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最近幾年,國內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年輕一代正逐漸變成生鮮消費的主力,他們對互聯網極為熟悉,對生鮮同樣希望有更便捷的購物渠道、即時的配送速度、品質化的商品。根據媒體發佈的《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過去三年行業保持著超過40%的增長率,去年交易規模更是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7054.2億元,增長潛力巨大。

眾所周知,蔬菜因其具有剛需、高頻和高毛利等特點,是生鮮電商的新入口。目前包括阿里、京東、美團、蘇寧等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同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平臺也備受關注。

今日粉絲福利:

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幫你解決企業管理難題。內容目錄見下文所示。

領取方法:點擊關注作者,發 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哦!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每日優鮮憑藉創新性的前置倉模式,一躍成為行業領跑者,估值達1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00億左右。有數據顯示:該平臺月活用戶已超過2500萬,穩居生鮮電商首位,且相比競爭對手優勢明顯,是近兩年在行業衝出來的大黑馬。

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平臺:成立已有五年時間的每日優鮮,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O2O電商平臺,三千款精選商品覆蓋了水果、蔬菜、水產、零食等12大品類。已經成功入圍中國零售百強,去年交易規模達到百億級別。

大概在五年前,徐正和曾斌創立了每日優鮮。在他們看來,隨著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人群,必將帶來新的消費模式。用徐正的話來說就是,“由於消費者的代際變遷和圈層升級,再加上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支持,所有的零售業態都值得重構一遍。”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想法雖好,不過做起來卻並非易事。事實上在他們的平臺出現之前,生鮮電商行業已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也沒有真正做大的企業。對此,徐正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想要獲得成功,必須讓上網買生鮮變得跟去市場買菜一樣日常。

試想一下,當正想做飯時急著買塊豆腐、買根蔥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把其他品類做電商的模式套用在生鮮品類上,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太耗時間。為此徐正提出要更靠近消費者,即採用前置倉模式。區別於傳統電商利用成本高昂的物流冷鏈進行生鮮配送,平臺將分溫區的微型倉庫開到距離用戶1-3公里的地方,並提供下單後1小時送達服務。

這種模式不僅能極大地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滿足用戶高頻、即時、新鮮、小批量購買的消費需求。儘管當時業內普遍對此持懷疑態度,不過隨著每日優鮮的悄然崛起,在行業內打贏眾多對手以後,無論是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新玩家,還是沃爾瑪、永輝等傳統企業,亦或是美團買菜、蘇寧小店、等跨界者,都相繼進行嘗試。現如今,前置倉已經成為新零售企業的標配。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截至目前,每日優鮮已在全國20座城市設立了1500多個前置倉,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以大數據賦能供需補貨系統。為配合去年啟動的全品類戰略,他們將前置倉升級至2.0版本,新增餐食、活鮮、現磨咖啡等品類。隨後又上線了以日用百貨為主的超市,進一步實現從生鮮向線上綜合超市的進化。

與此同時,平臺充分利用社交化營銷,並通過豐富的會員特權以及內容化營銷,以增加用戶黏度。數據顯示,去年每日優鮮的復購率高達八成,在北京、上海等成熟市場的客單價達到85元左右。這也足以表明平臺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群體和口碑,平臺計劃在2021年達到千億規模。

後記:

任何人的成功與失敗都不是偶然的,隨著公司的發展,必須重視企業管理以及員工激勵制度的打造。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須把員工的能力真正激發出來,才能把企業做大。

現如今很多中小企業做不大,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老闆充當了公司的“救火隊員”,陷入公司的日常瑣事難以自拔,根本無暇顧及公司發展的戰略發展,又如何將公司做大呢?

今日粉絲福利:筆者九年管理經驗,整理了《企業管理工具包》送給你。筆者致力於打造企業的激勵制度建設,著重解決招人難、留人難、員工積極性、股權激勵的問題,最終實現公司業績增長、老闆解放的目的。資料包部分目錄如下:

領取步驟:

第二步:發「私信」:“工具包”,即可獲取。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電商黑馬:每年賣菜能賣出去100億交易額

相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定能幫助到你!有管理問題也可隨時諮詢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