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語音版」唐三彩“三花馬”:承載懿德太子浮沉的一生,文

「語音版」唐三彩“三花馬”:承載懿德太子浮沉的一生,文/時光

唐三彩三花馬所謂“三花馬”,指的就是唐朝的一種名貴馬種。這種馬因體格健美,英姿勃發備受人們的喜愛。

陝西曆史博物館第三展廳,有一件唐三彩三花馬與其他的三彩馬有所不同:它的外表非常華貴,膘肥體壯,有一身棕紅色的皮毛。馬頭微抬,前腿站得筆直,後腿穩健有力,尾巴微微翹起。從形體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匹訓練有素的寶馬良駒。

三花馬的名稱源自馬鬃的修剪方式,從這件唐三彩器物不難看出,三花馬的馬鬃是經過精心修飾:馬鬃則被修剪成三縷堞垛狀,三花馬因此而得名。唐代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描述過三花馬,李白一首詩中就有“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的詩句,來描寫三花馬的裝束,而此匹唐三彩三花馬的馬背上就披著這麼一條綠色的障泥錦,一直蓋到馬的腹部。而詩人王勃的《春思賦》中也有“杏葉裝金轡,葡萄縷玉鞍”的詩句,描寫的正是三花馬身上的垂飾。三花馬同樣也掛著許多精美的飾物:馬籠套上裝飾著鎏金花朵,馬背上的飾物一直延續到馬的後股,馬身兩側的杏葉形垂飾,綠瓣黃芯,鮮豔奪目。

據專家介紹,三花馬從西域引進到大唐,由於品種優良,從而被達官貴族爭相飼養。據史料記載,在唐朝,飼養馬匹的品種和數量是人們社會地位的象徵。而用唐三彩三花馬陪葬,同樣也能彰顯墓主人的身份。如果一座墓葬中有三彩三花馬出土,則說明墓主人不是普通百姓。

唐三彩三花馬1971年出土於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在唐朝歷史上也小有名氣。他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子。據史料記載,李重潤生於公元682年,他一降生就受到了皇室的關注,當年就被封為皇太孫。可誰也沒想到,這位本該有機會成為皇帝的皇太孫卻有著坎坷的命運。李重潤的人生與他父親李顯坎坷的經歷息息相關。李重潤一歲多時,父親李顯登基做了皇帝,在位只有一個多月就因為得罪了皇太后武則天而被貶出了長安。在李重潤17歲的時候,父親李顯又被召回了京城,李重潤重新被立為太子。不過,這次回京給李重潤帶來的不是榮華富貴,而是滅頂之災。公元701年李顯一家剛剛回到長安城兩年,誰也沒想到,一天禍從天降,武則天下令將李重潤處死。

文獻記載,當時武則天為了當皇帝,對李唐宗室進行了打擊,懿德太子李重潤當時是有可能繼承皇位的,所以成了武則天的絆腳石。何來罪證呢?當時李重潤只有19歲,永泰公主16歲,他們有一次閒聊私底下議論武則天,被武則天的眼線告密,武下令“杖殺之”。兄妹倆的死,讓父親李顯悲痛萬分,他決心推翻武則天的統治,重新奪回皇位。公元705年,82歲女皇武則天病重,擁戴李唐王室的大臣率兵攻入皇宮,迫使武則天傳位於李顯,李顯終於重新登上皇位。

公元706年,李顯在乾陵附近厚葬了永泰公主與懿德太子。改葬十分隆重,採用了最高規格“號墓為陵”,即雖然是墓,但是按照皇帝才能擁有的“陵”的規格來修建。在懿德太子墓中,隨葬品有數千件,其中就包括唐三彩三花馬。數量最多的則是形態各異的兵俑,比如像三彩騎馬列射俑、彩繪貼金馬甲俑等,用重重兵馬保護太子墓,訴說了父親李顯希望兒子在另一個世界享有平安喜樂生活的樸素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