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超線程技術多年沒有出現在手機CPU上,究竟是遇到瓶頸還是深坑?

得益於AMD這幾年的發力,配備超線程技術的CPU越來越多,AMD銳龍系列絕大部分都具備超線程技術,英特爾這邊的CPU超線程技術主要配備在高端型號上。我們知道,超線程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CPU的多任務性能,尤其在對於多線程支持較好的軟件中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性能提升,而且比直接提升核心數量實惠得多,

但是這麼好的技術為什麼沒有在手機處理器上採用呢?

超線程技術多年沒有出現在手機CPU上,究竟是遇到瓶頸還是深坑?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CPU的超線程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CPU的多核性能,儘管本身佔用的晶體管數量比純粹的物理核心少得多,但是超線程技術的開啟也需要消耗不少額外的晶體管和功耗的,像電腦CPU,沒有超線程技術的i7-9700功耗發熱就比i9-9900少得多,所以手機芯片中以arm架構為代表的架構層面上想要將加入超線程技術的支持必須做好權衡。

超線程技術多年沒有出現在手機CPU上,究竟是遇到瓶頸還是深坑?

對於目前的手機CPU來說,現有的8核心其實已經完全夠用了,不管是幾個高性能核心與幾個低功耗核心結合,都可以在性能與功耗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再加上超線程技術的話,那麼手機CPU將達到16個線程,這樣勢必會帶來功耗發熱的大幅度提升,而對於手機這樣的產品來說顯然並不需要這麼強的性能。

超線程技術多年沒有出現在手機CPU上,究竟是遇到瓶頸還是深坑?

對於arm來說其實可能已經掌握了超線程技術,

但是超線程技術的優化和物理核心的優化是有區別的,安卓系統和APP都沒有超線程技術方面的優化經驗,如果加入超線程技術的話可能導致實際運行效率大概率降低,甚至還不如目前的多核心設計方案。其實我們看到這幾年手機CPU發展到8核心之後已經減緩了發展速度,說明手機CPU目前還不需要太多的線程數量,主流APP的優化程度有限,工程師精力有限,而且對於手機來說功耗和續航往往更重要,手機本身也不是電腦那樣的生產力工具,所以對性能的需求也不迫切,超線程技術恐怕短時間內仍然不會用在手機芯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