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拍摄对象不在画面中央时,是先调对焦点再对焦,还是先对焦再移动相机构图?哪种更好?

小k印像


题主的问题是关于照相机对焦锁定的知识。

有很多摄影初学者其实并没有把这个概念吃透,借贵平台先解释清楚概念我们再看答案。

1、焦平面

感光元件在照相机内部所处的位置,会在机身顶部以“圆圈+竖杠”的标识指示出来。

感光元件所处的平面,被称为焦平面。


2、合焦平面

我们可以想象,在照相机对焦的焦点位置存在一个与感光元件平行且同时与镜头轴线垂直的平面。

理论上,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个平面上的被摄物体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是最清晰的。这个平面就叫合焦平面。

对焦就是测距,就是在测量焦平面和合焦平面这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假设前提条件是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不发生任何位移,这时我们看如下图示。

合焦平面1-1-1

焦点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清晰的。孩子所处的与感光元件平行的,我们想象出来的平面就是合焦平面。


合焦平面1-1-2

甚至,假如孩子身边还有一棵与他平行的树,按照合焦平面的理论,这棵树也应该是清晰的。因为焦点所处的合焦平面上的所有物体在成像上都是清晰的。

合焦平面1-2

焦点在老人身上,老人是清晰的。老人所处的与感光元件平行的平面也是个合焦平面。


合焦平面1-3

焦点在飞鸟身上,飞鸟是清晰的。飞鸟所处的与感光元件平行的平面还是个合焦平面。

4、但是,如果我们是手持着照相机在动来动去,发生位移了,那会是什么情况?

继续看图示。

合焦平面2-1

焦点在孩子身上,孩子继续是清晰的。但是合焦平面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合焦平面了。



同样,合焦平面2-2

焦点在老人身上,老人继续是清晰的。但是合焦平面已经不再是老人原来的那个合焦平面了。


合焦平面2-3

焦点在飞鸟身上,飞鸟继续是清晰的。但是合焦平面已经不再是飞鸟原来的那个合焦平面了。

5、由此,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原来对焦锁定是这么回事:“先对焦再移动相机构图”,必须做到主体能否精准卡在两个合焦平面真正的“距离相等”的那条相交直线所处的地方。


佳能、尼康说明书对此概念及“距离”的阐述。


6、吃透对焦锁定概念

(1) 正确理解“对焦锁定”

对焦是“测距”!对焦锁定其实就是距离锁定。

如果锁定的距离和真实的照相机与主体间的距离不相等,那么主体理论上是拍不清晰的。我们依靠目测方法来判断两段距离相等很困难,顶多是个“大概”相等。

对焦锁定后拍摄的照片之所以清晰,原因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确实做到了两个距离的相等,我们不能否定偶然性的存在。因为两个距离相等,所以画面必然清晰,这是真实的对焦清晰。

另一种是虽然两个距离不相等,但是由于主体恰好处于画面的景深范围内,所以我们仍然“感觉”主体看上去清晰,这是景深清晰。

(2)正确看待“对焦锁定”

对焦锁定符合焦平面理论,是正确的摄影技巧。在自动对焦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它存在客观需求。

如下图,照相机最早只有一个自动对焦点时候,处理图1情况没有问题,处理图2的构图呢?这就需要我们使用对焦锁定。

但是,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技术从最初的单点自动对焦,发展到9点,乃至现在的61点、153点,甚至更多数量,硬件在逐步升级,时代变了。

如下图,当照相机发展到九个自动对焦点阶段,再处理类似图2的情况时候使用移动对焦点的操作方法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3)正确操作“对焦锁定”。

对焦锁定是一种很好的摄影操作技巧。景深清晰虽然不如对焦清晰,但是仍然可以接受。

不过现在的照相机对焦点数量很多,建议摄影初学者还是锻炼和加强自己对焦操作的熟练程度。当主体处于自动对焦框覆盖范围内时,我们能做快速选择和启用该位置的自动对焦点对焦。

7、答案

(1)两种方法都可以。

(2)建议先构图后调对焦点。

毕竟我们照相机上的那么多对焦点都是花银子买回来的,不用可惜。

(3)碰到着急时候,需要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建议慎用大光圈,有可能景深会不够。

(4)在菜单里有些对焦操作的快捷设定可以学习并使用。

8、初学摄影,经常会被指导“大光圈虚化背景,然后,对焦对在模特眼睛上,重新构图”,这个做法经常会导致我们回来后在电脑上看照片,发现经不起放大考验。

我是“山西古建摄影游学”,欢迎大家关注!


山西古建摄影游学


拍摄对象不再画面中央,这样的情形会在实际拍摄中经常遇到,甚至天天遇到;反过来,拍摄对象正好在画面中央,反而是很少的。因为,我们会给主体足够的视觉余量空间,因为我们要给画面以适当的留白,因为我们要给主体之外陪体适当的体现,达到与主体相互呼应的目的,等等。



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理解成——主体对象不在画面中央时如何实现正确对焦。

我们知道,正确和有个性的实施对焦,对于作品的突出主体、反映主题至关重要,许多好作品、大作片其实就是在对焦手段上高人一步、优人一筹,所以在这个领域里多下点功夫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相机的对焦方式多种、全面,也能达到十分精准的程度。以佳能5Dsr为例,打开对焦方式的选择,随着拨轮的转动,会依次出现61点对焦、9点对焦、8点对焦、4点对焦、1点对焦,而1点对焦有可以分为“点对焦”和“单点对焦”,一共6种选择。

如果我们再进行一些归纳的话,大致上可以分为全面对焦、重点对焦和精细对焦,比如,61点就是全面对焦,也有的称之为多点对焦、平均对焦等等;9点、8点、4点就是重点对焦,重点的范围有所不同;点对焦和单点对焦就是精细对焦,单点对焦又比点对焦来的更为精细。这种对焦方式的排列,实际上就是从全面向重点、向精细的逐步过渡,“照顾”的点由多变少、范围由大变小,用以适应拍摄创作的具体需求。




这三类对焦方式中,一旦选择了多点对焦,其他的范围和重点是不可调整也无法调整的,它就是“全面照顾”“全面均衡”;后面的两种,都可以在“保证重点”的基础上,再去精细考量、重点照顾,有点像“照到哪里哪里亮”的意思,也有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意思。这些个的动作都可以在“机后”不断地调整和选择,旁人是看不到的。

对于如何实现正确对焦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分三步走,逐步了解和掌握。

第一步、初始阶段,用好多点对焦。这个用起来很简单,只要是进入画面范围内元素,都能得到全面的照顾,“共同富裕、共同清晰、共同不糊”。

第二步、中级阶段,学好重点对焦。重点对焦当中,不管是9点、8点还是4点,都可以选择范围大小“由9到4”,选择了9还是8还是4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八方键”或“四方键”向着你需要的方向拨动,以确定你要重点保障的那个重点区域的准确对焦。


第三步、高级阶段,用好点对焦和单点对焦。

这三步的走法,建议还是亦步亦趋,逐步解决,不必追求一口吃成大胖子。

如果觉得说的有些道理,请为我的回答点个赞。


拍客张光林


拍摄对象不在画面中央时,是先调对焦点再对焦,还是先对焦再移动相机构图?哪种更好?


拍摄对象不在画面中央时,是先调对焦点再对焦,还是先对焦再移动相机构图,哪种更好。

分析了一下题主问题的意思,就是两种拍摄方法,一种是先构图,然后把对焦点改到主体上,第二种是先用中心点对焦,然后再构图。


我们来看看两种拍摄方法优缺点。


一,先构图,后对焦。

这种拍摄的过程是先考虑构图,构图完成以后手动改变对焦点到主体上,然后拍摄。

优点:不容易跑焦。

缺点:主体移动不方便。


二,先对焦,后构图。

这种拍摄方法一般是先用中心点对焦,然后再移动相机构图拍摄。

优点:方便快速抓拍运动主体。

缺点:移动相机构图会产生余弦误差,容易跑焦虚焦。


先对焦,再构图是胶片时代流传下来的,那时对焦点少,而且大多集中在画面中心,所以很多前辈都这样拍摄,也这样教新手。


在数码时代相机有了更多的对焦点,更大的覆盖面积,所以先构图后对焦也就更实用更方便了。


两种方法无所谓对错与好坏,看具体拍摄情况和你相机的对焦点多少来决定就可以了。



我是紫枫,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

关注紫枫,免费查看大量后期教程,免费获取各种插件 素材 资源!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这个问题实质是对焦和构图的先后问题,因为通常相机默认的对焦点是在画面中央。题中提到的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各有优劣,拍摄者应该依据拍摄题材、类型及时间等条件依需选择:




一、先构图再对焦(先调对焦点位置):适合风光、花卉、静物、人像摆拍等静态题材或严谨题材

先构图、再移动对焦点对焦,优点是合焦准确、缺点是拍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适合拍摄静态主体或相对严谨的题材,比如风光、花卉、静物、静态人像(摆拍):

使用这种方法时建议配合三脚架,一方面有利于准确选择焦点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拍摄稳定性和对焦精度,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



二、先对焦再构图:适合快速抓拍,如运动主体或转瞬即逝的画面

先对焦再构图,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提升拍摄效率,毕竟对焦点的选择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运动主体等快速抓拍,或者拍摄一些转瞬即逝的、不可复现的画面:



但从实际拍摄经验出发,当用于快速移动主体抓拍时,即使拍摄者经验丰富,对相机操控熟悉,使用单点对焦模式(默认为中央对焦点)也容易发生脱焦情况,而且移动对象的快速构图对拍摄手法要求也较高:



如果拍摄快速移动主体,小k建议大家选择移动追焦模式/动态追焦模式(佳能AI SERVO/尼康),这种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判断画面主体并选择对应对焦点,拍摄者只要把精力放在构图上即可。为便于大家掌握,以两款机型为例,简单介绍佳能、尼康相机的具体设置方法:

1、佳能5D4动态追焦设置:

(1)设置自动对焦模式为“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如下图,按下肩屏DRIVE.AF键保持不放(位置1),拨动主拨盘(位置2),直至肩屏中出现“AI SERVO”标志:

(2)设置自动对焦区域模式为“自动选择自动对焦”

如下图,按下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位置1),再按下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按钮(位置2),在取景器中观察,每按1次即可切换一种模式,直至切换至自动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说明】:实际拍摄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始终半按快门方可实现焦点追踪、二是要注意实时移机构图,避免移动主体脱离画面,切记。

2、尼康D850动态追焦设置:

(1)设置自动对焦模式为“AF-C”(连续伺服AF)

如图,按下AF模式按钮(位置1)保持不放,再按下主拨盘(位置2)进行选择,直至肩屏或取景器中出现“AF-C”标志:

(2)设置AF区域模式为“动态区域AF”

如图,按下AF模式按钮(位置1)保持不放,再按下副拨盘(位置2)进行选择,直至肩屏或取景器中出现“d 9”、“d 25”、“d 72”等系列标志:

【说明】:“d”后的数字代表激活的对焦点数量,数量越多,追踪速度和精细度越高,但出现误判的可能性也较大,是一把双刃剑。

三、提示与建议

1、使用先对焦再构图的方法拍摄运动主体,如果担心来不及构图,可以配合高速连拍功能,一次拍摄多副片子,供后期选择或二次裁剪。

2、先对焦再构图要注意余弦差,要点有二:一是锁定对焦后相机转动角度不宜过大,二是焦平面景深不宜过浅,否则会有脱焦可能: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问题,朋友们可以关注小k后发送下图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首先我觉得提问官这样提问显然指的是在单点对焦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如果是多点对焦(什么61点、51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单点对焦是非常准确的对焦在主体的某个部位。比如拍人像,如果摄距不远,一般对眼睛对焦,如果摄距远,一般对头部对焦。见下图

可是我们要拍摄的主体经常不在画面的正中心位置。此时我们应该先对焦后构图还是先构图再拨动对焦点对焦呢?

我的回答是:都可以。如果主体不怎么移动,比如拍风光,或者人像摆拍,你先构图再对焦怎么就不可以?Why not?但如果主体可能随时会移动,有变化,或者你要抓拍人物表情,你没有时间先构好图再用食指拨动转轮调整对焦点去对焦,那就先对焦再稍稍转动相机二次构图呗。先对焦后构图Why not?所以因地制宜以制夷啊!相机是死的,人脑子是活的。

先对焦后构图要注意余弦误差。如果摄距太近,二次构图很容易有余弦误差。因为对焦点不在一个焦平面上了。见下图(本来对焦头部,结果相机稍向下一转动,焦点跑胸口了。如果你这样拍姑娘就很可能被当成流氓)


佳能的相机一般是中心点对焦最精准、最快最好,所以佳能相机一般都是先对焦后构图,你只要听到嘀嘀一声,然后再咔嚓一声的,一般都是佳能。嘀嘀声就是对焦对上了,咔嚓声就是按快门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不把主体放在正中央呢?因为构图的需要。有的可以放在中心,有的放在中心不好看。

举例剧中构图(上下左右基本对称,或者主体放大充满画面,都可剧中构图)

举例三分法构图(人物放在左1/3处,并利用引导线把视线引向人物)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天使帝国112233445566


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要看您的相机有多少十字自动对焦点及分布列阵,比如佳能5D4或更高级相机分布覆盖面比较大,5D2只有一个中心点,为什么要十字对焦点,因为绝大部分条件下只有十字对焦点是最可靠的。

如果您的相机十字对焦点多或分布广那您就先构图后对焦,或用最靠近的十字对焦点先对焦再尽量少的移动构图,成功率非常非常高,如果用类似佳能5D2那就老老实实用中心点对焦即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总结一句话就是看您的相机自动对焦点的分布情况。

我是佳能5D2相机,我拍摄时为提高可靠和成功率,基本是用中心点先对焦后构图的方法,附图均为这种方式拍摄。

谢谢!


郭凯摄影


因为拍摄构图的需要,大部分情况下,拍摄主体或选择的对焦点是不在画面中心位置的,这样想要得到心仪的构图,而且对焦还在主体上,有两个方式。

就是题主所说的,一、先构图,调整对焦点到主体,对焦,拍摄。二、先对焦,然后锁焦,再移动相机构图,拍摄。

从技术稳定、对焦准确的角度分析,肯定是第一种方式更稳妥。这种方式下的对焦拍摄,是不容易跑焦或操作失误的。还有先构图的操作,也给摄影师更充足的构思和考量的时间,做到从容拍摄。

但是,缺点就是太繁琐,也频繁的更换对焦方式及对焦点的位置;即使机身上有拨轮快速选择的话,也不算快捷。而且这个操作,对于习惯使用点对焦的摄影师,往往会出现调整了对焦点,但是仍不符合理想沟通的尴尬。

所以这种拍摄方式,还是适合时间充足的慢拍、新手入门阶段的学习、作品品质要求比较的高的拍摄。

第二种,先对焦,再锁焦,然后移动相机构图拍摄的方式。是我用的比较多的拍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快捷,拍片速度快。

但是给予摄影师思考构图的时间很短;技术控制要到位,相机移动幅度要小,要稳,否则容易出现跑焦或焦点不实的问题。而且,这种锁焦后,再移动构图的拍摄方式,只限于幅度比较小的水平和垂直移动,不能前后移动构图,前后移动,因为距离景深变化的缘故,很容易造成焦点的跑焦问题。



所以这种拍摄方式,适合拍摄时间短,婚礼跟拍等需求的快拍、抓拍模式。不建议新手入门就先接触这种拍摄方式,也不推荐用于画质要求极高的专业拍摄。


综合考量,两种拍摄模式各有千秋,总得来讲还是第一种拍摄操作更稳妥一些。还有就是相机的操作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新手摄影师先接触第二种拍摄模式的原因了。


陌上小麋鹿


摄影构图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在我刚学摄影的时候我也纠结过这样的问题,到底是先构图还是先对焦!当你真正拿起相机拍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百分之九十的摄影师都是先对焦。
对焦后移动相机拍摄,方便构图,拍摄速度比较快。拍照并不是按下快门就可以直接拍下照片,而是先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手不放开,对完焦再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半按快门后就移动相机从取景器里看到的画面进行构图,可以保证拍摄速度以及构图完整性!


为什么只有百分之九十的摄影师是先对焦,还有百分之十是哪些摄影师?基本上很少,甚至拍模特的摄影师都很少先构图的,毕竟先构图的话再移动对焦点拍摄的话,拍摄速度比较慢。但是这样的拍摄对焦很精准,很少会有跑焦的存在,除非镜头本身跑焦!


婚礼摄影师Tanke


我说一下我的对焦习惯,相机一般默认半按快门就会进行自动对焦和测光,对焦和测光是同时进行的。我一般会将这两个功能分开控制,将对焦功能设定到相机背面的右上角Fn键,这样做很方便,在拍摄时,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中间,按下Fn键,相机就开始自动对焦,对焦完成后,松开Fn键,对焦就被锁定了,此时,你无论怎样移动画面,焦点位置是不会改变的,也不会因为手指松开半按的快门,然后再次按下而重新对焦,造成主体失焦。


Jack钢


构图的目的是选取视觉美点,对焦的目的是保证视觉美点清晰,如果抓不住视觉美点,即使图像很清晰,但主题不够突出,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构图是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摄影创作者的思想主题。

一般情况下,摆拍建议先选择构图,再进行对焦。譬如人物摆拍或拍风景照,在构图完美的情况下,再选择手动单点对焦,突出主题。



如果是抓拍的话,建议先选择对焦,再进行构图。


譬如正在运动的人物或车辆,先选择自动多点对焦,再合理构图抓拍或连拍,因为时间不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