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寸勁殺傷力竟如此巨大

在《武林志》中有一個很精彩的場面:神掌李在岸邊一掌打死牛二,他用的就是寸勁。寸勁擊人部位與被擊處比較接近,一般在一寸左右,發力突然,猛烈,並且不容易被察覺到,所以讓人來不及躲閃或招架,有很大的威力。

寸勁殺傷力竟如此巨大

這樣說吧寸勁方寸之間,並不只是貼著發勁才叫寸勁記住是發勁不是發力。寸勁,一寸是寸吧,二寸也是寸吧,甚至方寸間用身體發出也可以叫寸勁。

寸勁的原理也很簡單,挖土機都知道吧。換上了電錘、碰、碰、碰、碰,就跟那原理差不多。發出的是帶往裡鑽的勁,一定是往裡鑽,而不是像電視上那樣把人打飛,那是表演用的,發的不是勁,而是推力。

寸勁殺傷力竟如此巨大

簡單的說力起於地傳於腰發於肘,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是發於肘而不是拳?那得說說詠春拳的精淬是什麼?詠春拳的因為有了肘底勁的詠春拳才算叫詠春拳。

李小龍的無敵“寸拳”就是從詠春“寸勁”演變昇華而來,其超強的殺傷力讓後人望塵莫及。一般練武人可以踢斷兩人手持的木板,空中掉下的木板只能踢飛;然李小龍將幾公分厚的木板拋向空中,卻能在其落下的瞬間將其踢斷,木板並沒有飛遠。

寸勁發放一般是在近距離攻擊時,放鬆拳頭出擊至粘連狀態突然加速爆發力。特別適合近身短打,所以詠春門中擅長短橋粘連、連續發力,將寸勁運用於實戰。

寸勁殺傷力竟如此巨大

也就是說,真正的寸勁他只是在外人看來是短距離發力,在內功高手中他的力量運行路線卻是非常長的,如此才有殺傷力。所以真正者練成是需要小心的把控得當,因為他的殺傷力是很大的。

寸勁練習法

1、重點三要素:拳勁最凸顯是瞬間爆發的高速度,人出拳的速度歸根分析起來主要神經指揮和協調肌群的能力、肌群素質和關節活泛程度、身體善於掌握和利用環境支撐能力三方面最為重要和關鍵。三方面能力的提升複合到在極短距離也可聚合爆發就是所稱“寸勁”,是科學的訓練、長期訓練的積累的結果。

2、高度協調的肌群很關鍵。人體肌肉結構的生長跟後天運動訓練模式有很強關聯,長跑運動員跟短跑運動員的肌肉特徵是最直觀明顯不同的。從拳勁說這是人體渾身各肌群充分協調瞬間爆發的結果,故很多流派強調六合(內三合外三合)、一動全動、'有錢難買機靈顫'等表述。以直拳來說,一般最先練得有感覺的是肘關節(平時生活屈肘就是最多的),“寸勁”感覺上身會感到出拳時瞬間肘關節有“如箭脫弦”瞬間的感覺,同理,肩、腕、腰、胯等逐個關節上勁後,甚至渾身都合勁後,外形不起眼的一“抖”就可能蘊涵著心意神經精細指揮下渾身多關節多組肌群的瞬間聯動爆發,這也就是“寸勁”可怕之處。

3、恆心苦練是正途,也是征途。寸勁除了肘關節感覺較容易體悟外,其他都需要長期訓練感悟,有的需要專門方法練,有的需要師傅幫調樁試勁引導點撥才能體會到的。對初學者來說,除了增強肌群基礎力量和協調的體操類、柔韌性練習等,訓練提升出拳速度加強感悟重要的一個規律就是要有恆心堅持按正確方法反覆每天練習出拳,過程放鬆,擊打到位瞬間渾身一緊,不斷訓練身體能夠更好放鬆但又瞬間能夠多肌群甚至全身各關聯肌群,並結合腳和正確姿勢利用大地環境的支撐反作用力瞬間聚合爆發,想練哪關節的就下意識關注體會該處和關聯肌群的松和緊,長期堅持每天過千拳的反覆訓練,積累到心意一動就即時爆發的境地,可以算開始掌握了拳勁。然而也只是開始,高手起碼要練到多個主要部位都為拳,渾身節節貫通,抖個肩撞都隱隱風聲。練到渾身處處是拳,哪裡挨著都可以“抖”一下瞬間完成攻擊或防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