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順治皇帝的陵寢為孝陵。順治皇帝名叫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第九子,母親是著名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順治帝在位18年,二十四歲英年早逝。

一、親選陵墓

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帝王。對於自己的百年大事,他很重視,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看看這個少年天子都做了些什麼。

一是皇帝親選陵址制度。

皇帝親選陵址,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注意到,在關外的兩位帝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生前都沒有選擇陵址的檔案記錄,也就是說,他們生前都沒有選擇過陵址。這大概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遊牧生活的因素。大家想一想,作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今天在甲地,明天就到乙地了,他們一旦離開,很有可能就不再回來了。建陵的目的就是為了祭祀先人,人都不回來了,建陵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清朝關外二帝受到這種早年遊牧生活因素的影響,沒有選擇風水,沒有建陵的強烈意識。

第二,戰爭的影響。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清朝正處在激烈的戰爭時期。部落之間的統一戰爭、與周邊部族的戰爭、與相鄰國家之間的戰爭、與明朝之間的戰爭,此起彼伏,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日子,怎能想起來坦坦蕩蕩地去選擇風水建陵呢?

第三,蒙古人的影響。我們知道“滿蒙聯姻”這件事,說的是滿洲和蒙古之間密切的姻親關係。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清朝奉行聯合蒙古的政策,因而滿洲受到蒙古的影響最大。比如努爾哈赤時期創制的滿文,就是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立的。而在喪葬這個問題上,滿洲人也必然會受到蒙古人的影響。那麼,蒙古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喪葬形式呢?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了元朝皇帝駕崩時棺材的做法:“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就是說,把死去的皇帝夾在兩片木板之間,當然,要把木板挖成槽。下葬的辦法是挖掘道深溝:“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就是說,把皇帝的棺材深埋地溝之中,用萬馬踏平,然後,在上面殺死一隻小駱駝,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裡長滿了青草,就看不見任何痕跡了,這樣,他們就放心地撤離。如果想祭祀的時候,就帶著所殺駱駝的生母,去尋找其死去孩子的氣味,因為駱駝具有超強的辨別方向的能力,這樣,有它做嚮導,就找到了死去皇帝的葬所,再行祭祀。

元朝皇帝的喪葬是這樣的一種辦法。所以,深受其影響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不會很看重所謂的風水寶地。

可是,順治皇帝就不同了,《清聖祖實錄》記載,他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並“勤學好問,擇滿漢詞臣,充經筵日講官”,對漢文的經典著作如飢似渴地學習。其中,他就十分仰慕漢族皇帝,比如明代皇帝的陵寢風水他就很喜歡,所以下令保護明代帝陵。這可能與他生長的環境有關,順治帝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尤其是入關之後,看到的和聽到的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的是漢文化的巨大魅力。這與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位馬背上的皇帝有本質上的區別,因而造成的認識結果也迥然不同。

所以,順治皇帝雖然年齡不大,對風水的認識卻既執著又精深。我們來看看他從事的風水活動吧。

兩次考察活動。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一次是順治八年,這一年他十四歲。這年對順治帝來說,可以說是個非同尋常的年份。有三件大事:一是親政。多爾袞去世,他親政了。二是大婚,自己被母親逼迫,娶了並不喜愛的皇后。三是到遵化去選風水。這三件事,不管哪件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尤其是第三件事,為自己選風水,那是最爽的一件事情了。快要年底了,勞累了一年的順治帝決定出京狩獵。十月十九日,順治帝、孝莊文皇后、新婚皇后等大批皇室成員來到了遵化一帶狩獵。其實,這只是一個藉口,順治帝真正的目的是尋找萬年吉地,也就是風水寶地。他在遵化活動了近兩個月,到十二月初七才返京。這次出行,雖然時間長,但十分隱秘,官史不記。可是,我們在地方石刻上卻找到了相關記載,《景忠山碑刻》中雲:“八年辛卵,先皇出獵薊東。”在遵化,他主要在兩個地方活動:一個是湯泉,一個是景忠山。在湯泉,順治帝住了七天的時間,而湯泉距離東陵只有一步之遙。就是在這7天的時間裡,順治帝踏遍了東陵的山山水水帶領風水人員,細緻踏勘,最終相中了他的萬年吉地,真是不虛此行。

就是這一次,十四歲的少年天子登上了高山,《清史稿》本紀記載,他瞭望了山勢,做出了一個最有意義的決定:“‘此山王氣蔥鬱,可以為朕壽宮。因自取佩棵擲之,渝待臣曰:棵’落處定為穴。”說白了,就是點穴位。這段繪聲繪色的描述,很生動,給人以畫面感。我們從中清晰地看到,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天子摘下扳指、拋環定穴的場景。順治帝爽透了,終於自己說了算,尤其是這件事。所以,人們堅信,東陵的風水寶地是順治帝親自看中,並參與了其中的點穴活動。乾隆皇帝在《御製詩二集》中曾經這樣說過:“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另一次是順治十六年,這一年他二十二歲。這年的十一月初九日,順治帝再次出京,來到遵化。時隔八年,順治帝魂牽夢繞這塊熱土,他想,那年我選的風水真的很好嗎?因面再次前來,要驗證一下,可別出什麼岔子。他頻繁地活動在東陵區域,登豐臺嶺,也就是昌瑞山;再登天台山,此山在東陵之南,順治帝甚至在天台山住了一晚。這次,他確信,自己先前確定的風水寶地沒錯,非常符合標準,十二月十二日,大喜而歸。

順治帝的這兩次風水考察活動,刷新了清朝前世皇帝不重視風水的紀錄。同時,對後世皇帝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清朝以後的皇帝也都紛紛效仿,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規矩,據史料記載:“向例,皇帝登基後,即應選擇萬年吉地。”也就是皇帝一繼位,馬上就選擇萬年吉地,或親自選擇或派人前去。這雖是乾隆皇帝的上諭,但這條規矩的形成,確實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是順治帝創立的。當然,確切地說,應該是皇帝親政,因為不親政,沒有實權的皇帝,哪有人去給你選擇萬年吉地呢?所以,順治皇帝就是在多爾袞死後,自己親政了,才迫不及待地來東陵選擇萬年吉地。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二是確定了風水的選擇標準。

順治帝生前的兩次東陵之行,基本確定了清代帝陵選擇風水的標準。

(一)眾星捧月的環境。

眾星捧月,是什麼意思?大家一定很關心,順治帝精心選擇的萬年吉大紅門門洞望金星山地,是不是一處眾星捧月的環境呢?我們實地考察發現,孝陵的四周四面環山,風景優美,那可真是眾星捧月。具體是這樣的:在孝陵的後邊是高大的靠山昌瑞山,為東陵的後靠山;前面是漂亮的像一座倒扣的金鐘一樣的金星山,成為東陵的朝山;在後靠山和前朝山之間,有一座圓巧的小山,好像皇帝辦公的桌案一樣,成為孝陵的案山;東邊是鷹飛倒仰山,成為左軸;西邊是黃花山,成為右弼,這左輔右弼在兩側護衛;又有兩條河流西大河和馬蘭河在東西環繞;中間是一處北高南低的寬闊之地。我們想象一下,順治帝埋葬在這樣一處寶地之內,不就是一副天子臨朝的壯觀場景嗎?皇帝生前在金鑾殿內坐北向南,前呼後擁,威風凜凜;死後,在東陵仍然是坐北向南,前後左右眾星捧月,成為仙界永遠的帝王。

(二)令人神往的仙境。

大自然中什麼才能稱作仙境呢?其實,就是美境,就是山美,水美,人處在其中,那才是最美,才是令人神往的仙境呢。如果都是禿山,什麼也不長,光禿禿的,那怎麼叫美呢?山清水秀那才叫美。順治帝在東陵選擇的風水寶地,就是一處至善至美的大美之地。順治帝孝陵的風水,達到了這樣的標準:眾星捧月,山美水美,環境北望金星山

美,簡直就是人間仙境。這就成為清朝後世皇帝選擇風水的重要標準。都照著這個標準去找,但不一定能夠找到。

三是確定了專業人士與大臣相結合選風水的辦法。毫無疑問,選擇風水,那需要專業人士。你想,看山勢,看水法,拿著羅盤測,那都是專業性很強的活,需要大師級的風水師來做。孝陵風水的選擇,大家一致認為是順治皇帝在順治八年親自選中的,這怎麼可能?他才十四歲,一個小孩子怎麼可能有這麼深的道行呢?不過是乾隆皇帝的過分渲染罷了。大文學家韓愈的《師說》曾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選擇風水上,就更加註重經驗和專業了。我們經過查閱檔案發現,孝陵的風水選擇是有風水師陪同的,而且還不是一個人,是兩位,龍鳳門門洞望金星山即楊宏量和杜如預。這兩個人是欽天監的風水師,是專業人才。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大臣要參與。因為皇帝建陵,是國家大事,是國家工程,絕非僅僅是皇帝的家事,如果僅僅聽風水先生的話,那極有可能出現問題。比如,他們說離北京兩千裡有一處風水寶地,你就用嗎?顯然不會使用。所以,會要求朝廷的重要大臣參與,給他們把關。要考慮多種因素,都合適了,才可以使用。《清聖祖實錄》記載,順治八年,順治帝來遵化選擇萬年吉地的時候,不僅帶著風水師,還帶著很多大臣。隨行的議政大臣蘇克薩哈就說過:“卜閱陵地,非我一人侍從,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齊叩謝。”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這些承辦大臣,都是議政大臣,是重臣,要對皇帝負責,要與風水師緊密磋商,要根據各方面的因素,擇優選用。所以,孝陵這處環境優美寶地的選擇,並非順治帝一人功勞,而是好多人智慧的結晶。

順治帝的這種做法,為以後歷代帝王所效仿。他們一旦即位,就會選擇兩種人,為帝王去選擇萬年吉地:一種人是風水師,專業人士;一種人是承辦大臣,心腹重臣,二者緊密結合,才能萬無一失。

這就是順治帝給後人留下的規矩:親選陵址,並規範了陵寢風水的標準和辦法。

二、康熙定製

順治帝生前雖然選擇了風水,確定了陵址,由於種種原因,卻並沒建陵。順治十八年,他英年早逝,他年僅八歲的兒子玄燁繼位,這就是康熙帝。康熙帝和他的祖母孝莊文皇后肩負起了為順治建陵的任務。孝莊和康熙帝高瞻遠矚,充分吸收漢文化,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孝陵。這座陵寢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為後世帝陵做出了典範。

一是規範了建築標準。

首先,更正關外陵寢的做法。人關之前,清朝營建了三座帝陵:永陵、福陵和昭陵。這些陵寢由於在關外,在建築風格上,具有侷限性。

(一)以實用為主,缺乏神秘感。比如石像生中,出現了老虎,這種豺狼虎豹,實在不適用於帝王陵寢。雖然昭陵石像生中有所更新,但還是沒有文臣和武士,要知道,石像生中只有出現了人的影子,那才是帝王陵寢的標誌,因為只有帝王才是人間的主宰。再比如城堡式的建築,缺乏神秘感。在福陵和昭陵,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築,帝王安葬在其中,真好像是在家中的感覺,這就缺乏了陵寢上的神秘感。要知道,帝王陵寢,最主要的不是安全,而是威嚴和神秘,讓人有一種琢磨不透的神秘之感,就達到了最終目的。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二)設計不合理,門比殿高,本末倒置。在福陵和昭陵,我們看到了高高的隆恩門,它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下部是一個拱形門洞,是人們通行的地方,具有實用性;上部還有一座高高的三重簷子的樓閣,稱之為“五鳳樓”,這麼高的樓幹什麼用呢?只是在上面雕刻了“隆恩門”三個字,實在是沒有必要。門遠遠高於隆恩殿,是不對的。大殿是存放神牌之地,是祭祀的主要場所,它的高度卻遠遠低於隆恩門,是不合理的,是本末倒置。

所以,關外陵寢這些不合帝王陵寢規範的地方,入關之後,就要更正了。孝陵則在如下幾個方面,確定了帝王陵寢的規範。

1.主次要分明,增強神秘感。在孝陵長達十二華里的主體風水線上,修建了大大小小近百座建築。但是,這裡強化了主次,神化了順治帝的地位。兩邊的建築等級低於中間的建築,比如配殿低於大殿;神靈所在之處,建築高大,比如大碑樓、隆恩殿等。再也不會出現隆恩門高於隆恩殿的現象了。而且,在隆恩門中,設置了三個門,中門為神門,只走與死者有關的東西,比如棺材等。東門為君門,是皇帝謁陵時走的大門。西門為臣門,那是王公大臣謁陵時所走的大門。這三個大門各有分工,不能走錯。這就比福陵、昭陵隆恩門神秘多了。

2.配合山川形勢。在孝陵,建築並非是第一位的,山川形勢才是第位的。因為有了這麼好的風水,才在這裡修建了孝陵。不然,皇帝千里迢迢,跑這麼老遠,來這麼偏僻的所在建陵,那不是有病嗎?孝陵嚴格遵循風水第一的原則,所以我們看到的孝陵的每一座建築,無論在大小、顏色、體量等各個方面,都與周圍的山川形勢相適應。孝陵強調的是要配合山川,並不是只顧自己建成高大宏偉的殿字。這樣的話,我們看到的孝陵的建築,就與周圍環境特別和諧,特別完美。

3.保持了民族特色。有一句話說得不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滿族政權之所以保持了近300年,那還是他們保持了他們本民族的特色。民族特色並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但一定要保持住自身的。所以,在孝陵我們隨處可見滿族特色的建築。比如石像生中,文臣和武士都是滿族的裝束:大碑樓和神道碑,以及各個殿宇的匾額上面,都有滿文和蒙古文。一些殿宇的名字也體現滿族風情,比如西朝房稱之為“餑餑房”等等。餑餑是滿族特色的食品,他們把所有面食製品都稱之為餑餑,比如餃子叫做“子孫餑餑”。

4.對漢人和漢文化的尊重。我們知道,滿洲建國之初,對待漢人是歧視和排斥的。尤其是順治的母后孝莊,對漢人有排斥心理。為了保持皇族中血統的純正,孝莊居然不允許漢女入宮。可是,順治帝不這麼認為,據《大清孝陵神功聖德碑文》記載,他除了努力學習漢語文經典著作之外,還儘量重視漢臣:“視滿漢如一體,遇文武無輕重。”這句話,就在孝陵大碑樓上面雕刻著呢。而且,我們看到,在孝陵的石像生中,最前面的石像生是文臣,文臣之後才是武士。而文臣代表漢人,這在以尚武精神為主流的清朝,是難能可貴的,體現了孝陵對漢人和漢文化的尊重。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二是規範了陪葬制度。

皇陵的陪葬至關重要,關係到皇帝的好惡。要知道,皇帝生前的后妃多著呢,所謂三千寵愛,是是非非也多,所以死後究竟要誰來陪葬呢?

1.先暫安,再思考。順治帝在位的時候,出於種種考慮,或者是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修建陵寢,這應該是順治帝的個人意志。那麼,很多死於他前面的后妃,只好先找個地方暫安。而這個暫安之地,一定是離陵寢不遠的地方。這樣,順治帝就在離東陵不遠處的黃花山營建了一處園寢,順治帝的悼妃、貞妃、恪妃都曾經在此暫安過。順治帝這種做法,意在先沉澱一段時間,給自己也給後人一個思考的時間,究竟誰將來能夠和皇帝合葬同一地宮,那要等待時間來判斷。後來的清朝皇帝均設置了很多暫安處,就是這個道理。

2.考慮等級。這是必需的一件事情,等級社會嘛,就是這樣。在清朝的後宮之中,隨著宮廷制度的逐漸完備,形成了層次分明的等級,據《國朝宮史》記載,她們是:“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貴妃一位,貴妃二位妃四位,嬪六位,佐內治;貴人常在俱無定位,隨居十二宮。”有這麼多等級,才有那麼多的后妃。可是,誰才能和皇帝合葬呢?那就要看等級了。在孝陵中,也只有皇后才有資格和順治帝合葬。

3.考慮是否得寵。順治帝是一位很有個性的皇帝,他的後宮裡面,時常起波瀾。他曾經兩度廢后,一次成功,一次失敗。順治帝特愛走極端,喜愛的后妃,就愛得死去活來,不喜愛的后妃,就會反目成仇。這樣,他的好惡就很關鍵了。你想,他不喜愛的女人,怎麼可能被允許與他合葬呢?

4.考慮死亡時間。就是要死在皇帝之前。這一點兒,是因為孝陵的地宮結構造成的。明代帝陵地宮有三條墓道,不存在死亡先後的問題,因為即使皇帝先死了,入葬地宮之後,中間墓道石門關閉,但兩邊的墓道還可以留著,等待之後的皇后進入。《明史·后妃傳》中記載了死於明英宗之後的孝莊皇后合葬裕陵的情況:“異隧,距英宗玄堂數丈許,中室之,虛右壙以待周太后。”所以,明裕陵地宮之中,葬入了三人,其中兩位皇后都是明英宗死後葬入的。這一說法,在明十三陵開放的定陵地宮中,得到了驗證。

這樣,順治帝后妃中就有兩位符合上述條件,隨葬地宮。一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位是孝獻皇后董鄂氏,其位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是這樣安排的:“世祖章皇帝寶位奉至地宮,安設寶床上正中;奉孝康皇后寶位,安設於左;奉孝獻皇后寶位,安設於右。”大家看,順治帝去世後,朝廷,其實就是孝莊的這種安排,令各方都很滿意。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首先,康熙帝滿意。孝康章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她與順治帝的感情可謂一般。在順治帝去世之後,她兒子玄燁繼承了帝位,這就是康熙皇帝。可是,她貴為太后,正該享福的時候,卻在康熙二年(1663)崩逝,年僅二十四歲,這一年康熙帝年僅十歲。大家想一想,康熙帝多麼不幸,八歲喪父,十歲喪母,成了孤兒,孤苦的心理可想而知,《清聖祖實錄》中就記載了康熙帝這樣的話:“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所以,把孝康章皇后葬進孝陵地宮之中,父母團聚,將來自己來孝陵祭祀的時候,找回早年失去的父愛母愛,這恐怕是康熙皇帝的夙願。

其次,順治皇帝滿意。確切地說,應該是順治皇帝在天之靈滿意。對這兩個女人,順治皇帝都會比較滿意。孝康章皇后,雖然感情一般,但對她也沒有什麼惡意,何況她兒子做了皇帝,將來上墳填土還指望他呢。所以,作為太后,與之合葬,理所應當。而最讓順治帝滿意的,當然就是那位董鄂妃了。順治帝其實早有預感,懼怕後人將董鄂妃拒之門外,便將她追封為皇后,隆重治喪,那種場面可說是無出其右。可是,他並沒有把握,自己去世之後的事,誰能夠說清楚呢?所以,能夠與之合葬,這就是孝莊的寬容與大度了。孝莊雖然對董鄂妃極為不滿,甚至於大肆減殺她的政治待遇,但她還是特許將董鄂妃葬入孝陵,與順治帝合葬。這使得順治帝在天之靈極為高興,太隨心了—生能同屋,死能同穴,太遂心如意了。

孝陵的這種做法,成為後世帝陵的典範。後世那些嗣皇帝就要注意了,安排與皇帝合葬后妃的時候,就要考慮考慮先帝喜不喜歡,不喜歡的不要放在一起。

三是創建了皇后陵。

順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相繼去世後,還有一位中宮皇后活在世上,而且還非常長壽,這個女人就是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帝不太喜歡孝惠章皇后,曾想把她廢掉,只是由於孝莊的極力阻止,沒能實現。康熙二年,孝陵地宮關閉石門,按照典制,是永遠也不能再打開了,這叫卑不動尊。那麼,孝惠章皇后怎麼辦?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皇后,當今的皇太后。究竟要怎麼為皇太后建陵呢?

康熙帝和孝莊商量,那沒別的辦法,只有單獨建陵。可是,怎麼建呢?之前沒有過皇后陵,前朝沒有,明朝都沒有。怎麼辦?為此,康熙帝提出了三個要求: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1.位置。皇后陵,其實就是太后陵,位置必須在皇帝陵左右,這樣建成之後,皇后陵的神道就可以和皇帝陵相連接,表明這是一個體系,是一家子。這種制度成為後世皇后陵的典範。

2.規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可超越皇帝陵。由於以前沒有皇后陵,包括明朝都沒有,這樣,孝東陵就成了明清以來的第一座皇后陵。所以,建築的規制屬於首創。新建成的皇后陵,在建築的體量、建築的數量上雖然與孝陵大同小異,但都要遜色於帝陵的規模,這就是封建等級,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孝東陵的這種制度,對以後作用太大了。它避免了由於太后權力過大,而肆無忌憚地修建陵寢。比如,清末的慈禧太后,就受到這種制度的影響,不敢在規制上過分突破她就沒敢把陵寢修建得和皇帝陵那麼大。

3.陵名。規範了皇后陵的命名辦法。因為之前沒有皇后陵,要怎麼命名,成為一個難題。《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五十八年,禮部專門給康熙皇帝上書:“古來帝后不合葬而自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東,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擬‘孝東陵”字樣,仰候欽定。”也就是說,皇后陵的名字,只在皇帝陵的後面按照東西方位,加上“東”或者“西”,稱為“某東陵”或“某西陵”就可以了。所以,建在孝陵東邊的這個皇后陵就叫做孝東陵了。這種制度為後世效法。

我們從這三點可以看出,孝陵的皇后陵孝東陵,其實就是孝陵的附屬建築,這是男權社會的必然結果。同時,孝東陵的建成,也為那些死在皇帝之後的太后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她們儘可養尊處優,頤養天年了。按照這種規制,清朝共產生了7座皇后陵。

這就是孝陵,在諸多方面為後世帝陵做出了表率。無論是順治帝對風水的重視,還是康熙帝對建築的規範,孝陵都堪稱一代帝陵典範。在以後的歲月裡,清朝都是按照這種做法修建帝王陵寢的。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三、致命缺陷

孝陵畢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座帝陵,還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甚至是很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後世帝陵做出努力,或完善,或更正。這樣,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後世帝王陵寢要予以更正,絕對不可以效仿。

第一,殉葬制度不可效仿,必須更正。殉葬是一種野蠻的喪葬習俗,它剝奪人的生存權,是極不人道的。可是,孝陵地宮的兩位墓主人去世後,曾有多人為之殉葬。一個是順治帝去世後,有兩個人為之殉葬。《清皇室四譜》記載,一位是順治帝的貞妃:“十八年辛丑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僅以此換來了皇家的一紙封號。第二位是順治帝的身邊侍衛傅達禮,他殉葬後,被封為“貞臣”,特賜葬皇陵近地。

孝陵地宮中還有一位墓主人死後安排了殉葬人員,這就是董鄂妃。這完全是順治帝的過分偏愛。《湯若望傳》中透露,他不僅追晉其為皇后,命朝廷二三品大員為其抬棺材;還為之作傳,為之安排大批殉葬人員:“太監與宮中女官一共三十名,悉行賜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

所以,我們看,孝陵還存在這些非常殘酷的喪葬習俗,使人很是恐怖。康熙帝看到了這一陋俗,決心廢除它。首先提出廢除殉葬的是朱裴,為禮科給事中,山西人。《清史稿》本傳記載,朱裴在康熙七年,勇敢地上書給康熙帝:“好生惡死,人之常性,捐軀輕生,非盛世所宜有。”康熙帝接到奏章,非常高興,他正有此意,《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十二年六月十七日,康熙帝下旨:“禁止八旗包衣佐領下奴僕隨主殉葬。”至此,野蠻的殉葬習俗最終以法律的形式被制止,永遠退出了歷史舞臺孝陵大殿

第二,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不可效仿。順治皇帝病逝於順治十八年,可是,由於建陵物料準備不充分,一直到康熙二年二月,才真正開工建設。令人稱奇的是,雖然開工很晚,建築工程的速度卻很快,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主體工程就完工了。為什麼這麼快呢?原來,孝陵建築採取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

究竟拆了什麼建築呢?一直以來,流傳著“拆明陵建清陵”的說法。於是我們進行了考證。1991年,清東陵對孝陵大殿進行維修。發現了端倪: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1.大殿木架有問題。在大殿,發現木架全為珍貴的金絲楠木。這就很奇怪了,因為順治帝生前沒有為自己死後做準備,也就沒有采集金絲楠木。我們知道,金絲楠木成材極為緩慢,要上百年才可長成大材,而且要到深山密林中採伐,極為艱難。孝陵只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主體建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細審這些木料,又發現了其他問題,那就是有以大改小、鉚榫改動、多餘的鉚口等等現象。這就很奇怪了,皇家建築是多麼嚴肅的事情,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多失誤呢?定大有玄機。

2.天花板有問題。維修過程中,施工人員拆下了大殿上面的天花板,結果發現,這些天花板大小尺寸不統一。這怎麼可能?同一座建築天花板大小不一樣,其中一定有問題。

3.隆恩殿欄板有問題。我們接著考察了隆恩殿前面的石欄板,發現存在大量問題。比如欄板寬度不統一,也不對稱,每個欄板間的雕刻內容不規範;還有每個望柱頭上的龍鳳圖案和朝向都不統一,等等。堂堂皇陵,國家工程,怎麼會如此草率呢?一定有問題。

於是,歷史學家進行了研究,在這些大小不一的天花板後面,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那就是在這些天花板的背面發現了文字,有“清馥殿”和“錦芳亭”字樣。這就暴露了玄機。我們於是查閱史料,發現史上確有清馥殿,在北京北海西岸五龍亭附近,坐東朝西,面闊九間,是明朝嘉靖皇帝進香的場所。這個清馥殿,到康熙初年以後,就不見了史料記載。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清馥殿是被清朝給拆了,用來修建順治帝的孝陵了。不僅如此,清馥殿的附屬建築錦芳亭也沒有幸免,一併被拆掉,其木料和石料也用來修建了孝陵。難怪孝陵的建築速度如此之快,原來是拆了清馥殿的建築,破壞了文物古蹟。

所以,我們看,帝王陵寢作為國家工程,靡費巨資,消耗了大量民脂民膏。有時為了使墓主人早日入土為安,加快工程進度,還會拆毀古建築。這種破壞文物的做法,也只有在專制制度下,才做得出來。孝陵的這種做法,後世皇帝建陵的時候沒有模仿。比如,嘉慶帝建築昌陵的時候,就有人建議要拆北京的廟宇,用其中的金絲楠木,被嘉慶帝堅決拒絕了。

第三,孝陵的民族歧視做法不可效仿。在孝陵,我們會看到很多文字。在大碑樓、小碑樓、明樓三處的石碑上面,在隆恩門、隆恩殿、明樓三處的匾額上面,我們都能看到歷史留下的文字。可是,這些文字給人的感覺是不舒服的,因為裡面存在嚴重的民族歧視。從這幾處的文字中我們觀察到文字的佈局,是以滿文為主,要麼滿文居中,要麼滿文在尊貴的東側,這倒無可厚非,因為畢竟是滿洲建立起來的政權。可是,在文字大小上,清朝的皇帝卻大做文章,滿文居中,而且文字很大,是兩邊蒙古文和漢文的兩倍還要多。這就是典型的民族歧視,不利於民族團結。孝陵的這種做法,後世帝陵沒有效仿。所以,雍正皇帝在完善景陵建築的時候,認識到了這一錯誤,廢除了這種制度。

順治孝陵:為滿清帝陵立下典範

清朝皇帝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吸取了孝陵的精華,去除了其中的糟粕,比如上述三種做法,以後都廢除了。所以,我們看到,清朝的皇帝還是與時俱進的。在陵寢這個問題上,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更正錯誤,使之日趨完善,與時代潮流同步,這是值得肯定的。

總之,順治皇帝的孝陵,從選址到設計,從規模到葬制,在諸多方面都為清朝後世帝陵樹立了典範,成為清代帝陵的藍本式建築,為後世帝陵所尊崇、所模仿,後世帝陵無出其右者。那麼順治之後的康熙,在盛世之下,將怎樣營建自己的陵寢呢?下一講再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