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五馬渡 司馬五王渡江處銅像

賈南風是南北朝大亂之前最後一位強大的中原統治者,這一點無從否認,無論她幹了哪些荒唐殘暴的事,她都是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在她死之後,中國歷史進入長達五百年的亂世,無數人頭落地、無數家破人亡。賈南風之所以被後世如此醜化,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並非其一人之過錯。她實際上還是秦漢古典文明總崩潰前夜的守夜人,沒有她的強力統治,崩潰只會來得更快。


機會主義:通過贖買而立國的西晉

先拋開制度不論,由於西晉基本上是對曹魏實施贖買而建國的,因此曹魏與西晉的區別非常集中地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西晉上層的奢靡頹廢與曹魏的簡樸剛健形成鮮明對比。《晉書》和《世說新語》裡鬥富的故事人人皆知,少為人知的是,西晉上層的女貴族也多有淫亂,公主嗜酒淫樂、胡作非為。曹操則崇尚節儉,後宮衣不錦繡。

《晉書·衛瓘傳》:宣尚公主,數有酒色之過。楊駿素與瓘不平,駿復欲自專權重,宣若離婚,瓘必遜位,於是遂與黃門等毀之,諷帝奪宣公主。瓘慚懼,告老遜立。《三國志·武帝紀》引魏書:……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攻城拔邑,得美麗之物,則悉以賜有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四方獻御,與髃下共之。常以送終之制,襲稱之數,繁而無益,俗又過之,故預自制終亡衣服,四篋而已。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棺板貼紙畫

二是西晉的儒家之教與曹魏的道教法家形成根本對立。曹魏祖上自曹參開始到曹騰,都崇尚黃老之道。且東漢末期的宦官集團曾交通太平道勢力,《後漢書》皇甫謐傳提到,中常侍封諝、徐奉曾與太平道的大方渠帥勾結。這是漢魏的傳統了,王室總是更傾向於黃老,而警惕儒家官僚集團。曹魏更有過之,其建國多得到“中黃太乙真人”的讖語助力,實施一種表面上是法家,實際上更傾向於道教理想秩序的統治。與之相反,司馬氏是十足的儒家集團,一上來就實行分封制,頒佈佔田令,罷州郡兵馬,解散國有屯墾,實行九品廕庇等等,迅速的贖買了曹魏的中上層統治者,將曹魏的道教理想的秩序,轉變一個儒家理想的藍圖。

《後漢書·皇甫嵩傳》: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素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週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十六國時期的甘肅駱駝城

三是最重要的一點,即曹魏強調中樞集權,而西晉片面採取分封,將中樞的權力削弱了。曹魏辛苦建立起來的震懾天下的“中軍”系統,被司馬炎裁撤,導致“外重內輕”。原先的中軍系統掌握天下八九成的兵力,外軍雖然駐紮在外,也受到中軍的節制。曹魏的整個體系,簡單粗暴地被西晉打破。

有了以上背景才能看到,司馬炎死時,弘農楊氏的

楊駿家族何以能夠掌握權力?惠帝司馬衷作為“白痴”對誰更有利?這是很明白的,當中樞空虛之時,外戚登場了。但那些中樞豪門看到的是空前的竊權機會,有識者看到的卻是萬分危險的權力結構:那些強大的藩王不會不對王位生出覬覦之心。他們都有個錯覺,以為自己仍然生活在曹魏那個強大的體系之內,而實際上這個體系已經被司馬炎摧毀了,這種安全感和短暫繁榮是虛幻的。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壁畫


賈南風的作為:可圈可點

瞭解到楊駿家族的囂張跋扈,才能理解賈南風為何如此兇悍。楊氏家族作為外戚,竟然在分封中得到了侯爵,封臨晉侯。當時的有識之士就認為“後父”封侯,必是大亂之兆。這反應出西晉分封之濫,已經到了何種地步,完全就是機會主義的贖買政策。由於中樞已經沒有“中軍”系統支撐,皇帝又闇弱痴傻。楊駿便佔著楊太后的威勢,奪取了朝廷大權,甚至威逼後宮。這時候天下藩王開始意識到問題所在

《晉書·楊駿傳》:楊駿,字文長,弘農華陰人也。少以王官為高陸令,驍騎、鎮軍二府司馬。後以後父超居重位,自鎮軍將軍遷車騎將軍,封臨晉侯。識者議之曰:「夫封建諸侯,所以籓屏王室也。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內教也。後父始封而以臨晉為侯,兆於亂矣。」尚書褚、郭奕並表駿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武帝不從。帝自太康以後,天下無事,不復留心萬機,惟耽酒色,始寵後黨,請謁公行。而駿及珧、濟勢傾天下,時人有「三楊
」之號。《晉書·楊駿傳》:惠帝即位,進駿為太傅、大都督、假黃鉞,錄朝政,百官總己。慮左右間己,乃以其甥段廣、張劭為近侍之職。凡有詔命,帝省訖,入呈太后,然後乃出。駿知賈后情性難制,甚畏憚之。又多樹親黨,皆領禁兵。於是公室怨望,天下憤然矣。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石雕

如果換成一位柔懦的皇后,也許會形成藩王問鼎的格局,天下立時就群王爭位了,根本不必等到十年之後。賈南風這時意外地充當了一個強有力的中樞統治者角色。她首先緊緊抓住董猛、韓壽、孟觀、李肇等幾個親信,及東安公司馬繇等宗室大臣,對外交通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令其帶兵勤王。稍後便攻入楊駿府宅,夷滅其三族,復又株連數千人。這一番殺伐決斷,讓軟弱的西晉中樞得到振作。

緊接著,賈南風又非常意外的擢用了一批天下名士,張華、裴頠、裴楷、王戎等,這些人不是名門望族,就是天下知名的人物,且深具治理之才;同時,賈南風還善用衛瓘、汝南王司馬亮這樣的豪門和宗室來輔政,形成一個頗為像樣的朝廷中樞。因此,賈南風在誅滅楊駿後的近十年裡,整個國家實際上非常安定繁榮、海內晏然。這幾位大臣也是西晉可圈可點的人物,歷代名士賢臣的模範。他們願意為賈南風效力,本身就說明這個女性政治家也許並不是後世說得那麼不堪。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瓷器

《晉書·張華傳》:賈謐與後共謀,以華庶族,儒雅有籌略,進無逼上之嫌,退為眾望所依,欲倚以朝綱,訪以政事。疑而未決,以問裴頠,頠素重華,深贊其事。華遂盡忠匡輔,彌縫補闕,雖當暗主虐後之朝,而海內晏然,華之功也。華懼後族之盛,作《女史箴》以為諷。賈后雖兇妒,而知敬重華。久之,論前後忠勳,進封壯武郡公。華十餘讓,中詔敦譬,乃受。數年,代下邳王晃為司空,領著作

但是賈南風的這些聰明手腕,並不能挽回西晉的根本弊端——內輕外重。她整合各方勢力建立起來的朝廷,數年之後就陷入了內亂,根本無力宰制天下。當外藩看到她廢黜太子時,這種脆弱的平衡就徹底打破了。不僅在外藩王,連名臣張華都不同意廢嫡立庶。這時候,整個曹魏-西晉體制隱藏著的總危機就正式爆發了。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王羲之 《喪亂帖》

危機總爆發:秦漢古典時代的終結

這種潛在危機,就是上文提到的:曹魏能夠平定天下,是因為有著一種來自道教的庶民關懷。無論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如何通過各種制度安排,讓曹魏的國家體系走入幕後,都沒有解決太平道的問題。而且危機竟然戲劇性地隱藏在了西晉的最高層——趙王司馬倫本人就是一個天師道徒,包括其謀主孫秀(琅琊孫)、大將張林。

這批天師道徒有一種強烈的回到曹魏初年的衝動,又因為擔憂與賈南風太過緊密而被株連,於是起兵誅殺賈南風。隨後又“尋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一依宣、文輔魏故事”,準備奪取權力,正式實施太平道精神的曹魏初年體系。這就引發了天下藩王的長達十餘年的混戰。這場大亂最終沒有贏家,而且誰也料不到竟會持續數百年之久。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西晉 畫像磚

《晉書·趙王倫》:倫、秀並惑巫鬼,聽妖邪之說。秀使牙門趙奉詐為宣帝神語,命倫早入西宮。又言宣帝於北芒為趙王佐助,於是別立宣帝廟於芒山。謂逆謀可成。……(秀)使楊珍晝夜詣宣帝別廟祈請,輒言宣帝謝陛下,某日當破賊。拜道士胡沃為太平將軍,以招福祐。秀家日為淫祀,作厭勝之文,使巫祝選擇戰日。又令近親於嵩山著羽衣,詐稱仙人王喬,作神仙書,述倫祚長久以惑眾。

賈南風是秦漢以來整個古典體系的最後一位強力統治者,在此之後,歷史就進入中古時期。她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但總不脫離歷史背景,這一切的過錯並不能歸在她一個人身上。如果沒有她十餘年的強力統治,危機只會爆發得更早。有趣的是,隨著這個秦漢古典時代的終結,武庫裡象徵著秦漢古典體制的漢高帝斬蛇劍、孔子屐和王莽頭都忽然不知所蹤了。作為古典時代的最後一位“王佐之才”的張華,親眼見到漢高祖斬蛇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成為一個活生生的隱喻。

《晉書·張華傳》:由是致怨,倫、秀疾華如仇。武庫火,華懼因此變作,列兵固守,然後救之,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時華見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晉書·五行志》: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張華疑有亂,先命固守,然後救火。是以累代異寶,王莽頭,孔子屐,漢高祖斷白蛇劍及二百八萬器械,一時蕩盡。


賈南風真的如此不堪嗎?後人何以對她如此痛恨之深

曹魏壁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