逆襲,但是卻忽視了他過往20年的打拼積澱。”《流浪地球》投資人之一、長江商學院EMBA33期同學梵錫說:“有苦勞不一定有功勞,但是沒有經過那一段苦,基本上不可能有功勞。”


“子欲為事,先為人聖”。這世間所有的回報和好運,原來都是你累積的人品、善良與努力!

《地久天長》最佳男主角:王景春

影帝的長江生活:我其實是個臥底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長江商學院EMBA28期校友王景春憑藉在影片《地久天長》中的出色表現,斬獲第32屆金雞獎分量極重的最佳男主角。這是他繼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後,再次封帝,實至名歸。

影帝是電影行業對王景春的最高肯定,但是在長江同學眼中,“認真”卻是他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2016年,王景春入讀長江商學院。在第一堂課上王景春這樣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王景春,我是個演員。”同學們哈哈大笑,說我們都知道。王景春接著說:“其實我是個臥底,我就是要到你們這些企業家、青年才俊、社會精英當中來,看看你們平時是怎麼工作、怎麼生活的。你們要小心,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呈現在我的藝術創作當中。”同學們又哈哈大笑。

由於之前拍戲耽誤了課程,為了拿到畢業證,王景春還得一度抽出時間補課、補論文。王景春的班主任這樣憑評價他,“景春上課特別認真,除了因為《影》和《地久天長》要封閉拍攝不得不請假,從不缺席課程和班級活動。

景春永遠坐在教室左手第三排,體驗過長江課堂的都知道,這裡離門最遠,是學霸專區。

在同學印象中,雖然已經是東京電影節影帝,但王景春卻是個特別樸實的人,不裝,有擔當,“我們都叫他春哥!”李統鑽是王景春同班同學以及拓展隊隊友,在長江商學院入學拓展訓練中,王景春的表現徹底顛覆了他對這位低調的影帝的認知。

給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個叫“鱷魚湖”的遊戲中,其他隊員覺得這就是個遊戲,但春哥卻特別投入,為了整個隊伍的一點點榮譽,全力以赴完成各種挑戰,甚至會為了集體的榮譽,爭得面紅耳赤。

投入、專注、仗義、敢於擔當,一次拓展讓王景春徹底征服了在場的企業家和商界精英,當他站出來說,我要當拓展隊大隊長時,全場一致同意。

直到今天,由王景春擔任大隊長的“第九大隊”仍然活躍在長江商學院校友間。眾所周知,長江的同學大部分是企業家、一把手,除了上課能聚在一起,其他時候很難聚齊,但王景春做隊長的第九大隊卻是個例外。

無論學習體驗、公益活動哪怕就是簡單的聚會,第九大隊所有成員都會積極參加,從不缺席。因為王景春會挨個打電話做好組織工作,“春哥特別有號召力,也特別仗義,大家遇到問題找他絕對會幫忙,所以他通知的活動,大家都支持。”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因為王景春的凝聚力,雖然畢業了,第九大隊的人氣卻越來越旺,人數莫名其妙地從原來的13人增加到了22人。在同學李統鑽看來,王景春是一個特別有使命感的人,即使一個拓展隊大隊長他都能毫無保留去付出,用心去做好,對於他熱愛的演藝事業他更是全力以赴,怎麼會不成功呢?

“在我們眼中,春哥就是演員這個行業裡最牛的企業家,我們服他!”

早在今年1月份,景春難掩內心的喜悅,偷偷摸摸地跟拓展隊的同學分享了一個好消息,他的作品《地久天長》入圍了柏林電影節。

電影節開幕(春節期間)的時候,景春的十幾名同學從全球各地匯聚柏林,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只是因為是春哥,所以一定要去現場給他加油。於是就有了這張長江校友“柏林擒熊”的合影,關於這個合影,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為了趕上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李統鑽輾轉了臺北—上海—巴黎—柏林4個機場。頒獎的那一刻,李統鑽和其他長江校友一起,在場外看著大屏幕。在這裡他們遇到幾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專程從英國飛過來,因為剛剛看過電影,覺得太好了,太給中國人爭光了,所以一定要來柏林現場給祖國的這部電影加油。

留學生問李統鑽你們從哪裡來,李統鑽自豪地說,我們從中國來,我們是影帝的同學,但得到的卻是留學生懷疑的眼神。當景春手握銀熊獎盃出來後,跟統鑽等人一個個擁抱,這回留學生們傻眼了,問:“你們是什麼學校?”

眾人齊答:“長江商學院!”那一刻,統鑽覺得特自豪。

其實,這不是兄弟們第一次讓他感動。景春在拍攝《地久天長》的時候,內蒙古的冬天零下幾十度,條件十分艱苦,長江幾個同學偷偷聯繫景春助理,突然去內蒙探班,冰天雪地中,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景春直接淚奔。

這次在柏林,王景春又一次淚灑現場。看到王景春獲獎的那一瞬間,李統鑽和同學們激動地跳起來。“真的很興奮,而且這部電影拿了兩個獎,最佳男女主角,是根本想不到的。春哥付出那麼多,拿影帝是實至名歸的事。”

王景春是個較真的人,演戲一直敢於豁出去。幾年前,拍攝《警察日記》時,為了貼近人物形象,王景春硬生生增肥20斤,在零下幾十度的鄂爾多斯,拍攝兩個月。

這次為了《地久天長》,一個月時間,王景春從84公斤瘦到69公斤。當被問到第幾次為了拍戲改變身形時,景春輕描淡寫地回答“我也不記得多少次了,反正有需要的時候就去做了。”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此次拍攝《地久天長》,戲中有一場王景春飾演的老公抱著詠梅飾演的妻子跑的戲,在體力上挑戰很大,拍攝時是晚上,這場戲王景春狂跑5天,在第三天的時候胳膊就已經拉傷了, 直到最後一天晚上夜裡2點多導演喊過,之後王景春的胳膊也已經抬不起來了。

越努力越幸運,生活不會虧待一個真正努力的人。

王景春與陸毅、鮑蕾、薛佳凝、羅海瓊這些演員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同班同學,同時他還是徐崢的師弟。跟他們相比,王景春從來不是耀眼的明星。

就像他自己說的,我只是個演員。一路上安安穩穩、兢兢業業地拍戲,把接到的所有角色用心完成,這可能是王景春對演員這個職業最好的交代。

延伸閱讀

獨家 | 雙料影帝王景春的長江故事:我其實是個臥底

《我不是藥神》最佳導演處女作

為好電影賭上投資!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書寫了中國電影史上又一票房與口碑齊讚的現象級神話。媒體的溢美之詞連篇累牘,但多集中在導演和演員們身上。

其實,幕後也有著一群閃亮的名字,其中就有長江商學院的校友們,電影的出品人、製片人之一劉瑞芳(EMBA27期校友)、聯合投資人陶虹(EMBA27期校友)、樊海東(EMBA27期校友)、姜躍君(EMBA27期校友)。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樊海東(左)劉瑞芳(中)姜躍君(右)

《我不是藥神》籌備之初,徐崢不確定地問:“有一部電影可能不賺錢,你會投嗎?”

“會!”劉瑞芳的回答沒有半點猶豫。

豐富的製片經驗給了她判斷力和底氣。從最初作為核心成員,全程參與改寫了中國電影歷史的《泰囧》,到後來擔任“囧系列”第二部《港囧》的製片人,再到今年以出品人、製片人等多重身份傾力打造票房黑馬《超時空同居》,經劉瑞芳之手的影片在商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她堅信,成功的經驗,是可以被複制的。

最大的意義在於,劉瑞芳希望中國可以有創新性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出現,這有益於行業、市場和觀眾。 “當我看到一部特別有正能量、傳遞善意和希望的電影的時候,我會把盈利往後排。”這是一個電影人的情懷。

“第一是價值觀。我覺得在中國的電影領域,比較缺乏有社會正能量,特別是傳遞底層呼聲的有社會正能量和價值觀的作品,這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第二,整個敘事很完整,邏輯性很強。從作品本身角度來講,劇本很好。”投資人樊海東說。

時間倒回到2015年。那一年,樊海東從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離職;劉瑞芳擔任製作人的《港囧》燃爆整個夏天;姜躍君創辦的意歐斯掛牌新三板,成為嘉興地區新三板上市啟動資本最大的企業。站在人生的新節點上,他們做出了一個同樣的選擇——加入長江

劉瑞芳回憶起加入長江的契機。《泰囧》成功上映後,許多資本向她和陶虹、徐崢所在的工作室拋出了橄欖枝,她開始思考將工作室運作發展成公司運作的可能性,讀書充電的念頭就此萌芽。等到《港囧》出世,電影與品牌跨界合作的成功嘗試更加堅定了她的想法,去學習以提升管理能力的願望也日益強烈。

經過綜合考慮,劉瑞芳最終選擇了在教授課程、校友聚力及全球平臺搭建上都具有優勢的長江商學院。同時,為了公司理念能夠同期成長,她與合夥人及好朋友陶虹一同來到了長江。

我想用更多元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我也希望得到來自不同次元的支持,實現跨界合作。因為來咱們長江的人都是不同領域的精英人士,他們已經在失敗和成功中摸爬滾打過了,有非常多的成功經驗。我希望可以在這裡和同學們一起打破傳統的理念,產生更有創造性和創新性想法。”劉瑞芳回憶道。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長江商學院EMBA27期3班,劉瑞芳初識了同班同學樊海東及姜躍君。後來,三人又一同選擇了文創方向,在文創班上,三個人有了更多交流。

姜躍君回憶起參加長江商學院的遊學項目,在美國南加大上課時,與劉瑞芳、樊海東一起學習的時光,語氣裡帶著笑意:“就這樣培養出了幾個人的感情。”

隨著友情的升溫,三個朋友決心一起做點事情。

於是,在劉瑞芳的主導下,加上陶虹、孫濤、鄭磊、陳琬、郭鋒等另外五位同學,一共8人,成立了真樂道投資有限公司,將金融和文化創作擦出了火花。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預期“不賺錢”的《我不是藥神》是這家不滿兩歲的投資公司投出來的第一部片子。

在長江,項兵院長有一句話廣為人知:“從富足的生活走向豐盈的人生”。這是每一個長江人對於社會責任與擔當的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進一寸卻有進一寸的歡喜。

好電影的標準是什麼?有人說,好電影就是好看,能同時引起幾代人的共鳴;有人說,好電影就是看得時候不睡著,出來的時候不後悔;還有人說,好電影是沒有標準的……

然而,對投資人們而言,好電影大概就是,當創作者不確定地問起“有一部電影可能不賺錢,你會投嗎?”時,他們願意鏗鏘有力地回答一個“會”字。

《我不是藥神》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長江人”繼續在路上,“願我們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

《風語咒》最佳美術片
陶虹的“最難時刻”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去年暑期檔,在眾多形形色色的電影海報裡,一幅鮮豔又古樸的中國風水彩成為清流。在它背後,還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陶虹(長江商學院EMBA27期校友),然而,對於踏入影壇便一路順風順水的陶虹而言,《風語咒》卻成了她的“最難時刻”。

故事要從2012年在央視少兒頻道開播的動畫劇集《俠嵐》說起,當時,只有2、3歲女兒坐在電視機前一動不動,陶虹很好奇動畫中提到的中國傳統、武術、五行等女兒是否能理解,雖然有些複雜,但是女兒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了很多民俗,比如什麼節日該吃什麼食物。

《俠嵐》是陶虹陪女兒看過的無數動漫之一。“我能投一個動漫,還是在長江商學院課堂上萌發的想法。” 課堂上張維寧教授提到了10部動漫,陶虹是班裡唯一一個全部都看過的同學,她也很驚訝,原來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自己已經有了這麼多動漫的積累。

在日本的動漫作品中,所有人都會記得的一句話是“我回來了”,這是每個日本人回到家都會說的一句話,一句話便是愛和文化的傳承。反觀國內的動漫作品,很多都是粗製濫造,怎麼才能給孩子提供從內容到視覺都令人滿意的東西?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陶虹出品的《風語咒》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從融資,製作,找製作方、一般分包商,一點點開始做下去,從0到1 地打造出瞭如今銀幕上的國漫驕傲,讓中國文化之根以動畫的方式開枝散葉。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影片裡所有畫面,不僅羅剎、饕餮這些上古神獸個個皆有出處,就連飛簷牌坊、斗拱榫卯、一花一木、山河湖泊都極具東方美學的韻味。

電影的配樂更是找到了“中國風”的代表人物方文山作詞,霍尊作曲。陶虹興奮的回憶起來,“方文山是最初看過《風語咒》的幾個人之一,當時我們也是很忐忑,因為他要是不喜歡的話,就吹了,結果人家一眼就愛上它了,就被圈粉了,霍尊也是。”方文山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這部電影熱血中帶著希望,溫暖又具有正能量。

陶虹講到在配音階段,影片製作方找到了圈內大V路知行來配男主人公瞎仔的音。那時路知行的父親剛過世沒多久,於是瞎仔在干戈谷裡喊“媽”的那一幕,他錄完後在棚裡哭了兩個小時。現場的其他人把所有的聲音關了,慢慢地陪他恢復。那一聲動情的“媽”,擊中了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制作的一百多個團隊全部來自中國,每一幀每一個聲音甚至每一條字幕都是出自國人之手,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動漫。陶虹對那段時間印象深刻:

“100個公司,上千的人在畫。最後那一百多天,大家都甭睡覺,每天都是天亮了以後,在早高峰堵車時下班,中午又開始上班。”

《風語咒》從一開始,它就是奔著“國漫”去的。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動漫人物形象手稿

誰都想不到,這樣一部沒有大牌明星坐鎮的動漫電影,投資近乎一個億。本來應該兩年完成,卻因為“動捕”效果不好,推翻重做,耗時三年。

時間和成本都壓在了資本方身上,但是陶虹也不著急不生氣,尊重導演團隊的各種嘗試。雖然追加了大量資本的《風語咒》,製作成本僅相當於《尋夢環遊記》的3-5分鐘,但是中國動漫工業水平的天花板究竟在哪,總得有人去摸索前行。

“最困難的時候,就是現在。”當時正在萬達影城門口準備親自進場為《風語咒》做宣傳的陶虹,語氣裡有一絲絲無奈。這大概是每一個動畫人的心情。

中國市場上幾乎沒有成人向的動畫,產品的缺乏導致了動漫的成人市場發育不良。看動畫的成人幾乎都是父母。“我們希望號召更多的人進來看,但是大部分人都處在一個不覺醒的狀態,老覺得動畫片?好,支持!我讓孩子去看。”

眾所周知,動漫市場完全不可預期,風險非常大,能夠回本的可能性非常渺茫,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情懷支撐,可能無法承受市場帶來的風險。

陶虹回憶:“當初在拉動投資的時候,篩選投資人首先看他是否有足夠的情懷,如果他只是想靠投資賺錢,那我們不要他的錢。” 投資人中,讓陶虹非常感動的是長江商學院EMBA26期校友嶽駿,當陶虹告訴他可能會有很大風險的時候,嶽駿的回答是:“我有我的評估態度,也有我自己的個人情懷,你放心,我是一個職業投資人,不用為我過多擔心。”

情懷,這似乎是陶虹、徐崢和劉瑞芳(長江商學院EMBA27期校友、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囧系列、《超時空同居》、《我不是藥神》等電影製片人)做電影的一貫思路了。

“囧系列”大火之後以後,所有人都覺得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可以迅速地通過資本膨脹擴大影響力。但他們依舊堅持做純粹的電影製作公司。“我們希望能夠守住初心,就是做一個純粹的內容公司,做那些我們真的發自內心想表達的作品。”

金雞獎閉幕了,《流浪地球》等國產佳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當被問到“未來還會考慮做動漫嗎?”,陶虹毫不猶豫地回答,“會考慮的。從投資的角度講,我們肯定會追求它的投資、產出問題,但是我覺得市場培養其實是一個對於我們整個國人來講更有意義的事情。項兵院長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叫做“站在月球看地球”。我們只有站在更高的視角,才能營造出健康的市場,才能有所謂的中國文化崛起。”陶虹笑著說,月牙般的眼眸裡閃出了點點星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