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夏娃

《乒乓世界》执行总编辑,中国乒协新闻委员会主任。从1986年开始随队采访乒乓球比赛,多次赴现场报道世乒赛、奥运会等世界大赛,曾被授予“中国乒乓球运动贡献奖”。

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锦标赛单项赛落幕的当晚,史上最庞大的中国乒乓球队世乒赛代表团在布达佩斯NOVOTEL酒店附近的中国城大饭店团聚。20多年来,以红双喜(2007年之后加上了大股东李宁公司)为主人,以国乒将士为主角的聚餐,已经成为每次世界大赛画句号的环节,我甚至觉得,如果没有这个聚会,中国队的世界大赛之旅好像就不完整了。

这个通常被称为“庆功宴”的聚会其实没有正式的名称,以前黄勇武董事长、楼世和总经理邀请我时,也是很实在的一句“几点在哪儿全队一起吃饭,你来啊”。最近这几年,口头禅就是“说实在的”楼总还会特地嘱咐我把《乒乓世界》的其他人也叫上。按我的理解,这就是打完一场硬仗之后慰问全体将士的“家宴”,中国乒乓球界就像一个大家庭,红双喜把国乒当作家人,也没把我当“外人”,这一点让我挺骄傲的:一个22岁之前对乒乓球一无所知的体育媒体人,30多年的工作成果不仅仅是写了几百万字的乒乓球报道,主持编辑了200多期《乒乓世界》,在红双喜操办的国乒家宴上有一席之地也应该算上吧?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红双喜“家宴”的典型场景(右三为红双喜总经理楼世和)

2016年夏天,人大新闻82班在云南大理聚会时,正赶上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几乎所有微信群里都在转发有关郎平和“女排精神”的励志故事。在洱海边静谧的夜晚,我们十几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学聊到正在进行的奥运会,聊起中国女排,都认为我们这批人当年能考上人大新闻系,多多少少都受了一些“女排精神”的影响。我至今还记得1981年冬天,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决赛上与日本队争冠军的那个晚上,实况转播期间我几次逃出家门,尽量远离宋世雄老师激扬的解说声音。那是我第一次理解“惊心动魄”这句成语,也是头一次记住了郎平、孙晋芳、杨希等几个体育明星的名字。

上大学以后,从电视上知道了一个叫江嘉良的乒乓球世界冠军(若干年之后才晓得他用红双喜球板),大三在《四川日报》实习时采访金鸡奖百花奖颁奖典礼,先于江嘉良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吴玉芳。1986年毕业分配,我一个爱文学、爱唱歌、会拉琴的文艺青年成了体育记者。很幸运,从一开始接触的项目就是乒乓球,大赛成绩最好,世界冠军最多,文化底蕴最厚实的“国球”。

第二次不敢看比赛,已经到了2001年,我从《中国体育报》转岗到《乒乓世界》编辑部刚好一年。为了显示“高风亮节”(当时普遍认为出国采访是件美差),我担任编辑部主任之后的第一次世界比赛派了陈洁去大阪采访(从1993年采访42届世乒赛至今,那是我唯一一次没去世乒赛的现场)。中韩男团半决赛,几个同事在编辑部一起看直播,刘国正跟金择洙的七个赛点,我没看着,当时我一个人在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后楼的三层走道里溜达来溜达去,从各个杂志编辑部传出的不同情绪的尖叫声中判断刘国正得分还是失分了。有一个回合打了特别久,我的心越来越凉:坏了,如果男团决赛都没进,他们可怎么回来啊!后来回看比赛录像,我发现挡板外的蔡指导,脸好像比平时大了一号,这就是所谓的“血脉贲张”吧?

一转眼就飞过了33年,我在北京体育馆路8号院里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见证和记录“国球”的辉煌和守业的不易,陪伴一代代运动员在磨砺中成长为世界冠军。我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事和人,几乎都是跟乒乓球有关的。比如,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决赛日的那几天,我每天都昂首挺胸地捧着获奖者的鲜花回酒店(男双金牌阎森的、女单亚军李菊的、男单季军刘国梁的),走在街上总有人问我:“你赢了什么?”再比如刚有微博那会儿赶上我生日,一群世界冠军在微博上祝我生日快乐,当时还是男队主教练的刘国梁发了一条:“队姐生日快乐!”从此我多了一个最喜欢的“队姐”的称呼。

还有很多让我感动、感慨的记忆,是在红双喜“家宴”上留下的。最早我期待这个聚会完全是出于“公心”,经历了一场场跌宕起伏的激烈较量,这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激情和压力释放之后难得的放松时刻,夺冠者的喜悦写在脸上,这种幸福是相似的;失利者的落寞藏在心里,那种痛苦各有不同,懊悔、自责、不甘……只言片语或者一个眼神、表情,便能为我的纪实报道画龙点睛。等我学会使用单反相机之后,聚会时就吃不上几口东西了,每次看到徒弟们排着队给师父敬酒这类的场面,我总忍不住要跑过去拍几张照片。到了后半程,这个“夏姐”、那个“娃姐”地被叫去拍各款合影,我自己也乐在其中。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之后的庆功宴,用我刚置办不久的专业相机拍了这张让球迷们羡慕不已的合影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2009年横滨世乒赛包揽五个单项冠亚军之后的红双喜“家宴”上,极少喝酒的徐主任也被大家“撺掇”着端起了扎啤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我最难受的一次赛后聚餐——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

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次“家宴”,是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马龙和樊振东的男单决赛之前,红双喜赛事服务团队的刘宏强在训练馆撤运球台时突发心梗,在迅速调动各方资源全力抢救并确定刘宏强脱离生命危险之后,聚会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小时开始。几十年来从容应对过无数次大小紧急事件的楼世和,因为牵挂公司员工的安危,第一次失态了。他拿起麦克风,刚开了头:“我今天的心情很复杂,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好成绩,我的心情很激动。同时也很沉重,因为我们的一位员工出了意外……”就哽咽住了。或许爱真的有天意,“家宴”开始不久,昏迷了五个多小时的刘宏强苏醒了,比医生的乐观估计提早了八九个小时。抢救刘宏强的过程中所有人对生命的敬畏,尤其是红双喜公司对员工的关爱,令人动容。

最让我感慨的一次,则是在布达佩斯。2019年4月5日,是容国团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60周年,第4期《乒乓世界》特别制作了纪念专辑。专辑不仅记录了国乒的辉煌战绩、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还以10年为一个单元,从相关行业中选择一位代表人物,叙述他们见证国乒荣耀的亲身经历。20世纪最后10年的参与者老瓦和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亲历者楼世和,是我自己提出来要写的,《楼世和:对国乒永远不说“NO”》的采写过程,跟2011年“上海乒乓地理”专辑中的《红双喜岁月》一样艰难,原因是我要从太多的好故事中做取舍。“取”和“舍”的选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到写作,大到人生。我是用取舍过的文字,记录别人取舍过的人生。

记得1995年天津世乒赛结束后,有人传话给我说,新闻1987级的张斌在比赛期间拿着中国体育报《世乒赛会刊》骄傲地对他的央视同事说:“瞧瞧我们人大新闻系出来的记者。”其实在纯粹的新闻人层面上评价,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因为太爱动感情。只能说我还算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而且很幸运地被中国乒乓球这个大家庭中的老老少少所接纳,我的职责就是用我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倾听他们内心里最真实的感受,选取那些励志向上的故事。我十分愿意传递这些美好的东西,因为我从中也得到了温暖和力量。我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坚强,努力,有韧劲,每一天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最后画个重点。我在布达佩斯的感慨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4月5日也是我55周岁生日。在红双喜“家宴”的第二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夏娃:红双喜的“家宴”

60年前周总理起的名字真好——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小小乒乓球,给多少人带来事业的喜悦和生活的幸福啊!

本文选自《小球大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