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在今天的安徽池州,就是貴池縣 高坦西三里,有一墳一廟曰娘娘廟,流傳著一個傷感的故事。

公元1663年, 清康熙帝微服江南。聽說高坦有個名醫夏禹鑄,康熙便慕名去訪。當康熙路過三門亭時見亭內有一位姑娘在燒茶,便進亭品茶。攀談中得知燒茶女叫香娘, 這香娘天生麗質,舉止不凡,康熙一見鍾情,臨走贈以扇墜給香娘留作紀念。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第三天清晨,康熙便著欽差傳旨封香娘為娘娘,香娘一邊聽旨一邊看看扇墜嚇的目瞪口呆,這才想起,前日來的乃是當今萬歲爺。欽差見香娘無動於衷便問:為何不接旨?香娘便把自己青梅竹馬終身許配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欽差。欽差以為無法交旨,便領官兵搜查香娘未婚夫,香娘抗旨連夜逃到方莊,讓自己的未婚夫躲進深山,以砍柴為生才避開那場劫難。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有道是禍不當行,香孃的未婚夫在一次進山砍柴時被老虎給咬死了,香娘得知後,哭得死去活來。為了贍養公婆,躲藏已久的香娘就回到家中,忠孝守節度日,同時她還拜訪了名醫夏禹鑄苦研中醫,並在民間廣泛蒐集各種藥方,上山採藥免費為百姓治病。但沒想到婆家兄長是個敗家子,敗完家之後便打起了香孃的主意,把香娘賣給了當地財主家,並確定雪夜搶親。當搶親的人馬到達後,香娘告訴兄長,不需無禮,我自願出嫁。於是香娘就備下酒飯款待搶親隊伍,酒過三巡,香娘進廂房梳洗打扮,香娘本是灌口胡家的千金,年少寄養在方家,多少豪門官宦前來提親,就連聖旨都抗了,怎麼受得了這種買賣婚姻呢!她決心以死抗爭。於是她把一雙繡花鞋倒綁在腳上從後門來到浯溪河邊,,縱身跳進了幽冷的浯溪潭中。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第二天東流縣令途經此地,見水中開著一朵蓮花,頓感好奇,便命隨從們立即打撈蓮花,結果撈起卻是一具屍體,縣令心疑,心想此人必有冤屈,便將香孃的死因問了個水落石出,稱讚香娘好一個貞潔剛烈!但當時到處冰天雪地,屍體打撈上以後,無處可埋,唯獨三門亭邊一坑內無積雪,方家莊的鄉鄰只好將香孃的屍體就坑埋葬了。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三年過去了,一日徽州歙縣江村有七房頭共一個男孩,久病臥床剛剛斷氣,突然一個仙女帶著香氣飄然而至,將靈丹妙藥塞進男孩的口中,男孩動了動,就爬了起來。男孩父母問仙女姓氏名誰,是何神醫?仙女說道:我是娘娘,家在浯溪河畔三門亭,大門朝東歪,說完就不見了。

為了報恩,江村七兄弟挑著金銀找到仙女所說的地方,但不見有人在,便在周圍打聽,有人告訴他們,三門亭從來沒人住,只有一丘墳墓。於是七兄弟來到墳前,又有一陣香氣撲來。見碑文胡氏節烈娘娘墓,墓碑朝東歪,頓時明白了,原來娘娘顯靈了,於是把金銀賣掉,修建了一個廟,供奉娘娘雕像,取名娘娘廟。

安徽池州——高坦節烈、娘娘廟的故事

康熙八年,娘娘所拜的名醫夏禹鑄中得舉人後,拋棄功名不做御醫,專攻醫術,為了光大娘孃的為民治病的美德,夏禹鑄在娘娘廟裡懸掛了一百個特別靈驗的藥方有求必應,效果極佳。從此娘娘廟裡求丹藥治病的人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康熙34年,康熙帝得知當年胡香孃的遭遇後,便御賜”節烈娘娘“匾額與娘娘廟門樓上,直到文化大革命時被毀。

(以上文章口敘述整理,原執筆記錄的人是徽州駱駝,故事經典,歡迎轉發傳頌)

#開封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