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1861年12月14日傍晚,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這個統御四海八荒的歐洲祖母,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女王,此刻只是一個可憐脆弱的女人。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維多利亞女王

她失去了阿爾伯特,他的丈夫、益友和良師。一併被抽走的,還有她所有的生命力。

此後40年,黑色珠寶和喪服伴隨著女王頻頻出現在她的畫像和照片裡,

而且風格表情基本一致——神情淡漠,如同幽靈。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煤精礦石

英國東北部約克郡境內,有個緊鄰大海的安靜小城叫懷特比(Whitby),算不上偏僻,也絕不繁華。

沒人想到,從19世紀中葉開始,機器的轟鳴將響徹小城的每個角落,這裡成了維多利亞時代珠寶製造中心之一,直到20世紀初才重歸平靜。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歐洲小鎮

而這種轉變,皆要歸功於小城旁懸崖的岩石縫隙中一種黑色的精靈——煤精。

煤精是一種硬質煤炭,全球很多地方分佈,除了英國,歐洲的另一個重要產地就是西班牙。

不過西班牙煤精中所含的硫成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阿克琉斯之踵

使其硬度大大降低。

唯獨產自懷特比的煤精質地堅韌,不會因溫度驟變而開裂,打磨成高光後也能經年保持。

想必你已經注意到了,與煤精濃重色彩相稱的,是這些珠寶碩大的體積。

這樣的設計在19世紀中期很受歡迎,卻也為其日後衰落埋下了伏筆。

黑色最紮實也最虛無,最濃重也最空乏,一如死亡。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正因為擁有最純正的黑,19世紀,煤精總是與死亡結伴而行。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英法聯手擊退了圖謀黑海的俄國。

雖然勝了,卻把50萬年青人拱手送給死神。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英法克里米亞戰爭

別了新婚不久的髮妻,一頭扎進冰天雪地的絞肉機,很多人就再也沒有回來。

當噩耗傳來,還在憧憬著婚後美好生活的年輕的女孩們,在悲慟中脫下丈夫結婚時贈予的滿含深情的珠寶,換上厚重的煤精首飾,開始長達兩年的服喪。

有時,這些煤精首飾裡還裝著愛人的頭髮。

19世紀的英國,生離死別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戰爭和疾病不斷收割著脆弱的生命。

而煤精,這朵以死亡為養料的黑色玫瑰,卻開的愈發嬌豔:

1832年,2家煤精商店。

1851年,50多家。

1874年,200多家。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歐洲珠寶店

煤精碰撞機床的噪音充斥著小城的每個角落,1500多名工人不分晝夜換來的是超過10萬英鎊的年營業額。

如果這時來懷特比旅遊,你會發現整個小城已經被黑色吞沒——觸目所及皆是招徠煤精生意的招牌,淡淡的煤炭味和細碎的煤精顆粒讓空氣變得粘稠壓抑。

1900年以後,珠寶作坊裡透著藍光的火焰已經足夠征服熔點高達1773℃ 的鉑金。

這種堅韌的金屬交織成的蕾絲珠寶迅速獲得大批擁躉,史稱花環風格。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珠寶

相比之下,煤精太柔軟脆弱,只有臃腫的設計才能保證不易損壞。作為哀悼首飾的功能,漸漸被別在黑色絲帶上的鑽石珠寶取代。

衰落無可避免:

1920年代,煤精的銷量一落千丈。

1936年,小城裡只剩5名專職的煤精工匠。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懷特比珠寶店

1958年,維多利亞時代受過訓練的最後一名煤精工匠去世,一個行業徹底終結。如今,小城的懸崖上早已看不到工人開採煤精的身影,出於地質安全考慮,這裡的煤精被嚴格保護起來。僅存的兩家煤精作坊的原料也僅限於海邊懸崖縫隙中被海浪衝刷下的煤精碎塊,數量極少。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懸崖海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種輕盈美麗的材質正在當代珠寶藝術家手中煥發新生。

懷特比小城的故事遠未結束。

1897年,一位名叫史多克的愛爾蘭人發表了他一生最著名的恐怖小說,而小說的主人公就幽居在這座黑色調子的小城裡,隨著情節的層層演進,成為無數人的夢魘。

而小說的名字叫《德古拉》。

吸血鬼的發源地竟然盛產珠寶

德古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