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新時代“碰瓷”炒作,這個鍋肖戰背的冤不冤?

肖戰莫名其妙的被撕了。

作為今年夏天的絕對流量,肖戰後續作品接連不斷,個人商業價值也與日俱增。隨著《陳情令》的爆紅,儼然成了二代流量的佼佼者。生日會的應援壕氣無比,粉絲的狂熱也歷歷在目。

但就在這個人氣鼎盛的時刻,他被人莫名其妙的撕了——對方還是沒有交集的前輩演員夏凡。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正當“小飛俠”還沒搞懂夏凡是誰,微博熱搜控評就已安排完畢,營銷號紛紛出動,按頭肖戰粉絲增加熱度。

結果明顯很“成功”——籍籍無名的夏凡依靠肖戰帶來了流量屬性,微博粉絲增加了兩萬多,前天互動數1昨晚互動數達到13萬。

這些數字背後的含義是什麼?是流量,是關注度,是大眾的話題與討論。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哪怕日後夏凡的標籤從前輩演員轉變為“碰瓷肖戰”的演員,也在某種意義上擁有了炒作點。

如今這條微博已經刪除,但置頂內容外加艾特對方的操作,顯然沒法用手滑來解釋。可惜的是微博熱門評論理性剋制,少了讓事件熱度擴大範圍的機會。

講真的,這次的炒作雖然對肖戰沒什麼影響,但這個鍋背的也夠冤了。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雖然夏凡還沒有對這次事件予以回應,但網友查看他所屬公司的經營狀態已註銷,路人緣不增反降,這種短期營銷根本沒什麼水花。

哪怕後期以是被盜號或者工作人員失誤來解釋,但在沒人關注討論的當下, 這種“自殺式”碰瓷,彰顯的只有自己的虛心。

捆綁才有話題?演員的個人降格誰之過

儘管天下苦流量久矣,但這種黑色幽默依舊反映了當下市場對於流量的狂熱與逐利。

正如楊天真在接受採訪探討關於流量時,就直白坦言流量這個概念是中性的。畢竟它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大眾的關注度,哪怕你口口聲聲的稱流量有罪,但不可否認絕大多數人仍舊樂此不疲地追捧。

這對於以營銷炒作擅長的楊天真而言,顯然抓住了炒作的目的與本質。

事實也是如此,在中國娛樂圈的當下,活躍在熒屏被人追捧的演員,幾乎被當代流量佔領。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無論是早期的“四大流量”,還是中國選秀捧出新生流量蔡徐坤、楊超越,亦或是暑假爆紅的肖戰、王一博、李現等人,無疑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

成名的背後是大眾關注度與窺私慾的與日俱增——明星的點滴被無限放大,粉絲的簇擁與圍觀習以為常。

微博營銷炒作接連不斷,水軍營銷控評排山倒海。人們對流量狂熱的擁促在影視行業的寒冬中格外明顯,優先啟用流量保證收視成為出品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以往影視劇推出的當紅小生,如今多被封為老戲骨。從早年香港的“四大天王”到如今“老幹部”的花式走紅,成功的背後依託的是過硬的作品與實力。

如果拋開人設話題,當年爆紅的小生多數都完成了自我證明——曾經的作品放在當下,依舊備受追捧。

導演挑選演員時不會流量至上,人物的性格面貌與個人實力緊密相連,這樣大眾的代入感才會強烈。

因此《雙面膠》捧出了海清,《仙劍奇俠傳》推紅了胡歌,哪怕《一起來看流星雨》也讓鄭爽在娛樂圈中擁有姓名。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但放在當下,熱門劇集的角色儼然成為各大公司爭取的資源。背後投資方的認定遠比導演更具權力,熱門IP多被封死在各大公司的手裡。

資本加持霍亂行業規則,又臭又長的流量劇接連不斷,一夜爆紅的機遇越來越少。當所有人都在琢磨怎麼投機取巧,如何資源變現而非紮實表演,這對影視行業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演員不琢磨演戲而是炒作,那麼再好的作品也被毀了。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正如媒體訪問陳凱歌能否在拍出《霸王別姬》這樣的作品時,他斬釘截鐵的說不會再有這種機會了,畢竟當年的演員、編劇、導演、團隊都恪守本業,如今哪裡還有這種配置?

《霸王別姬》成為黃粱一夢,這其中的酸楚與悲哀,又能與誰說?

以流量衡量作品優劣,才是影視行業最大的悲哀

如今的影視行業,現狀就是流量至上,這無可爭辯,也沒什麼好否認的。

雖然夏凡這次的炒作初見成效,但理智的粉絲居多,利益置換顯然不夠划算。可明星與流量結合的操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並且這種合作會越來越多。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無論是明星與網紅合作當電商主播獲取收益,還是抖音、直播等社交形式的全面下沉,都證明了高高在上的明星只有打破與粉絲之間的壁壘,才能走的長遠。

所以李佳琦的直播間進來了大大小小的明星,吳亦凡的《大碗寬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可流量的絕對性真的封死了演員所有的出路嗎?

答案是沒有!

《我不是藥神》中王傳君的精湛表演成功轉型,《我的前半生》、《中國機長》實力圈粉的袁泉,亦或是《鎮魂》中走出的白宇、朱一龍,都證明了優秀的影視演員依舊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但所有爆紅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否具備與運氣相匹配的實力。

依靠投機取巧的炒作走不長久,正如頂級流量鹿晗依舊以《上海堡壘》印證了滑鐵盧。

以流量衡量作品優劣,才是影視行業最大的悲哀。

前輩演員捆綁肖戰才能走紅?用流量論輸贏才是最大的悲哀

雖然流量如潮水起落不斷,但不可否認大環境真的在變好。正如跨年賀歲的片子逐漸看中演員的實力,那些雜七雜八的炒作也漸漸失去輿論陣地。

所以,努力吧!別失去信心,也別讓無聊的炒作毀了自己。

畢竟影視行業,總會有春暖花開的時間,希望踏踏實實的演員都能守得住初心,找的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