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意发展中医,发展中医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孙文善医生


改革开放后,和西方的联系增加,医院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检验设备,同时也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学习西医,各大院校也开始开设了西医课程,从而一场轰轰烈烈学习西医,使用西医的局面逐渐形成。而目前活跃在各大医疗机构中的中坚力量就是当面这批莘莘学子,他们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的利益。因此这批人对发展中医可能产生阻力。

另外随着西医的发展,与此相关的各各行业也发展起来,大量的制药厂,研究院等等应运而生,由于利益关系他们也对发展中医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第三,西方医学和他们的代理人,对于在中国的利益和发展期盼已久,当年进入中国打压中医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市场,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是决不甘心让出中国市场的。因此他们会坚决反对中医的发展!

好在大批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西医的问题,特别是在慢性病方面西医的治疗弱点,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我觉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医药在为国人健康方面一定会有所贡献的!


癌症及疼痛研究


我说一下,我父亲是兽医,祖传中医一般猪拉肚子或者便秘,或者发烧之内,他会给他们说,你回家弄点什么什么草草煎了喂下。从我记事起,他都是这样给村里的家禽家畜看病,分文不取,他的同行用西医,盖起了高楼,而我父亲七十多了还是政府照顾的特困户……


老顽童7238


反正在烫伤方面中医很叼的

在我们义乌,我家边上有一个祖传的专业治疗烫伤的赤脚医生,他那药很牛逼的,不管油或者开水或者火烫去,只要搽上去立马不痛,不起泡,还很快就好,这些都不牛逼,牛逼的还是在好了以后一点疤都没有,和正常皮肤一样,不过要烫去就要到他那里看,结疤了去看就没用了,还有就是因为后来卫生局管的严,他也只能去考个证,开个诊所,不过就是专门看烫伤的[捂脸]


向前的脚步2


第一,中医太贵了。我小孩在深圳儿童医院看个中医,做个推拿,买几贴药,就花了1000多,关键是半个月后还没有好,最后在同样的儿童医院里看个西医,只花了100多,很快就好了。

第二,中医不太靠谱。我得了感冒在中医院看病,拿药,要第三天才给我,熬药一天,快递一天,实在等不及了,去药店买个药吃一下,第二天就好多了。

现在靠谱的中医很少,另外,中药材,也不行,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所以中医越来越没落了


丹堤科技


中医好!我6年前得了一次急性胰腺炎,住了23天院好了!于是,吃喝都像病前一样,可到了3年前又得了一次急性胰腺炎,住了17天院又好了!这次诊断书上西医诊断:急性胰腺炎,中医诊断:脾胃虚弱!我注意到中医诊断的结果,就去药店买治脾胃虚弱的中成药吃了近一年,感觉好多了,饮食也大有好转!这下治到本治到因上了!


用户1161528519187


中医没有动了谁的奶酪而是作茧自缚了一下。

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学习中医,反抗了一把,挣脱了。

中年了,偶尔间因对营养产生了兴趣而接触了中医,才打开了这个宽阔的令人着迷的领域。很nice 的一门学科。越是深入越能体会到生命与这门学科之间的无缝对接。

不过,话又说回来,表达中医效力之一的中药却未能如愿以偿。从土壤 种植到采摘 熬制技术的落后制约了中医的发展。有些膏方 有些中成药中也采用西药的快速成效法。。。这些是令人伤心的。

再说成为中医,中医与西医成医的方式不同。无法用现代的学习模式来承接下一代。中医更看重的是全局观,西医研究的是微观体系。中医以前通常为世家,基本都有童子功。对中药的认识辨别那是耳闻目染地沉浸式的学习。这样的悟性是浑然天成而非靠背书就可成就。所以,现代的中医连自己都不能修好身那又怎能治病救人呢?庸医比比皆是,远观气色,搭他一把手感知一下体温便可以略之一二。

再者,作为医生只注重医,不注重调。连基本做饭都不会,也是无法看好病的原因之一。中医的老祖宗伊尹不就是个厨子吗?(当然也是思想家 国师)用饮食来调理开胃。中医的医理是通过各样辅助方法使身体恢复自我免疫的能力。但是这个辅助过程目前只走了单一的一步,而不是全部。特别不注重营养的调理。忘记了食物的摄入才是开启健康的第一步。

所以。。。。。中医曾有的辉煌都淹没在了不可一世的骄傲中,也是眼下的社会风气中,看重知识带来的利益不看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纳纳猫1


发展中医会动到:1.医院总收入:可能是因为中草药便宜导致医院觉得自己营收少了 2.西医药商的利益,他们会想尽办法腐败医院里面的相关采购和决策负责人 。 就拿医保来说吧,没有医保之前,有很多便宜的药。有了医保以后,以前便宜有效的药,医院基本上看不见了,而是换成了贵的药。或者把以前便宜的药,价格提高很多倍了。医保的初衷是把贵的药报销一部分,减轻百姓负担。直接执行的结果是:便宜有效药消失或者提价,剩下都是贵的新药。不能为了医保而医保。对于便宜有效的药国家也应该将它们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才不会造成这些药消失。


我是一个菜鸟


中医发展受限制,有几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医相比起西医来说利润太少。

比如说西医的抗癌药品,利润非常高。不仅医生喜欢,医院也乐意。更关键的是医疗设备和医药厂商,一方面为了追求高利益,就需要高价值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一方面因为价值比较高,利润空间就比较大,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做公关,给医院和医生更多的利益。

第二,西医的话语权比中医要强大太多。

这一点也是中医的先天弱项。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不同人的病症和身体状况开出不同的药方,所以在业务推广方面,就不像西药可以大面积的推广和宣传。

西医的宣传量比中医宣传量要大的非常多,之所以非常多,也跟西医的高利润有关系。

同时西医西药的宣传比中医中药要简单和容易的多,而中医和中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同时在宣传的主体方面,西医有医药集团的推手在里面,中医方面就比较单薄了,因为没有有雄厚的利益集团在帮助中医,所以中医在宣传话语权方面就逐步变弱。

第三,中医的培养出了问题。

很多中医的教材都是参照西医的来教学的。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中医讲究整体,西医讲究局部。

比如治肝病的,中医开出来的药方,中间会有调理脾胃的,甚至补肾、降心火、润肺的。

为什么,因为五行相生相克,肝的问题很可能影响肾,心脏,肺,肠胃等其他气器官,所以中药在治肝病的过程中间就要考虑药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而西医遇到问题的话,就会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中医的话叫头痛医痛脚痛医脚。

比如血压高了就要吃降压药。

其实血压高了有非常多的原因,上压高和下压高不同,早晨的血压高和晚上的血压高,原因也不一样。找到了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才可以针对性的服药,但是西医就是简单的降压,而且服药的话就要终身不能停。结果因为降压药的副作用造成了其他器官的损害,带来了其他病症。

如果这个还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看看西医的医院,分了很多科室,科室分了院系就说明这个医生只能看某一方面的病,而单独的病症并不是这个问题,或者是这个病灶引起的,很可能是其他器官引起的。

第四,中药材也出了问题。

少数非法的药商为了追求过高的利益,或者是短期的利益,在药材的质量上面动了很多脑筋。不是在种植的过程中间使用了化肥和添加剂,包括加速生长,提高产量的药剂。

此外不同产地的药材药性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商人会把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更换。

中药从原材料的种植,初加工,存储,运输等等都需要严格的流程,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五,人们的用药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中药需要煎熬,然后还有很多禁忌,那么在当下快节奏发展的今天,如果说自己还要熬制中药还要忌口和很多禁忌,患者在治疗配合方面就有很大的问题。

在这方面则没有太大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还有很多的问题,这里就不再阐述了。总之如果大力发展中医的话,对我们的医疗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会触动很多医疗集团的利益。

但是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中医还是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昆山代杰


跟你分享一下看病的一些经历。看西医,医生一分钟询问病情,然后花几百块钱开始查体,然后复诊,医生再花两分钟时间开一些西药,一天一个医生看上百个病号。看中医,花十分钟左右询问交流病情,花几百块体检,然后根据你的病情和个人体质写半天的方子(真正良心中医开的中药其实可以很便宜,当然世道不古,良心中医越来越少了),有时需要针灸或推拿,一两个小时,一个中医一天看十个左右的病号。结论:得赚钱呀,得赚钱呀,谁去养活这么多医生、护士、设备、物业人员、楼房。。。


林梦楼


盲目大众的奶酪,西医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方便,快速。中医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麻烦,缓慢。

快要而立之年的我,就一次上吐下泻同时忙着考试打了点滴,生病都是我爷爷熬煮的草药,没在家我也是选择中成药,上网描述当前生病症状,大致了解病因,直接药店看说明,对比分析。反正一卖一个准,最慢一个星期,最快两三天。在记忆中也就打点滴那次印象深刻,其他的生病一年也就两三次,模糊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