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地球究竟是会变暖还是变冷呢?


地球究竟是会变暖还是变冷呢?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0.8摄氏度,但在各位的感觉中应该远不止0.8摄氏度,因为极端气候增加了,暴雨和台风增加,夏季高温天气增加。在炎热无比的季节里,很多朋友都感叹,威利斯·开利给了第二次生命,热到爆炸时真恨不得钻进冰窖里!

地球到底是热一点好还是冷一点好,这是一个问题,如果选择后不能反悔,那么我们必须要慎重探讨下才能做决定。

冷还是暖?生死一念间

自历史记载以来,人类没有经历过冰川期,尽管《冰河世纪》形象的描述了猛犸象逃脱融冰威胁的有趣故事,但人类仅有的低温经历是从14世纪开始的明清小冰期,不过据记载,这个小冰期也是相对的,北半球部分地区还是比较温暖!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明清时期的冰雪灾害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来参考下史书记载: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综合卷》中节选的17次严重寒潮灾害中明清期间就占了13次!

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是罕见的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甚至浙江安吉都冻死人!

  • 明朝的另一个雪灾案例:

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 年),华东地区暴雪,“江河冰合,鸟兽冻死”,甚至冻毙村民。地处江浙的太湖、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竟然可以骑马,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

  • 清朝极寒灾害两个案例: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国雪灾,湖南永州等地,竟然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算。”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连续下将近两个月天大雪,黄河至龙门段都结冰了,淮河更是坚冻两个月。多个省市的地方志上都有冻死人的记载

可见极寒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早期的寒冷天气相比,条件恶劣应该也是冻死人的主因,在现代社会各种设施齐全的居民聚居区,一般应该只是个案!

明清小冰期在二十世纪初结束,我们很难确定是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还是这个小冰期确实该结束了,或者是周期性发生,因为在这个小冰期以前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中世纪温暖期,那会人类发展的排放还不至于形成温室效应。

当前全球平均气温是15度,上升了0.8度后南北极冰盖融化,高原冰川消失,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增加!特别是台风,这几年台风威力似乎一年比一年大,这当然也和气温增加有关,台风形成需要温差,路线上需要能量补充,刚袭击日本的台风海贝思,造成70多人死亡,并且刷新了日本自2011年以来的单日降雨记录。

如果平均温度上升5度,那么地球将会何去何从?

地质史上的灭绝事件参考

也许各位只知道地质史上的5次大灭绝,但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还有无数次局部发生的小规模灭绝事件!

部分是小行星撞击和超新星引起,另一部分是火山喷发引起,一般中小规模火山直接引起生物灭绝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二叠纪末期的西伯利亚超级地盾火山例外,其他大都是火山灰造成的阳光难以到达地面的导致雪地地球发生,其实明清小冰期可能是太阳活动低潮期加上期间数次那个火山喷发综合的结果。

低温与高温,哪个影响更大一些?

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只要生物适应的这个环境,都将形成大规模发展,当然与寒冷期相比,很明显温暖更适合生物发展,比如石炭纪的温暖+高含氧量的时期的生物发展是令人恐惧的。但温度继续上升则会导致严重的恶性循环:

  • 天然温室效应的水蒸气比例将会大大增加

温室效应是必须的,现代地球就在大气中各种温室效应的庇护下,生物才得以延续与发展,但过渡却会导致失控,加上人类活动加剧,各种化学性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全球气温上升是很难控制的!假如真的失控走向金星化,那么生命不会再有机会!

  • 如果出现雪地地球呢?

地球历史上出现过多次雪地地球,为什么会出现也有多种说法,但可以相信雪地地球并不会导致生命彻底灭绝,仍将有大量的生命得以延续,比如海洋深处!

但任何一个都不是我们的选项,也不能因环保而止步不前,因为大自然的发展是难以预料的,因为很多温暖和寒冷期还无法找到确切原因,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发展科技,以便在这些极端天气来临之时,手里还有烧火棍!

未来地球气候走向

刚上文中的中世纪温暖气候案例,我们并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温室气体,因为那会的排放并不足以导致过剩的温室效应,而明清小冰期则有连个猜想,一个太阳活动减少,另一个是期间火山喷发!

简单的说我们找到了气候变冷的部分原因(但仍不肯定),却找不到气候变暖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前的气候变暖是否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100%有关系,但贡献多大很难确认),因此未来气候走向是难以预料的,如果未来出现小冰期,那么温室气体也许能救命,但未来如果出现更温暖的时期,那么人类只能自求多福了,不过有一点能肯定,发展科学技术永远都不会有错!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地球是在变冷还是变暖,就目前来说,地球的温度是上升了,

中国著名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指出,截止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860年升高了大概1度左右,比平均气候升高了0.76度。

可不要小看了这1度的提升,使得海平线以每年两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退化,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冰川退化速度非常快。山地冰川过去50年的面积和冰量大概减少了15%-20%,无疑对生态环境有巨大的负面作用。

但是就目前来说,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因为人类的原因,还是地球自身的调节作用,目前还尚处于争议之中。

我们现在很习惯于把全球气候变化归结为是二氧化碳的专家,但是这个原因目前而言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一致认可。

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认为从距今6亿年开始,地球生命进入繁盛时期。通过对6亿年以来全球温度和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比,地球温度呈大幅波动变化,但是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温度变化并不严格相关。

中科院院士朱日祥赞同沈树忠院士的观点,他认为现在我们关注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流体碳,仅占地球碳总量的5%,还有95%的碳是固体碳。我们很难想象,仅仅5%的碳就能决定(气候变化),而95%的碳是不起作用的”。

总结来说,学术界对于地球变暖是共识的,但是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且其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是负面影响还只是地球自身的调节作用,目前还处于争议之中。


胖福的小木屋


地球的温度从来都没有稳定期,包括我们现在也是,温度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只不过,我们人类的寿命只有区区100年左右,这个尺度放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根本不值一提,因此,我们所感受到的温度变化起伏很小的,100年对于全球平均温度来说,如果不发生了剧烈变化,也就能上升或者下降1摄氏度左右。

但也不要小瞧这1摄氏度,因为工业或者城市化发达的地区,温度变化的快;而农村或者人烟稀少的部分温度没什么变化,所以,全球变暖目前仍然是世界比较严重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经常说,全球变暖,那地球未来真的会变暖还是会变冷呢?

其实,这要从两个尺度上来看,一个从地球的尺度,一个从人类的尺度。

地球的尺度

从地球的尺度上来看,地球未来即会变暖,也会变冷。

一般说到全球变暖,咱们人类总认为是人类的频繁工业活动,造成了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其实人类的活动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而已,地球的温度是一个系统,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它的气候变化,比如火山爆发,植被减少,太阳黑子活动变化等等。

目前,地球温度变化假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天文学成因说。

这个假说认为太阳的周期变化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当太阳活动减弱时,照射进地球表面的辐射也将会减少,因此地球会变冷,乃至出现大冰期。

第二个假说是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这个假说认为影响地球温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大气透明度等,如果地球频繁火山爆发,那么大面积火山灰将会造成地球透明度低,太阳辐射照射不到地球表面,因此地球会变冷。

还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那么极低气温将会上升;反之空气将会下降,甚至会出现冰期。

总的而言,人类活动造成二氧化碳上升只是一小部分因素,地球在没有人类时,也会发生剧烈的温度变化。

很久以前科学家就已经证实,地球有冰期和间冰期。每隔1.5亿年左右,地球都有一轮大冰期,最近一次的大冰期出现在第四纪冰期,距今约258万年前。

在两轮大冰期之间,会有一个间冰期,间冰期相对于大冰期而言气候温暖许多,利于生物生长。而我们目前,正是处于间冰期。

但是间冰期之中,也有小冰期和温暖期之分,小冰期全球气温寒冷,温暖器气候上升、甚至炎热。比如唐朝时期处于温暖器,荔枝在四川也可以种植,人们穿着也更清爽;而明清时期处于小冰期,造成农作物减产,农民频繁起义。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明清小冰期正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你可以权当是一种看法。)

最近的一次小冰期大概从15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期才结束。因此我们正是生活在两个小冰期之间的“温暖期”,而且据科学家考证,未来地球还会继续升温,直到下一个小冰期到来。

地球就是在这样大冰期、间冰期之中来回切换,因此未来地球既会变暖,又会变冷。

人类的角度

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的寿命有限,因此只能考虑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不考虑人类因素影响,未来将会变冷。

据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在国家天文会议上发言:科学家研究发现了太阳活动周期的新模型,这个模型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到时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期。

还有,据扎尔科夫的研究发现,太阳周期活动将会在2022年达到巅峰,因此从今年到2022年左右地球温度将呈上升趋势,但在2030-2040年左右,太阳活动将会剧烈减少,进入小冰期。

但因为影响地球气候的不仅有太阳的活动,还有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植被减少等问题,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未来地球温度会继续上升。

总结

1:地球温度并不是恒温的,而是会有大冰期和间冰期,而在间冰期之中也会有小冰期和“温暖期”,因此未来地球温度即会变高,也会变低。

2:如果以我们这一代人计算,未来100年左右,由于太阳活动剧烈减少(不考虑人类活动),因此未来地球温度会下降。


钟铭聊科学


在科学中,我们时常会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到底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这个问题如今都还存在争议。对于大多数的科学报告来说,我们都知道确实是变暖了,并且,我们也是在力推这个结论,但是也有部分的人认为,我们地球并没有变暖。

例如,不执行《巴黎协议》的部分人,便觉得地球是正常的。所以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要想改变不一致的想法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最近印度可以说又出现了极端性的“寒冷”天气袭击,不少的科学爱好者说我们地球是不是进入小冰河了呢?其实这个并不是。

从地球小冰河的问题上来看,以前说的可能与太阳黑子消失有关,然而如今的太阳黑子也出现了,所以无法依靠太阳黑子来说明地球进入小冰河了,没法使用了。而如今可能只有利用我们说的地球变暖带来的极端性天气。

例如:极高气温,极寒气温,较强的风暴等,这些都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极端气候现象科学界也不是第一次说了,科学家们根据近几年来的一个情况进行模拟预估都说明了,并且最终也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出现。

所以未来我们不进行地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全球的气温,那么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而除了印度极寒问题之外,全球又出来了极高气温现象。

什么情况,这就是大家说的“打摆子”?我们来看看,出现极端性高温是在什么地方。根据《太阳报》科学报告指出,这是出现在英国的,根据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在12月28日的报告中指出,英国上空出现了横跨1000英里(约1609公里)宽的“热带羽状”。

它带动了超过16度的高温袭击英国,从公布的“热带羽状”也可以看到,整个英国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气象。对于这个超过16度高温来说,我们可能觉得不高,但是对于英国来说就已经非常的高了,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这是英国178年来最热的时期。

该“热带羽状”是从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上空发展出来的,一直蔓延到英国,并且打破这次英国178年的高温记录是在科孚岛地区,而除了这个地区之外,根据官方记录数据显示,如果接下来持续升温,那么诺福克郡大雅茅斯的气温高点将可能超过15.6度。

这将是自1841年开始记录以来英国最热的新时段,所以从公布的情况来说,英国很多地区都在打破这个高温记录。一般情况而言,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此时的平均气温为7至9摄氏度,而今年也是异常的热,说明气候真的可能有点不正常。

这不得不说,地球的“冷热”已经出现了极端性的分布,所以我们是时候应该保护下地球了,这可能就是全球变暖的“连锁效应”吧,而我们如今也算是举例了一部分。在今年还有美国暴风雪,历史性寒潮袭击,印度上半年出现极端性的干旱等,都是一个气候变化导致的问题。

所以说,人类对地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引发的极端性天气已经在“反驳”了。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个完全只有依靠我们人类自己才能解决,并且是全球人类来一起进行实施才可能。

除了这些之外,全球变暖还有就是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美国宇航局(NASA)也公布了日本岛屿消失,美国岛屿消失,这都是因为海平面问题引发的,如果持续下去,更多的地低洼地区或沿海的城市都可能被沉没在海底,这是一个趋势。

根据科学杂志报告指出,我们不看更多的冰川,就格陵兰岛的一个地区,如果冰川全部融化了,就可能导致全球约7米海平面的上升,那么世界上有多少城市是在7米之下,大家查询下数据都知道,包括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是一样,所以说这全球化的影响是一步一步的增强了,人类改变气候的时间整体上来说不是很多了。


悟空科学


大家好,这里是科学驿站,和大多数回答者的观点不同,我认为:以一千年为单位看,地球正处于变冷大趋势当中,至少在未来数千年内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冷的,近一百年的变暖表现只是大趋势中的变暖波动环节。

下面是我将从“什么会影响气候冷暖变化”、“人类所处的地质时期”以及“全球近100年温度变化数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证明我的观点。

01 全球冷暖变化的影响因素

讨论地球在将来会变暖还是变冷,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影响气候冷暖变化的最直接因素是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因子,这其实是对咱人类的过于自信了。

当然,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气体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生活中的空调气体排放以及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变暖。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小范围、现阶段的,并不会影响全球性的大幅升温和持续性升温。

其实,地质研究表明,全球气候的宏观变化主要遵循米兰科维奇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地球冷暖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是影响地球冷暖和第四季冰期旋回的主要因素。

02 人类所处的地质时期

气象学专家已经证实,地球从形成到现在都是一直处于冷暖交替变化的,约1.5亿年地球会进入一次大冰期,这一期间气候寒冷、不宜生存,地球最近一次进入大冰期是第四纪冰期,距现在已经有258万年了。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位于两次大冰期之间,气候相对温暖,平均温度高于15℃,这一时期称为间冰期,下图标记了我们所处的时期。根据下图可知,地球温度在未来几百万年内是处于上升阶段的。

但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对我们目前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从古老的中国黄帝时期开始算,人类文明至今也不过5000年的历史。我们缩小时间的比例尺,以千年为单位对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尽管在未来的几百万年内温度是呈现上升趋势,但在这一时间段内温度也是呈现波动变化的。

全球科学家南极冰芯、深海岩心、石笋,以及对我国黄土高原地质层的研究均证实了地球的温度变化与太阳辐射强度同步变化的学术观点,鉴于篇幅原因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太阳辐射变化曲线来分析地球的温度变化是非常科学可靠的。

下图是天文研究机构计算得出的太阳辐射变化曲线。根据该曲线显示,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是该图横坐标O处,O处往右也就是约1万年前,是曲线的一个峰值,代表着那一时期接收了太阳最多的辐射,是绝大多数生命最适宜的时期,比如今的全球平均温度高约2~3℃。

从曲线中的O处往左,也就是未来的变化趋势,从曲线来看至少在未来数千年将会维持变冷的总体趋势。

03 全球近100年温度变化数据

那么,如果我们将这几千年的时间轴拉开,以一百年为单位进行分析呢?

根据权威机构IPCC第三次全球气温评估报告,自19世纪后期到2000年的140年以来,按照百年平均计算,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约0.6~0.9℃。

至于温度略有上升的原因,部分科学家将其归咎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温室效应”:即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度也随之增强。但是很多科学家对人为原因导致气温略有上升的看法表示怀疑,因为即使在人类尚未进入工业社会的原始时期,温度也是呈现上升和下降的波动变化的,太阳辐射的微弱变化才是地球温度变化的最根本原因。


0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其自身温度是一个波动起伏的过程,并不是呈现一直变热或者一直变冷的趋势;

二:以“百万年”为单位来看,未来几百万年间全球气温总体为变热的大趋势;

三:以“千年”为单位来看,未来几千年全球气温总体为变冷的趋势;

四:以“百年”为单位来看,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气温略有上升,在未来几十年也会继续变暖。

因此,全球气温未来数千年内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冷的,近一百年的变暖表现只是大趋势中的变暖波动环节。

这里是科学驿站,要了解最前沿、最权威、最有趣的科学知识,就点击关注并留言讨论哦


科学驿站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的趋势是变冷。万年前的西北利亚的猛犸象和黑土壤证明当时的温度比现在高,起码相当于热带气候。三千多年前三星堆千多根象牙证明成都平原是热带气候。新疆戈壁滩上的巨树化石证明新疆的温暖潮湿。黄河是一个搬运工,华北平原大量的泥沙就是黄河的杰作,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泥沙是谁免费搬运?充分证明当时的雨量是何等巨大。大量的物证证明地球在逐步变冷。工业时代钢铁生产需要多少煤炭?人口增加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汽车使用汽油,家庭燃烧天然气,发电用煤,所有的一切产生的温室效应完全是九牛一毛。所以我的观点是地球逐步变冷。


铁劲草087


就目前多数人的感觉来看,地球确实是在变暖,这点在最近几十年感觉尤为明显。

对于很多70,80后来说,对比我们小时候的感受,就比较明显了。除非在我国最南边的区域,比如广东,海南等省份,其他地方在冬天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冷。而且在过年是一般都能体验到下雪的氛围,过春节是如果不下雪似乎就少了点什么!

但是现在呢?即使在我国最冷的东北地区似乎也很少下雪了,而且也没有那么冷了。前几天有专家说今年我们冷冬的概率为零,意味着今年又将是一个暖冬,我们都习惯了!

这种感觉也并非仅仅是感觉而已,有科学家们分析,最近100年地球平均温度提升了将近1度,不要小看这1度,这1度的提升对于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感受都很深,并不像我们每天看天气预报那样,今天25度,明天26度,感觉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种全球变暖只是最近几百年人类的感受,但毕竟人类寿命不过百年之久,如果把时间扩展到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或许地球并不是在变暖,而是在变冷。

根据科学家对地球演化史的研究,地球每隔1.5亿年就会出现冰河期,也分为大冰河期和小冰河期,上一次大冰河期出现在大约两百多万年前。而科学家们预测2030年作用地球将出现小冰河期,届时地球平均温度会出现下降。冰河期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当太阳活动减弱时,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就会减少,地球表面温度就会降低。

地球上温度的变化确实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当然也能影响地球温度,但太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放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确实不值得一提,我们单凭最近一百年地球环境温度的变化下结论并不太严谨!

或许人类活动对地球温度的影响阻止不了太阳活动的影响,但这只是长期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在短期内,人类活动确实给地球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让地球平均温度持续上升,造成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


宇宙探索


地球会变暖还是变冷,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回答,但是,地球气候混乱逐年加重肯定是人类破坏造成的!近年来地球上的热带雨林几乎被破伐怠尽;成市无限制的扩大造成的热岛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气候的正常运动;以南北极、格凌兰岛为代表的冰川大量融化、人类大量排放的各类气体等无异都是造成气候不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人类的未来,人类必须行动起来,同心协力的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保护地球、来拯救地球,不然的话,人类的后人将无法避免的遭受更多自然灾害的打击!


昊田2


没人回答,我斗胆说几句。

我如果要是个科学家就好了,或者我要是个理工男也好了,我就可以正正确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可我偏偏是个文科生,而且是个爱臭美的女生。地球变暖变冷都没有关系呀。变冷了,我就穿貂绒,变暖了就穿裙子,各种美衣秀秀啊。

其实大圣,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你呀!你成天云里雾里,在天上飞,天气变化,气候反常,应该都在你的火眼金睛的范围之内啊。怎么反倒问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了?

这么学术性强的问题,您还是留着给所谓的专家们解答吧。


爱清馨爱古诗词


全球变暖已成定局,神话说以后没有冬天了,一年三季度,一季度四个月。神话一出口,万物立刻按着神的要求开始变化。神的话说成就成,命立就立。

万物的规律神命定,神也可以改变。我们该做的就是顺服神的主宰安排,向神献上感恩和赞美,称颂神的全能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