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說出來您可能不信,這些唐代金器是從地窖中偶然發現的,震驚全國


那是1970年10月5日下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一個收容所內,基建工地現場一片忙碌。民工們像往常一樣打地基的打地基,運土的運土。

當地基下挖到距地表0.8米的時候,突然露出了一個灰不溜秋的陶甕。“出寶貝了!”不知誰大喊了一聲,民工們都撂下傢伙圍了上來。甕蓋一打開,眼前頓時金光閃閃,耀得眼發酸。

“有金子!”收容所負責人趕忙將這一情況報到當時的革委會,最後到了陝西省博物館。省博物館立即派韓偉、雒忠如、杭德州、王玉清等同志前往清理。“為搶時間,我們坐著當時省博物館惟一的一部車趕往現場,”韓偉先生回憶說,“那可是二戰時的美國吉普。”

專家們一面保護現場,一面繼續向四周普探。1970年10月11日,在第一個陶甕出土地北側不遠處,考古人員拿著洛陽鏟打下去以後,鏟子突然閃了起來,隨之傳來清脆的金屬聲,“有貨!”。他們趕忙用手鏟將周圍的活土清理掉,第二個陶甕露了出來,其大小和形狀與第一個陶甕基本相同,只是上面蓋了一層銀渣。

第一個打開這個陶甕的戴應新先生回憶說,甕口是一塊方玉,方玉下面摞著銀盤、銀碗。金盆、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等器物都在裡面,琳琅滿目,令人驚歎不已。洛陽鏟正好在甕沿的下部打了一個洞,直接打到了一疊銀碟子上,碟子和碟子之間有間隙,所以挖的時候就把鏟子閃了。打開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的蓋子,裡面還盛著水,幾團金箔漂於水上,12條小金龍井然有序地立在上面,紅、綠、藍等寶石也全部在水中。


這些文物當時被緊急運往陝西省博物館內進行清點、登記。好傢伙,一共1000餘件。按類可分為金銀器皿271件,銀鋌8件,銀餅22件,銀板60件,金、銀、銅錢幣466枚,瑪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帶10幅,玉臂環1對,金飾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寶石等。金器總重量達298兩,約14900多克,銀器總重量3900多兩,約195000多克。

光裡面的錢幣就達39種之多,既有唐土流行的開元通寶,又有西域高昌國的高昌吉利、日本元明天皇鑄造的和同開爾,還有波斯的薩珊銀幣、東羅馬金幣等,時代跨度達千餘年,涉及面東至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幅員數千公里,這在錢幣史上還是第一次,是錢幣收藏史上一次空前的大發現。

出土的銀鋌、銀餅、銀板上面的文字涉及到年號、地區、賦役種類等,全面反映出唐代的經濟制度。22枚銀餅中,有4枚庸調銀餅,這是庸調銀實物的首次發現。這批珍寶中,還有一套完整的藥具和多種藥物,這些藥物在唐代均屬名貴藥物,其中僅硃砂一項,就有7種規格。這是迄今為止唐代藥具及藥物最系統、最完整的一次發現,也是中國古代醫藥史上一次大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