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一個外國人眼中的20條中國定律

英國資深中國問題觀察家休·佩曼在《中國鉅變:

地球上最偉大的變革》一書中,談到了外國人眼中新中國成功的密碼,下面讓我們看看外國人眼中關於中國的20個重要哲學基本思想是什麼:

目 標

和諧:“和為貴”

為促進和諧與包容,中國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

1995年以後,教育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幾乎翻番,保險計劃和政府資金共同編織起一張社會福利安全網。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穩定:經濟強國不可或缺的要素

無論是戰爭、社會動盪、貧困還是失業,都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威脅。中國的歷史就是生動的例證,因此穩定已成為數千年奉行的主要目標。

穩定就是平穩、不搖晃。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國際事務中,都非常需要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這意味著和平與繁榮源自穩定,使中國得以進一步發展。

鄧小平提到有兩個拳頭:首先是經濟;另一個就是穩定。有了第二個(穩定),中國就可以發展第一個(經濟)。如果沒有穩定,經濟就不會像鐵拳一樣強大,中國也無法繁榮。兩者相互關聯。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適度:“保持中庸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建議,把自己牢牢地放在中間位置,而不是保守的邊緣,毛澤東自己的定位就在這裡。

接著就是儒家優先考慮的和諧與穩定,兩者都反映了適度的需要。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手 段

長線思維:“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習近平說,“我們要堅持長遠和戰略眼光”。長期是政策思考的起點,是實現成功變革的唯一可行方法。

中國非常重視長遠發展,對未來的挑戰和解決方案進行詳細分析,2030年中國將成為高收入經濟體,2045年將改造製造業。沒有什麼比為家庭的子子孫孫規劃更長遠的了,亞洲許多人仍然會做家族長遠規劃,不只是一代,而是好幾代。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360度全方位視角:“全盤考慮”

中國傳統哲學對這些問題有兩個見解:認識到整體謀劃的必要性,它“結合了所有元素”。同樣,“海納百川”意味著彙集不同來源的要素以擴大和加強整體,同時也稀釋了既得利益。

中醫也結合了身體內外的所有元素。它不能簡單地分解為零碎的、毫不相關的部分。談心臟或肝臟一定離不開談神經系統、飲食或環境,所有這些就像哲學和政府一樣相互關聯。看待這些元素不能過於簡單,否則就失去意義。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願景:“不念蠅頭小利”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的願景是統治者、公司和家庭明確地傳遞信息的工具。在這個具有眾多地區,不同宗教、傳統和教育水平的多元文化並存的大陸尤為重要。願景是溝通的關鍵。細節可以慢慢談,但願景的溝通必須首先依靠全員參與。

中國的高速鐵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一帶一路”倡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些都代表操作層面的中國願景。他們的靈感和信心來自於上一個千年的中國長城、都江堰灌溉系統和大運河,證明了中國願景和管理大規模事務的能力。

最新的宏偉願景是中國北方的京津冀一體化計劃,要打造一個擁有1.5億人口的大都市圈。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週期:“居安思危”

中國最受歡迎的小說《三國演義》以中國人的基本理念開場:“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經濟、政治和社會趨勢中,事物一旦達到峰值或接近谷底時,一般就可以預期會出現逆轉:週而復始。從朝代更迭、帝國興衰到球隊勝負,不一而足。

瞭解週期或節奏可以提醒人們注意危險和機遇。正如1978年中國所做的那樣,災難中可能孕育出繁榮,而30年後西方也發現繁榮之中潛伏著災難。關鍵是要保持清醒和警惕,驕傲自滿是大敵;但也不要絕望,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優先事項:“急先務也”

必須確定明確的優先事項。中國傳統的方式是分清主次,否則會紛繁蕪雜,使政策相互衝突、成效寥寥。

五年計劃,現在稱為五年規劃,指導中國實現重要的經濟發展目標。五年發展規劃涵蓋內容豐富,包括重新平衡經濟發展、促進消費、金融自由化、保護環境和開發西部。然後,地方政府可以依此明確優先投入的領域,進而公司才知道該在哪裡花錢。

中國速度慢、更審慎,但得以穩步前進。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施政的基本時間單位),穩步、漸進的方法通常會解決問題。就像伊索寓言中的龜兔賽跑一樣,緩慢的烏龜贏得了比賽,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成功者。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研究和調研

中國教育始終敦促學生應該學習和不斷學習。面對一項新的任務或問題,通過研究和實地調研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成了第二天性。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沈大偉教授寫道:中國擁有冷靜分析的能力。

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共肯定不會坐以待斃……避免的方法是內省、調適、實施先發制人的改革和政策……這是對中共脆弱性的清醒提醒。然而,這恰恰是中共如此有意識認識並試圖解決的問題。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試點計劃:“摸著石頭過河”

研究之後,中國變革方法最實用的特徵之一就是政策實驗。“摸著石頭過河”這句話將實用主義與尋求現實和確定性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準確描述了中國在未知領域的經濟和政治旅程。

中國變革中最著名的試點計劃是四個經濟特區,由習近平的父親,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習仲勳首先提出。

最新的重大實驗始於2013年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旨在進一步推動經濟向全球市場力量和機遇開放,特別是在金融和貿易方面———自貿區試點利息和匯率的自由化。

試點方案針對主要的長期基本政策變化,目的是在更大規模的推廣政策之前發現錯誤。這種運作肯定能夠避免災難。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排序:“理清順序”

成熟經濟體缺乏排序的概念。

中國與眾不同,強調長線思維,明確優先事項和一黨執政。自1978年以來,無論大小几乎所有事情都不得不改變。危險不在於立法形成僵局,而在於超負荷實施可能導致癱瘓。這時的解決方案就是排序。

習近平引用過這樣的諺語:人生的選擇如同穿衣,青年時期就等於繫上了第一顆紐扣,每一個目標、每一個理想、每一份事業都是從這一顆紐扣開始。它是一塊基石,也是命運的閘門。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務實:“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這種實用主義凸顯了傳統哲學的標誌———適度和靈活,而不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刻板的意識形態。中國正在尋找有效的方法:實用方法。

長期以來,中國的實用主義一直被視為變革的主要原則之一。其根源在於教育,其最初目的是“學而優則仕”,這使得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們面對政治和戰爭的動盪時,許多人採用實用主義來挽救他們的官職甚至保住性命。從那時起,強烈的實用主義一直為中國人的生活提供了生存和變革的潤滑劑。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靈活:“學則不固”

實用主義自然具有靈活性。《論語》開篇首先說:“學則不固……過則勿憚改。”西漢(前206—公元25)的桓寬在《鹽鐵論》中寫道:“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20世紀初期凱恩斯也應和了這兩種觀點,他說:“當事實發生了變化,我的想法也就發生了變化。那您呢,先生?”

孔子在《論語》中詳細闡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強調需要靈活性和寬容,而不是堅持僵化的教條。一句傳統的諺語說“百鍊成鋼”。寬容和耐心終有回報。

要靈活,不要僵化。周恩來總理被喻為一株隨風彎而不折的竹子,這是中國值得讚頌的品質。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漸進主義:“循序漸進”

遵循道家思想,中國不會做“大爆炸”。

“循序漸進”是中國人的方式。一步一步、漸進式增量變化,更易於管理。一旦出錯危害也較小,更容易糾正,累積小收益是獲得更大收益的基礎。

孔子建議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再次反映了中國規模的現實,以及治理和實施變革的經驗。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剋制:“駟不及舌”

人應該剋制自己的行為,包括言語。孔子認為三件事是無法收回的———射出的箭、錯過的機會和憤怒的話語。這種剋制伴隨著溫和、漸進和靈活。

不斷更新:維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000年來,中國統治者一直被警告不要滿足於現狀,通過維新的思想,不斷更新,他們被告誡要更新自己的思想,政府和人民也是如此。

這個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紀,商朝的成湯在他的青銅器上刻上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朝(前1046—前256)以維新為座右銘。《詩經》記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大學》力薦商湯的話,勸君子們“做新民”,這一直是儒家教育的核心。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精英:“有如時雨化之者”

中國傳統哲學坦白來說是精英主義。“士”是知識分子的精英,他們對社會負責。在中國,執政的精英並不是那些貴族出身的人,而是那些受過最高教育的人,他們被稱為“士”。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中國非常關注精英的質量和差異。當我計劃在華中地區進行研究時,一位北京高級官員評論說:“安徽和江西正在迎頭趕上,因為新的領導班子曾經在上海和江蘇有良好的改革記錄。”銀行非常看好領導有方的地區的項目。高層人士的確可以像及時雨一樣帶來奇效。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教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孔子仁政的基礎在於人,通過知識、道德和行為教育進行自我修養。

終身學習是領導幹部生活的一部分。麥肯錫的華強森主要與政府官員共事,他認為中國政府對學習的承諾令人矚目。

以中國的規模來看,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統一而有凝聚力的政府體系,培養了官員們的高度熟悉和相應的信任。所有官員都有類似的成長經歷,使用共同語言和思維方式。

學習考察和人員調動都很方便,因為未曾謀面的官員認為他們彼此瞭解彼此的思維方式。他們的工作內容都是幫助建設自己的城市、處理共同的問題、尋求投資並遵循類似的制度。

品格:“蠹眾而木折”

儒家認為良好政府的基礎是好人。因此,腐敗在整個歷史中都與人有關。詩人蘇東坡(1037—1101)寫道,“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商鞅警告說:“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習近平提醒人們反對“蛀蟲”,以及“老虎”和“蒼蠅”,意思是貪官無論大小都威脅著社會的公平正義。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自我批評:“防微杜漸”

儘管西方經常將自我批評視為極權主義的武器,但在中國卻是君子改進和糾正自我的方式。“正衣冠”這個古老的表達方式指的是在錯誤日益嚴重之前就加以糾正,一種為某些人獲得寬恕的策略,但卻是進行改變的真正手段。

統治者公開進行自我批評,據中國政法大學一位教授介紹,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夏朝。周成王的攝政周公是儒家思想的最初來源,周成王在叔叔的影響下做出了260次自我批評。模範皇帝唐太宗自我批評28次。漢武帝年老時,為過度徵稅以支撐軍事擴張而道歉,後來改弦更張。

來源 |《中國鉅變:地球上最偉大的變革》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20条中国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