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滸傳》中晁蓋曾救過宋江的命,堪稱宋江的大恩人,為何宋江卻要害死晁蓋?

趙愛虎


我是大志讀書,我認為晁蓋不是宋江直接害死的,而是間接害死的。害死的原因很簡單:志向不同。晁蓋要大口吃肉,大塊喝酒,無理想。而宋江要投靠朝廷,光宗耀祖。



水泊梁山前後共誕生了三任寨主。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倫。第二任寨主,托塔天王晁蓋,名震山東,為人重情義,這樣一位大哥級人物,最終卻死在了最信任的兄弟手裡,可謂是悲慘異常。害死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第三任寨主,呼保義宋江。 大家會說,殺死晁蓋的是神槍史文恭,不是及時雨宋江。其實不然,史文恭只是直接兇手或嫁禍兇手,真正害死的晁蓋卻是宋江。那麼,為何宋江為什麼要害死晁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那支奇怪的箭】

《水滸傳》中並沒有明確交代是史文恭射中晁蓋,史文恭武藝超群,從他二十回合速敗霹靂火秦明就可以看出,其絕對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這種久負盛名的好漢怎麼會放暗箭呢?怎麼會箭上塗毒呢?

那麼,兇手是誰呢?梁山泊裡有誰的箭法有那麼好,能夠在黑暗之中百發百中?不用說,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人了,不錯,是小李廣花榮、石秀、楊志其中的一個。我認為花榮嫌疑最大,因為他箭法好,且跟宋江關係最鐵。

最後宋江還篡改了晁蓋遺言。晁蓋臨終說:“哪個捉住射了我的,就立為梁山之主”。但是晁蓋一閉眼,宋江馬上就給改成了“哪個捉住史文恭,就立為梁山之主”,他是直接偷換概念,把史文恭欽定為射死晁蓋的了!



【宋黑子始終想奪權】

梁山好漢大鬧江州劫法場後,宋江上了梁山,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僅次於晁蓋。晁保正是看透了北宋朝廷的昏暗的,所以只想過著山上的逍遙日子。而宋江不同,宋江卻總想著投靠朝廷,建功立業。

但宋江知道,光靠他自己一個人是不行的,得拉攏人,所以,宋江開始了奪權的計劃。上了梁山後,每逢戰爭,都是宋江率領梁山好漢出戰,晁蓋想去,宋江都是用一句“哥哥乃梁山之主,豈可輕動。”給勸回去。晁蓋也很放心宋江,沒有多想,於是宋江不斷帶領著梁山好漢下山,不斷打勝仗,其威望越來越高,到後來梁山大部分好漢都更支持宋江,忘卻了晁蓋存在。等到晁蓋想重樹自己威信時,已經晚了。



【上位大勢所趨】

自始至終,宋江都沒想做匪一生,所以他極力想要帶領著一眾好漢接受招安,有個新的出路。早期的梁山好漢裡,大多數是被朝廷逼得走投無路的普通百姓和一些小官小吏,這些人是不會太贊同他的理想的,所以他大力爭取官場上的好漢上梁山,呼延灼,關勝,張清等人,都是做到了一定的官職的。他們本來不想上梁山,聽了宋江的招安計劃,他們才上了梁山,成了梁山的中堅力量。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宋江上位理所應當,大勢所趨,原來不想招安的人佔的比重越來越小,自然沒有話語權。



【心中理想不同】

晁蓋不願招安,他嫉惡如仇,不會同意招安。支持他的魯智深,武松,阮氏三雄等人,這些人是傾向於既殺貪官,又反皇帝的。

而宋江不同,他是投降派,他是個妥協份子。他雖殺貪官汙吏,但卻不反皇帝。但宋江也只敢殺一些不太重要的貪官汙吏,最大的奸臣高俅被活捉上山後,林沖執意想報仇,宋江卻不讓,反而將其極送下山了,可見其心思。

一個是堅決改革派,一個是妥協的地主階級。晁蓋和宋江之間必有一戰,所以晁蓋被宋江害死就容易理解了。

宋江所執行的是一條投降主義的路線,否定了晁蓋的革命路線,路線成立,所以晁蓋必須死。




大志讀書


誰說晁蓋是宋江害死的?陰謀論看多了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建議好好讀讀原著!

說宋江害死晁蓋的,無非是動機和手段兩方面找理由。動機是爭奪梁山領導權,手段有兩個:一是宋江派人背後放暗箭,二是宋江給晁蓋餵了毒藥。

但仔細閱讀原著,發現動機和手段都經不住推敲。

一、動機不充分,宋江根本沒必要害死晁蓋。

晁蓋在水滸傳裡有兩個亮點:一是智取生辰綱,二是江州劫法場。

除了這兩件事,晁蓋在水滸裡乏善可陳。

特別是對梁山的發展與壯大,晁蓋可以說沒做什麼事。

晁蓋在梁山的人才班底,就是七星聚義那幾個人: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白勝,加上林沖。一共不到10人。老梁山的幾個人:杜遷、宋萬、朱貴是不是和晁蓋一條心不好說。為救宋江採用卑劣手段請來的蕭讓、金大堅暗恨晁蓋、吳用還來不及,更不可能同心。花榮、秦明一幫人雖然早於宋江上梁山,但那是宋江的嫡系。

而宋江沒上梁山,他在梁山發展的勢力已經可以和晁蓋的人相抗衡了。宋江上梁山以後,更是帶動了梁山的發展,可以說,江州劫法場以後上梁山的人,都是宋江發展來的。

截止晁蓋攻打曾頭市前,梁山聚集86位好漢。其中宋江系的人佔有72人,佔84%,加上搖擺派,接近90%,宋江已經完全控制了梁山的話語權。

不管晁蓋是死是活,梁山事實上已經由宋江說了算。

時遷案例就是最好說明,晁蓋要斬楊雄、石秀,宋江反對,宋江派系的一齊附和,晁蓋就斬不上了楊雄、石秀。

晁蓋明著撕破臉,動不了宋江的,雙方力量懸殊太大,真要撕破臉火併,晁蓋完敗。

晁蓋採取暗殺小動作也不行,一旦宋江被暗殺,宋江系的人必定和晁蓋火併,晁蓋必定被殺。晁蓋只想要宋江的命,不想要自己的命。所以暗殺行不通。

晁蓋想通過自己帶兵出征去發展人才,也行不通,因為人才基本都被宋江聚攏到梁山了,就算剩下的108-86=22人全部是晁蓋手下,力量還不及宋江的一半,梁山還是宋江說了算。

所以宋江在梁山是絕對安全的,宋江是梁山也是有絕對話語權的,晁蓋已經被宋江完全壓制,宋江為什麼還要殺晁蓋?

宋江和晁蓋本來互相救命的,感情非同一般,更沒必要取對方性命。

二、曾頭市自己承認放箭,宋江派人放暗箭的動機不成立

盧俊義上山後,宋江帶領人馬再打曾頭市。由於這次準備充分,情報工作做得紮實,所以梁山旗開得勝,曾家五虎一連折了兩個。

曾頭市長官曾弄坐不住了,讓史文恭寫信求給宋江求和,史文恭自己也覺得吃不消,但以曾長官的名義給宋江寫了一封信:

《水滸傳(120回本)》第68回:曾長官又見折了曾索,煩惱倍增。次日要史文恭寫書投降。史文恭也有八分懼怯,隨即寫書,速差一人齎擎,直到宋江大寨。小校報知,曾頭市有人下書,宋江傳令,教喚入來。小校將書呈上,宋江拆開看時,寫道:“曾頭市主曾弄頓首,再拜宋公明統軍頭領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時之勇,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原之實非本意。今頑犬已亡,遣使講和。如蒙罷戰休兵,將原奪馬匹,盡數納還,更齎金帛,犒勞三軍,免致兩傷。謹此奉書,伏乞照察。”

這封由史文恭捉筆的求和信透露了幾個信息:

首先,信裡承認是曾頭市的“無端部卒”放的冷箭射死晁蓋的。這“無端部卒”肯定沒法查啦,因為信是史文恭寫的,史文恭不可能承認自己放的箭,不會傻到把梁山的仇恨拉到自己身上來。

其次,史文恭在信裡是給自己開脫,認為“原之實非本意”,純屬“誤傷”,希望梁山不要在這件事上計較。

其三,“頑子已亡”的意思是曾長官的兩個兒子已經死了,可以抵晁蓋一條命了。變相承認晁蓋是曾頭市的箭射死的。

從曾頭市的求和信可以推斷出,射向晁蓋的黑箭來自於曾頭市,否則,關係曾頭市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曾頭市沒必要給宋江背黑鍋。

也許有讀者會提出來,史文恭放的箭有可能沒有射中晁蓋,射中晁蓋的是宋江偷偷派去的人放的冷箭。這個疑問可以通過晁蓋顯靈否認。

當吳用將計就計打破曾頭市,曾家五虎和副教師蘇定都陣亡或被俘以後,曾長官見大勢已去,懸樑自盡。史文恭則出西門,落荒而逃。本來史文恭騎的是千里龍駒照夜玉獅子馬,要逃走很容易,但是在樹林裡,晁蓋顯靈,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讓史文恭沒法逃跑,被盧俊義和燕青主僕活捉。

《水滸傳(120回本)》第68回: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雲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虛空中一人,當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馬便回,東西南北,四邊都是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再回舊路,卻撞著浪子燕青,又轉過玉麒麟盧俊義來,喝一聲:“強賊,待走那裡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馬來,便把繩索綁了,解投曾頭市來。燕青牽了那匹千里龍駒,徑到大寨。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盧員外建功,怒者恨史文恭射殺晁天王,仇人相見,分外眼睜。

這裡很明顯,晁蓋冤魂認定史文恭是兇手。

再對比晁蓋臨死前說的話:

《水滸傳(120回本)》第60回: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付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

很明顯,晁蓋臨死前,並不確定誰射死了他。因為鬼魂有前知後知能力,所以晁蓋死後就知道誰是真正的兇手了。

正因為晁蓋死後確定史文恭是真正的兇手,所以鬼魂才纏住史文恭,讓他跑不掉,最後被生擒活捉。

三、晁蓋曾託夢救宋江,宋江用湯藥毒死晁蓋的手段不成立。

《水滸傳》第65回的回目是《托塔天王夢中顯聖,浪裡白條水上報冤》,這一回有一段晁蓋託夢的描寫:

《水滸傳(120回本)》第65回:次日,商議打城,一連打了數日,不得城破。宋江好生憂悶。當夜帳中伏枕而臥,忽然陰風颯颯,寒氣逼人。宋江抬頭看時,只見天王晁蓋欲進不進,叫聲:“兄弟,你不回去,更待何時?”立在面前。宋江吃了一驚,急起身問道:“哥哥從何而來?屈死冤仇,不曾報得,中心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顯靈,必有見責。”晁蓋道:“非為此也。兄弟靠後,陽氣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來報你,賢弟有百日血光之災,則除江南地靈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為上計。”宋江卻欲再問明白,趕向前去說道:“哥哥陰魂到此,望說真實。”被晁蓋一推,撒然覺來,卻是南柯一夢。便叫小校請軍師圓夢。吳用來到中軍帳上,宋江說其異事。

晁蓋在夢中對宋江說得很明白,宋江有百日血光之災,要發一場大病,必須速速回梁山泊,請江南的地靈星來救治。

這個託夢有幾層含義:

其一,是來救宋江!如果晁蓋是宋江喂的湯藥殺死的,人死之後,靈魂必然知道,對殺死自己的仇人,晁蓋不索命,救他則甚?

其二,讓地靈星來救宋江,說明晁蓋死後,靈魂知道宋江等人是36天罡、72地煞轉世。晁蓋自己不在108顆將星之數,所以對自己的死雖然恨,但是並沒有責怪宋江。

結論:宋江根本就沒有殺晁蓋的動機和手段,也沒殺晁蓋的事實,這種拍腦袋的陰謀論可以休矣!


一葉碧雲


這問題問的就有些過於主觀了,如果宋江知道這個問題,一定會破口大罵,明明是我先救的晁蓋,而且我也是因為晁蓋才走上不歸路的,何時我又害過晁蓋呢?

實際上,在《水滸傳》原著裡,晁蓋宋江都是老相識,而且在晁蓋他們一夥奪了生辰綱以後,是宋江通風報信,他們才免於被官府抓住,宋江是他們一夥人的大恩人。

如果僅僅是有恩情倒也罷了,關鍵到了後來,晁蓋不知道腦子抽什麼風,讓一個腦子不大靈光的劉唐去給宋江送感謝信和金子作答謝,也正是這個舉措,讓宋江通風報信的消息暴露了,宋江無奈殺了閻婆惜跑路。

晁蓋對宋江,不僅要感激他通風報信的恩情,而且宋江因為他們而跑路,晁蓋是要感到愧疚的。對於一向講究兄弟義氣的梁山好漢來說,晁蓋救宋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必須要救宋江,因為這本來就是他欠宋江的,不救宋江他就是不仁不義的奸人,晁蓋可擔不起這樣的罵名。

所以說,晁蓋救宋江,根本稱不上是宋江的恩人,頂多就算是他報恩。因為如果不是宋江通風報信,晁蓋他們早就被法辦了,而宋江卻可以活得好好的。就恩情來說,宋江對晁蓋的恩明顯大於晁蓋對宋江的恩。

也正因為如此,宋江上山以後,晁蓋才會好一頓謙讓,要讓宋江來做頭把交椅,晁蓋心裡也明白,自己欠著宋江人情呢。

至於說後面的事情,宋江的實際地位超過晁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宋江的能力確實遠超晁蓋,晁蓋屬於真正的鄉野匹夫,除了力大無窮出手大方以外,其他有點並不多。想想看,他上了梁山以後,一直到宋江上山之前,他可曾為樑上增添過一個將領嗎,一個都沒有,除了林沖等幾個老人,就是跟隨他一起來的吳用等人。也就是說,梁山在晁蓋管理下,沒有任何發展和前途。而宋江來了以後,他來的時候就帶上山二十多位頭領,後來源源不斷有頭領來投奔,梁山勢力越做越大,這些功勞主要歸功於宋江,跟晁蓋可以說幾乎沒什麼關係。

另一個原因就是晁蓋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能力。雖然宋江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說功高蓋主,但是晁蓋再怎麼說也是名義上的梁山老大,只要他老老實實的坐在這個位子上,哪怕什麼事情不管,梁山上所有的兄弟也都要敬他一句大哥。所以晁蓋這時候最適合做的事情就是安心做他的老大,他只要跟宋江打理好關係,其他就不用操心了。只要他不動,就沒人敢動他。因為梁山是一個講究兄弟義氣的地方,就算宋江心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他也絕不敢付諸行動,所以晁蓋一直在山上肯定是很安全的。

但是晁蓋不這麼想,他覺得宋江來了以後大大的搶了他風頭,甚至兄弟們都只知道宋江而不知道這個大哥了,這讓他心裡很不爽。所以打曾頭市的時候,晁蓋無論如何都要親自出馬,他的想法也比較簡單,就想利用打曾頭市重新奠定自己在兄弟們心中的地位。

由於之前宋江幾次出征都是凱旋而歸,所以晁蓋也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既然宋江可以凱旋,那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正是由於這種輕敵冒進的想法,晁蓋還沒怎麼發揮作用,就被一箭射成重傷,不久以後就死了。那支射死他的箭上寫著史文恭。

關於這段,很多讀者都有不同的解讀,很多人說這是宋江的陰謀,實際上是他指派花榮射死了晁蓋,然後故意嫁禍給史文恭。這種猜測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原著裡面,很顯然就是把兇手認定為史文恭了,不會有其他人。

到後來盧俊義捉拿史文恭的時候,晁蓋的鬼魂還出來顯靈,協助盧俊義捉住了史文恭,這很顯然史文恭就是兇手。至於說宋江是不是兇手,讀者當然可以任意揣測,不過作者顯然不是這麼認為的。

實際上,宋江沒有什麼必要殺晁蓋。晁蓋在梁山上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話語權了,比如說晁蓋曾經規定不得濫殺無辜,打劫的時候儘量不要傷人命。但是結果如何呢,梁山好漢裡殺人如麻的多了去了,最典型的就是李逵那種,晁蓋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還有就是當時擒拿住扈三娘,完全就是宋江一人做主,從來都沒有請示過晁蓋,按理說捉住女俘虜不應該先讓老大過目嗎。顯然,晁蓋在梁山已經淪為吉祥物花瓶一樣的存在了,宋江壓根就沒必要殺他。就算到時候要招安,想要說服一個沒有實際權力也沒有什麼魄力的晁蓋其實是很容易的。

開頭就說了,梁山好漢特別重視兄弟情義,誰如果背叛兄弟,那可是比殺人放火嚴重的多的罪行,宋江如果真的害了晁蓋,一旦被曝光,那他就不用在梁山混了,所以宋江根本沒必要冒這麼大風險。

推薦一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四大名著系列,點擊下方可以選購[耶][耶][耶]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15358702240006496"} --}

一覽眾河小




第一、宋江為什麼要架空晁蓋?

自從宋江上山後,梁山每遇戰事,宋江總是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的理由按下晁蓋,自己則領兵出征,攻城拔寨,打祝家莊、高唐洲、青洲、華洲都是如此。水滸陰謀論認為,宋江此舉無疑是處心積慮的架空晁蓋,用一場又一場的戰功不斷升級自己的名望,籠絡人心培植黨羽,他從上山伊始就圖謀不軌,有取代晁蓋的野心,所以他有重大的動機殺害晁蓋。

無論你多麼討厭和鄙視宋江,他都是全書的第一主角,我想這點誰也不會否認吧?既然宋江是第一主角,施耐庵必然要在他身上傾注大量的筆墨,絕大部分故事情節都要圍繞他展開,所以梁山那幾場大規模的兵團作戰,必須由第一主角宋江領銜主演,這是戲份使然,怎麼能解讀成宋江架空晁蓋呢?



再者,晁蓋這個人物的設置,很大程度是用來襯托宋江的,晁蓋的出廠設置已經決定了他的屬性。為了突出宋江的主角光環,晁蓋註定要成為宋江上位的背景板,註定是一個出局的大哥。就個人情感而言,晁蓋和宋江是一對好兄弟,就全書行文佈局而言,他們二人又在唱對手戲,所以這樣一來,也給讀者造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的錯覺。

第二、宋江為什麼要篡改晁蓋遺言?

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是晁蓋曾頭市中箭後的臨終遺言,不難看出,這份遺言並沒有明確說明射死晁蓋的兇手就是史文恭。但宋江卻在梁山活捉史文恭之後對眾兄弟說:“曏者晁天王遺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揀是誰,便為梁山泊之主。’水滸陰謀論認為,宋江利用梁山好漢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偷樑換柱篡改遺言,僅憑毒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就一口咬定兇手就是史文恭,並即刻將其剖腹剜心,是不是操之過急了,其中到底有沒有貓膩?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晁蓋曾頭市中箭的情形,據原文交代: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林沖叫取金槍藥敷貼上。原來卻是一枝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此後眾將罷戰撤兵,護送晁蓋回到梁山,據原文描述,此時的晁蓋已是水米不能入口,飲食不進,渾身虛腫。從中不難看出,從曾頭市中箭到回到山寨這一段時間裡,晁蓋基本處於昏迷不醒神志不清的狀態,當中他唯一開口說話的機會便是臨終遺言。



也就是說,晁蓋並不知道毒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只是眾人看見了而已,所以他才會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這樣的話,這是合乎情理的。有人會說了,也許晁蓋在回梁山途中偶爾有清醒的時刻,這時有人告訴他了只是施耐庵並沒有描述而已,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可能,但後面發生的兩件事已經實錘了史文恭就是殺害晁蓋的兇手。

第一,晁蓋託夢救宋江(見原著第65回:托塔天王夢中顯聖,浪裡白條水上報冤)。試想如果宋江真的是殺害晁蓋的兇手,那麼晁蓋怎麼會託夢搭救殺害自己的仇人,恐怕是在夢中向宋江索命吧?第二,晁蓋陰魂纏住史文恭(見原著第68回:宋公明夜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史文恭是梁山前70回遭遇的實力最強勁的boss,盧俊義能一招生擒史文恭,除了盧俊義自身武藝高強和史文恭無心戀戰只顧逃命之外,還得益於晁蓋的陰魂纏身。陰雲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之下,史文恭無處遁形,如果史文恭確實沒有射死晁蓋,那麼晁蓋的陰魂幹嘛死纏著他不放,讓他做了替死鬼?

第三、晁蓋為什麼不傳位於宋江?

早在宋江上山之初,晁蓋就明確提出讓位於宋江,幾次三番宋江死活不肯,此事才最終擱淺。如今晁蓋在彌留之際,卻又不肯傳位於宋江,究竟是為什麼?這似乎更加坐實了陰謀論者的觀點,看吧,晁蓋早就覺察到宋江心懷異志,根本不放心把梁山交到宋江手上。看吧,晁蓋和宋江看似惺惺相惜,實則貌合神離,暗中較勁,不然為什麼不直接傳位於宋江?

我認為,施耐庵設置晁蓋的臨終遺言這個梗,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為了引出最後一波梁山好漢,一個是為了烘托宋江的最終上位。晁蓋死於全書第60回,此時108條好漢還沒有全部歸位,比如盧俊義、燕青、董平、張清這些舉足輕重的天罡星還沒有上山,而這個遺言便是將後面的梁山好漢“一網打盡”的金鑰匙。



我們知道,盧俊義上山後在大破曾頭市時活捉史文恭,至此梁山陷入兩難境地——盧俊義當老大眾人不服,可他卻是晁天王遺言中的真命天子;宋江當老大眾望所歸,可又違背了天王遺言,他不是合法的繼任者。怎麼辦?看天意,抓鬮攻打東平東昌府,誰先打下誰當老大,於是又引出了最後的兩位天罡星,董平和張清,再加上副線人物的陸續歸位,最終達到了108將的陣容。

所以,不是晁蓋有意為難宋江,而是行文佈局使然,這樣既可以為二當家盧俊義設計一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出場(這也是史文恭為什麼要由盧員外搞定的原因),又可以使全書第一主角宋江的上位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主角最終抱得美人歸的過程總是像升級打怪一樣艱難坎坷。

第四、宋江為什麼遲遲不願報仇?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水滸陰謀論者真是黔驢技窮了,實在拿不出什麼過硬的理論依據了,就開始憑空臆斷,完全為了抹黑而抹黑。相信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宋江力主即刻出兵攻打曾頭市,為晁天王報仇雪恨,結果被吳用以大喪百日,不宜大動干戈為由勸止了。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最終史文恭也落了一個刨腹剜心的悲慘下場,總不能因為報仇晚了就認定宋江是兇手吧?這種觀點未免也太小兒科了,完全停留在老大死了,老二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腦殘邏輯當中。

假如宋江是殺害晁蓋的真兇,我們不妨模擬一下宋江行兇的操作過程——當時兩大頭領各司其職,晁蓋領兵攻打曾頭市,宋江留守山寨。宋江若想殺晁蓋,肯定不會親自動手,一來他沒有這個本事,二來無法分身,那麼他必定派一個鐵桿心腹完成刺殺任務。派誰去呢?無論是留守山寨的還是征戰前線的,派誰都不好使,因為不管是誰都不會答應的。梁山好漢心甘情願為宋江拋頭顱灑熱血,不就是因為他的忠義嗎,如今卻要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誰會願意去?此事一旦東窗事發,宋江必定英名掃地,誰還會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勞?



所以,宋江根本沒有殺害晁蓋的必要,宋江的名望是晁蓋難以比肩的,投奔梁山的好漢大多是衝著宋江來的。此時的宋江,雖無一哥之名,卻有一哥之實,他完全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兵行險著,殺晁蓋風險回報率太低了。縱觀《水滸》全書,沒有一處暗示過宋江是殺害晁蓋的幕後真兇, 掐頭去尾,偷換概念,斷章取義是《水滸》陰謀論者慣用的伎倆,千萬不要被他們引入彀中。我認為施耐庵嘔心瀝血的塑造宋江這個人物的意圖是積極的,正面的,你可以討厭他鄙視他,但並不意味著什麼樣的屎盆子都可以往他頭上扣,不要把一部義薄雲天的江湖豪客傳,硬生生的解讀成勾心鬥角的紙牌屋。

西嶽頑石~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水滸


西嶽頑石


先致敬陰謀論的鼻祖大才子金聖嘆…當然,不同讀者關於水滸的認知都不同,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簡單的歷史架空類小說,也可以把它當一本管理學之類的書籍來看,甚至你說裡面有陰謀的元素,這也無可厚非。今天邏輯文史姨假設就按照陰謀論的角度來講,看看宋江對晁蓋究竟有沒有恨,以致於非要把他弄死才罷休。

首先從人物設定來看,宋江是刀筆小吏,晁蓋是民間網紅,二人能互相傾慕,也說明有各自吸引對方的點。宋江這個人在開篇也不算有什麼大志向之人,你讓他做一輩子好事撒一輩子幣積累一輩子口碑恐怕就是他想要的生活。而晁蓋身上多少還是有黑幫氣息的,所以當劉唐給他帶來生辰綱情報時,他自然不會拒絕這份大禮。所以,在生辰綱事件事發後,在法律層面上宋江和晁蓋就瞬間變成了敵對的雙方。

按照宋江的性格,我既要做大宋合法公民,又不能捨棄兄弟之間的感情,所以他這麼一權衡,覺得還是要保兄弟,因此宋江巧妙的放走了晁蓋,讓何家兄弟背了黑鍋。

所以大家要明白一點,在私房晁蓋這件事情發生後,宋江、朱仝、雷橫已經有了犯罪記錄,那麼按照大宋刑律來看,你們仨該不該坐牢?

顯然,宋江覺得自己的做法是理所應當的。

晁蓋在佔了梁山後覺得日子過得不錯,就邀請恩人公明兄弟一起上山享福。晁蓋也是很有意思,讓山上長相最為突出的劉唐來接頭,還帶著金子和感謝信來,也正是這一信件,被閻婆惜發現,導致宋江怒殺娼妓,人生從此改變。

所以,如沒有晁蓋的相約,宋江也不會變成殺人犯,那你們說,這一點會不會成為宋江記恨晁蓋的緣由。

那麼這就到了全書的第一個燃爆點,就是殺死晁蓋的兇手究竟是誰?

那麼會不會真的是宋江。

看官您還別說,按照原著中宋江的人設,還真有可能做出這種事。

宋江在潯陽樓醉酒寫詩,那詩寫得頗為血腥,其中有一句的大一時要讓仇人的鮮血染遍潯陽江口。我們知道在這個時候全書也沒人得罪宋江啊,所以宋江所恨之人,很可能就是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晁蓋。

所以金聖嘆說宋江弒殺晁蓋,也不知道沒有道理的。


仁者見仁~


邏輯文史游


題主,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出這麼個白痴才能想出來的題目?

晁蓋是宋江害死的嗎?

你讀過《水滸》嗎?

沒讀過《水滸》隨口胡說還情有可原,如果讀過《水滸》還出這樣的題目,那就是睜眼說瞎話了。

你若不信,請讀原著:

一連三日搦戰曾頭市人馬並不出戰,忽一日兩個僧人到晁蓋寨裡投拜,見晁蓋跪告:“小僧是曾頭市法華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常來寺院作踐羅造,索要金銀錢財。小僧盡知他的備細出沒去處,今特來拜清頭領入去劫察。”晁蓋見說大喜,請兩個僧人坐了,置酒相待。林沖諫道:“哥哥休得聽信,其中莫非有詐?”晁蓋道:“他兩個出家人,怎肯妄語?兄弟休生疑心,誤了大事。”

從這一段描寫就可看出,晁蓋求勝心切,輕信了兩個僧人的話,結果中伏,被史文恭用毒箭射中身亡,所以晁蓋並非宋江所害,實在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


jianchi


晁蓋非宋江所害。晁蓋雖然為人豪俠,武功蓋世,但只求佔山為王,不願招安,不得人心。宋江江湖人稱及時雨,廣施仁義,聲名遠播。三山五嶽兄弟都拜服。晁蓋一鄉里保正,雖有托塔天王名號,但在江湖上交遊不多,心腹僅劉唐,阮氏兄弟。請宋江上山,一為報恩,二為壯大梁山聲威,嘯聚英雄。

自宋江來後,梁山雖然群雄畢至,聲威大振,但這對晁蓋來講,並不認為是好事。新上山的兄弟只認宋江,就連吳用,林沖也向宋江頻示好感,阮氏三兄弟,劉唐亦因宋江有救命大恩,鹹皆拜服。加上宋江上山後屢立戰功,水泊梁山更是繁榮昌盛一這一切都使晁蓋如芒刺背一他的老大地位被架空了。人在這個時候,心裡有失落,嫉忌,難堪,使他做事更亂方寸。經常面斥英雄,更不得人心。晁蓋不甘心做傀儡,也沒有格局讓賢,所以做出了一個倉促不成熟又讓他抱憾終身的決定:一攻打曾頭市。宋江苦諫不聽,只好讓他多帶人馬,他卻只帶梁山原班人馬一從中足見晁蓋格局不大,此時已不能再駕馭群雄,水平不夠了。攻打曾頭市受傷將逝時,發下誓願:捉史文恭者為梁山之主。這是一個很愚蠢的決定,累及一世聲名:一,當時宋江已是眾望所歸,不傳宋江,寒了宋江及眾兄弟之心。二,梁山非晁蓋之梁山,為一人私故,做出如此決定,而不是為梁山發展計,選賢任能,足見格局之小。施老先生不把他寫死,接下來就是梁山內訌了。




墨淡西樓


《水滸傳》中晁蓋救過宋江的命,宋江也救過晁蓋的命,在救命方面應當是互不相欠。至於宋江是否害死晁蓋卻並無定論。

早在上梁山之前,晁蓋當村長,宋江當押司,兩人都是仗義疏財,急人所難之人,都有江湖名望。一個稱呼保義,一個叫及時雨,一個在農村,一個在城裡,一直互相敬重。

後來晁蓋等七人劫了生辰綱,被官府通緝,因宋江及時報信,才得以逃脫上梁山落草。此時宋江成了晁蓋的救命恩人。





宋江仍是官場中人,晁蓋剛為江湖中人了,雖不在一條道,但仍惺惺相惜互有住來。宋江與晁蓋不同之處在於他養了個小三名閻婆惜。這可要命了,這女人可非善茬,她私通野漢子宋江沒抓他的現場也就算了,卻還抓住了宋江私通梁山的證據,此私通可非彼私通,她逼宋江淨身出戶還要倒給百兩黃金。宋江只好下殺手結果了閻婆惜,獲罪遭發配。但不久以帶罪之身又題反詩,這下就命不保了。晁蓋帶領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救了宋江一命,並上梁山做了二當家。這哥倆各救各一命,按理恩已報了,又回到以前互不相欠了。


但以前兩人在不同的行業裡,如今卻成了同事,而且還是上下級關係。從義氣的角度講這都是無所謂的事,但兩人道不同就難免有問題了。晁蓋本就是無意官場之人,即然受到官府追捕,梁山泊正好是一個棲身之地,反貪官反皇帝都是後人加在他身上的,其實真實的他就是做一個山大王,誰敢作對就滅誰。祝家莊扈家莊曾頭市必須滅掉才能積累財富,官軍進剿則游擊戰麻雀戰對付,過得無憂無慮也無法無天。

但宋江不同,從來心有遠大抱負,雖然犯死罪不得已落草,但時刻都在謀求復出。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矛盾出現了。

晁蓋打曾頭市中毒箭而亡,疑點重重,很多人認為是宋江指使人暗中射殺了晁蓋而讓史文恭背鍋,即除晁蓋又滅曾頭市,一箭雙鵰也。施耐庵春秋筆法,欲語還休,讓人猜度。如果真是宋江害死了晁蓋,原因只能一個,就是為了招安。


湘水微波


首先表明個人觀點,晁蓋並不是宋江害死的。有很多陰謀論觀點認為,晁蓋是被宋江做掉的,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證據來支撐這個觀點,並不足採信。晁蓋的死因和過程,在書中有著清楚的表述,晁蓋就是在征討曾頭市過程中,半夜劫營中計,引軍奪路而走的過程中,遭遇一彪人馬,被對方用帶有史文恭標記的箭射中身亡。

之所以陰謀論觀點認為是宋江害死晁蓋,原因無非有三:1、做掉晁蓋當老大,宋江有動機。2、晁蓋沒有順理成章的傳位給宋江,而對宋江說的是:”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一方面給宋江上位設置了障礙,另一方面晁蓋也並沒有說是史文恭射的他。3、宋江對眾人並沒有轉述晁蓋原話,卻是說“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

因為有以上這幾個疑點,所以給了大家腦補的空間。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據以上疑點來斷定宋江為幕後黑手完全站不住腳。

從第1點開始,要說晁蓋死了宋江作為老二上位會是既得利益者,以此判斷就是宋江干的過於武斷。如果這站得住腳的話,那隻要有老大非正常死亡,接班的那個就是兇手。這完全說不過去嘛!而且,宋江也沒有必要非得幹掉晁蓋,因為當時的梁山現狀是,宋江雖然是名義上的老二,但無論從威望、勢力還是對實際權力的掌控來看,宋江都已經超越了晁蓋,成為實際上的隱形老大了。如果說威脅,並不是晁蓋對宋江有威脅,恰恰相反,是宋江對晁蓋有威脅。如果說動機,晁蓋更有動機除掉宋江!而反過來,宋江卻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做,因為那會陷自己於不以。

第2點,先說晁蓋沒說是史文恭射的他,咱先來看看出事時的情景,“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見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撲的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迎面撞見一彪人射箭,然後就中箭了,事發倉促突然,而且是夜間,要是晁蓋篤定是史文恭射的這一箭,那才見鬼了!實際上,沒有人沒看清是誰射中的這一箭。說兇手是史文恭,也是從兇器上的字樣來判斷。所以,晁蓋才會說捉住那個射死他的,而不說抓住史文恭,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誰射的他。

再說晁蓋為什麼立了那麼個遺囑,而不是直接傳位給宋江,然後讓宋江給自己報仇。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出於晁蓋對兇手的恨,彌留之際想不了那麼多,就是要報仇,別的靠邊站。二是,因為當時梁山政令大多出自宋江,自己有點被架空,所以晁蓋雖不言明,但內心確實對宋江是有意見的,所以才給宋江除了這個難題。

第3點,宋江為什麼篡改晁蓋遺囑。晁蓋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他不知道誰射的,但宋江和其他好漢看到這隻箭了,所以宋江才會對其他好漢直接說兇手是史文恭。因為在古代,箭矢是非常私人的物品,箭是史文恭的自然就是他射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史文恭把箭借給別人用,別人用他箭射的,那把帳算在他身上也沒大毛病,誰讓你把私人物品隨便外借了,就你來背這個鍋吧!


燦星來客


宋江這個人文不高武不精,一心想幹一番大業,以見能者就拜,逢高人就哭,平時給些好漢施捨點錢財,也就在江湖中爭得及時雨,呼保義兩個綽號相互傳開,所以宋江的人品竟高了起來,這樣以來成府心很深的宋江就順風順水地廣交綠林更順利了,因勾結強人被妾閻婆惜知曉,竟白刀進,紅刀出取了閻婆惜性命,幾經周折上了梁山,竟為自已一統梁山不擇手段地將對他有恩的晁蓋設謀暗殺,厚著臉皮怯著心奪了本該是盧俊義的梁山老大,這一點也不得不服宋江的心計和手碗,可惜一心想當正統高官,卻被藥死慘離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