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1、天下歸心---周 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他攝政治國。平定三監之亂後,大行封建,營建成周(洛邑),制禮作樂,然而還政成王。在鞏固與發展周朝統治上,周公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漢初大思想家賈誼曾這樣評價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本章孔子不但稱讚了周公傑出的治國理政才能,而且讚美了他不驕不吝的美德,並諄諄告誡後人,做人要像周公那樣,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要禮讓謙遜、不驕不吝。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周公旦是周王朝重要的締造者與制度的開創者.他的政治實踐及其所創立的制度、提出的治國思想,不僅影響了有周一代,而且延澤於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周公是中國歷史上推動了華夏文化發展進步的偉大人物.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繼王位之後,周公旦成為他的最主要助手.周公旦常和武王一起討論治國、勝敵、滅殷之策.牧野之戰,周武王率軍伐紂,戰爭中周公旦“夾輔武王”,為滅商大業做出了貢獻.因此,他可說是周王朝重要的開創者.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2、流芳千古---房玄齡

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唐人柳芳嘆道:“房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玄齡不言己功;王珪、魏徵善諫,房玄齡贊其賢;李積、李靖善將兵,房玄齡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輔太宗,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真賢相也!房玄齡身處要職,然不跋扈,善始善終,此所以有賢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評論可謂恰如其分,司馬光、歐陽修後來寫有關這段歷史評論時,都全文抄錄。而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所刻《歷代古人像贊》中在玄齡公畫像左上角所題對聯一副:“輔相文皇功居第一,遺表之諫精忠貫日。”也是很好的註解。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3、千秋鏡鑑---魏 徵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魏徵,有膽,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達目的不罷休,創了歷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樹了歷代君臣關係的典範。魏徵曾向太宗面諫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諫諍多至“數十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堅定,在中國歷史上只有魏徵一人。難怪魏徵一死,太宗大發感概“魏徵歿,朕亡一鏡”!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4、改革大師---王安石

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延壽鄉(今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說到蘇東坡的政敵,最難措辭的莫過於王安石了,然而事實上有絕對無法迴避王安石,因為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又是上下級關係,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後,中書舍人蘇軾為其撰《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足見關係的不一般。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5、治國奇才---劉 晏

唐代著名經濟改革家、理財家,信奉道家。幼年才華橫溢,號稱神童,名噪京師,《三字經》有"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之語。歷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領度支、鑄錢、鹽鐵等使,封彭城縣開國伯 。實施了一系列的財政改革措施,為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建中元年(780年)遭讒害,被敕自盡,年六十五。後追贈鄭州刺史,加贈司徒。《全唐文》 、《全唐詩》 錄有其作品。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史書說:"安史之亂,天下戶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費不資,皆倚辦於晏,晏有精力,多機智,變通有無,曲盡其妙"。劉晏為挽國家之傾危,解人民於倒懸,身體力行,嘔心瀝血,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他上朝時騎在馬上,心裡還在籌算賬目,退朝後在官署批閱文卷,常常是秉燭夜分。他飲食簡素,室無婢,死時只留下兩車書籍和幾鬥米麥。在官吏貪暴的封建社會,一個理財大臣,兩袖清風,這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由於劉晏的理財方針、措施、辦法適應唐王朝經濟殘破的局面和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人民也得以養息。他初受命為轉運使時,全國才二百萬戶,國家財政收入只有四百萬緡。到了779年,戶口增加到三百萬戶,財政收入達一千三百萬緡(其中鹽利過半),而國家並沒有增加農民的稅收,劉晏真正做到了"斂不及民而用度足"。他的貢獻是很大的,無怪乎人們經常把劉晏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歷史貢獻

他懂得增加財政收入的前提在於發展生產,安定人民生活,史書上稱劉晏"其理財常以養民為先。

6、千古完人---曾國藩

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致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介石),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治世能臣,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

曾國藩是被現代人損壞的一個人, 以前的人對他的看法是一個專門殘殺農民起義的壞人,是地主階級的一個狗腿子。不過在國家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對曾國藩的看法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那一個僅僅侷限於那一方面,也變得多元化了,近些年曾國藩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了人們研究的成功人士,解讀曾國藩書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