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在江西丰城市赣江边,有一条街巷叫皇华门。皇华门全长只有123米,宽3米,麻石铺路,两边木屋相连,家家开店设铺,有米店、肉店、丝绸店、玩具店、珠宝店、点心店等,所卖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清朝至民国,这里是古丰城最热闹、最繁华的街巷,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贫民百姓都会挤着来此“打卡”。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如今的皇华门已失去往日的繁华,目前面临着拆迁

古丰城有11个城门,有城墙护围,皇华门是其中之一。皇华门,据说是皇上亲赐,清朝乾隆年间改名为高升门。官府当时规定:凡朝庭命官赴丰城上任或调离丰城,必须走高升门,寓意高升。富裕人家也想沾沾官福,出行也走高升门。贫穷人家为了改变现状,图个吉利,指望子孙高升,也常常走高升门。从清朝到民国,高升门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所以当时丰城流传一句话,叫:接官接福高升门。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古丰城县城绘图,县城有11座城门

高升门是块福地,有很多经典故事。相传,县城瓦子角(存放垃圾的地方)有一书生,欲求功名,好学上进,但屡试不中。后一道人给他看相,说他命里有官福,有官位,但没官气,上不接人气,下不接地气。书生忙请道人指点迷津,道人说:远离肮脏之地,才能金榜题名。一日,书生在赣江边游读,无意中步入了高升门,看到一店家招学徒,便上门一试。店家见他聪明好学,为人诚实,便收下了他。书生一边学徒一边苦读,次年赴考,果真金榜有名,后官至七品。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八十多岁的余大爷自小在高升门出生,说起高升门的过去,余大爷滔滔不绝,喜形于色。闲来无事,每天他都会拿把扫帚,将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高升门也是块圣地,神圣之地。凡为官不仁、为官不正者,纵然走了高升门,也得不到福佑。相传晚清时期,有一县令乘船到达高升门码头,来丰城上任。他带来的姨太太见高升门开有珠宝店,便嚷嚷着要买珠宝玉器,县官停轿入店,由姨太太挑选了几件上等货。玉器拿在手上,县官却迟迟不掏银子,当地一官员见此,便悄悄吩咐前来迎接县太爷的一名绅士为其买了单。县官上任之后,巧入名目,搜刮民财,不足半年,被人上告,罢官丢位。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高升门一直通往赣江,江边有一个码头,高升门巷口立有牌楼,仿古建筑,精雕细刻,金碧辉煌。抗日战争时,日本轰炸了丰城,丰城最繁华地段高升门、桂山坊等几百幢民居被毁被烧,桂山坊一户人家9人被炸死7人。日本鬼子占领丰城后,大肆烧杀抢掳,县城400多妇女幼女被强奸轮奸,死伤上千人,犯下了滔天罪行。如今的高升门民居是炸后重修的。

有人说:高升门是一座神门,为民者报以高升,为己者得以高坠。据坊间消息,丰城市曾有两名主要官员,也来过高升门,其用意不得而知,有人说是看望一名老领导从此路过。但这两名主要官员都因贪腐进了班房。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目前,高升门住着20多户人家,有七八个姓氏,以熊姓人口居多。高升门本土也出有不少名人、能人,民国时期最有名的是丰城县水利局长熊文辉及其兄(官至厅级)。熊文辉两兄弟在丰城百姓眼中是位清官、好官,干实事的官。丰城地处赣江之滨,每年上半年,必发大水,身为水利局长的熊文辉为治水患劳碌一生,自己连张照片和画像都没留给后人。说起这些,熊文辉儿子、年近七旬的熊英康感到十分遗憾。但值得他欣慰的是,父亲日夜操劳兴建的小港闸至今仍在使用,发挥着抗洪、泄洪、灌溉的作用,为百姓造福至今……

江西丰城最热闹的皇华门,官人富人穷人挤着来打卡,原因爆表!

说到父亲的故事,熊英康一脸欣慰。

丰城高升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它是一个城市的缩影,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城市的符号,更是这个城市的照妖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