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今天的中国会不会重新出现像明清小冰期一样的气候?

静看世间703


因此,我们地球的气候也是处在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的,简单来说,地球气候的变化主要是冷暖干湿的变化。在人类社会尚未成型之前的漫长地质时期中,地球气候就在“冰期”和“间冰期”之间相互交替,其中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是三次较大的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大约开始于距今200至300万年前,而结束于距今大约1至2万年前,目前有较大概率进入了一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

从更小一点的时间尺度来看,有人类历史记载的近1万年以来,地球气候也有波动变化,可以分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和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寒冷期”对应的时间刚好是我国的明朝和清朝时期。这一时期,有时候也被称为“小冰期”,导致了某些年份农作物出现歉收甚至绝收的现象,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全球冰川分布示意图

目前来看,15世纪以来的小冰期已经有明显结束的迹象,当下应该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温暖期”,当然,这种气候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有自然的原因,促使气候周期性变化;另一方面,应该和人类的行为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8世纪以来人类推进的“工业革命”,大量排放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对于绿色植被的破坏都促成了“全球变暖”的发生,所以今天的中国应该很难再出现“小冰期”气候了,起码在一两个世纪以内的可能性都不大。19世纪晚期至2018年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地理沙龙


毫无疑问是会的,从大的时间尺度讲,地球正在处于最后一个大冰期第四纪冰期。自从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以来,地球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大冰期发生的地质时间间隔很广,大约有2亿年,持续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而最近一次的冰河期,在大约两万年前达到了顶峰,地球今天的气候实际上是一个温暖的间隔期。间冰期是指通常持续1万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地质时期,将一个冰河期内连续的冰期分隔,每隔10万年左右就会出现。目前所处的全新世间冰期始于更新世末期,距今约11700年。

尽管冰河时代的确切原因和冰川周期还没有被证明,但是很有可能是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动态交互造成的,诸如太阳周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陆板块的位置和高度,海洋环流和大气成分。所以从地球过去的气候来看,冰期在未来还会回来。科学家估计如果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飙升,下一个大的寒潮可能在2000年内到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延长了当前的间冰期。

此外,明清时期的寒冷是指从14世纪早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的小冰河期,其严重程度并不像冰河期那样严重,甚至有科学家认为这只是区域性的寒冷,许多地区的气温并没有受到影响,北半球的平均年气温仅仅下降了0.6摄氏度。同样小冰河期被认为可能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太阳黑子活动衰减,火山爆发以及北大西洋大气压力的不规则波动。例如太阳黑子周期和小冰期的时间上有一个惊人的巧合,在小冰河期,太阳黑子的数量最少,太阳不活跃可能导致气温更低,太阳黑子的消失被称为蒙德极小期。通过监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许多科学家预测下一个蒙德极小期将在2030年到来,部分区域将伴随着与明清时期的小冰川期最低点相当的寒冷气候期。


科学闰土


要是这样,全球变暖是不是美帝忽悠中国的说辞?阻止全球变暖,就是让中国回到小冰河时代,变相的让中国不能发现?


明文229158067


广州五十多天无一滴雨。


赵教授备用


有研究表明,冰期和间冰期主要取决于太阳活动。目前,尚无法确定太阳活动进入较长的活跃期!因此,不排除几十年内发生小冰期的可能性!


天方地圆的123


对于气候的变化,本人非专业,无法给出一个科学的预测,但是就目前我们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即使重新出现明清小冰期也是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的。

明清小冰期的出现对于当时农业的影响比较巨大,导致了干旱,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收成。

而当今社会,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比如温室大棚等,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所适应的农业区域已经扩展到了地球各个地域,我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即使小冰期来临,也有足够的地区生产农业,况且现代社会农业也是全球化生产。


时光之意


今年是暖冬 厄尔诺去年过去了


建设玻璃温室大棚


有关气候的问题,你应该去问气向专家,本人不懂。谢谢!


冷淑华


大自然的规律谁也不知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不会出现,即是出现,今天的人类已能有效的制控。


阿牛97417243


对不起,我不是气象专家,对于以后的天气一无所知,对于以后的天气还是请您问气象局的有关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