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者 / 肉夹馍


-是什么让你想留在吐鲁番?

-火焰山下的烤包子。

《早餐中国》——又名跟着节目组吃遍全中国,在第2季走得更远了。“阔希玛克拉”在维语里是双胞胎的意思,店铺以两个可爱儿子命名的老板艾买提做了20多年烤包子,手艺娴熟远近闻名。有外地游客因为买它而放弃赶车,它令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在酒店睡回笼觉的老婆心心念念,一锅25分钟的等待,举着手机围在炉前观望的食客们早已闻着香味垂涎欲滴。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两千公里开外,重庆渝北的小面摊前同样人满为患。光头大叔赵伍凌晨5点起床备菜打佐料,起码要提前备好300份。早晨上班的年轻人们睡眼惺忪,对老赵而言却是铿锵战场,从点单到下面起锅一气呵成,热滚滚的重庆小面摊上金黄煎蛋,搭配一碗免费大骨汤下肚,巴适得很!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赤峰独一份的酥脆对夹,让人开心一整天的宁波面结面,把小伙烫出表情包的潍坊土炉火烧.......大隐于市的早餐匠人们披星戴月,造就了一座座城市充满烟火气的中国味道。作为腾讯视频与海峡卫视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第1季今年上线后获得分外热烈的反响,网友们一边抱怨“好看太短不过瘾”,一边争相在评论区把自己家乡的早餐送出道。

当每个老板的单曲循环歌单照常响起,充满生活气息的早点铺画面依旧圈不住活泼的花字,你就知道回归的《早餐中国》第2季,又要搅动你早起的肠胃与内心的喧嚣。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我认真做,您慢慢吃!”

“跟着早餐中国去旅行~”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看着视频滚动的弹幕,有时你会怀疑这是一档旅游栏目。与第1季一样,《早餐中国》第2季并不像传统美食纪录片完全聚焦于食物本身,早餐店老板的日常、食客的唠嗑甚至看似闲笔的街景人情风物,都被节目组镜头捕捉纳入早餐人生。

而稍有不同的是画面相比上一季更加精致讲究。第1集艾买提老板顺着锅沿刮下烤包子的瞬间,近景直接给到金灿灿的牛肉油汁顺着酥脆的包子皮缓缓流淌,“咝咝”的碳烤声意味着一场大快朵颐的来临,刹那密集的弹幕充满了吃不上只能巴望的柠檬味道。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令观众对《早餐中国》欲罢不能的不止是暖胃,还有暖心。艾买提从6点半忙到下午4点,一家十口人才有空坐下来吃午饭。辛苦掩不住小富即安的其乐融融,导演问14岁的双胞胎兄弟最爱谁,弟弟玉山脱口而出“全部”,普通话更标准一些的哥哥艾山补充道,“一家人”。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起早贪黑并不妨碍早餐店老板过精致的人生,修指甲、理头发,是光头大叔赵伍每天歇业后的必备功课。已经知天命的他17岁就开始做餐饮,一碗素面的好手艺纯属无师自通。

在这儿吃了20多年的老食客喊他“大脑壳”,嘴角蘸着辣椒的老爷子翘起大拇指夸赞“面霸道”,镜头前赵伍有些小得意地不传授烹饪秘方,但大家都知道绝学背后,真正靠的还是备料从不马虎,以及“别人赚一块,我只赚一分”的薄利多销。

早餐是一代甚至几代人共同的记忆,也是一方乡土的良心。《早餐中国》第2季依旧没有把目光对准网红店,而是关注更多几十年如一日、专注某一两道特色食物的无名小店。他们踏踏实实盘踞在社区,“我认真做,您慢慢吃”的理念让家乡味道以口碑相传,这些为了大家早上吃口热乎饭而风雨无阻出摊的人们,撑起了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最稳定不变的东西。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也正是因为这份稳定,早餐店总是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家族企业。赵伍女儿赵红是个漂亮姑娘,如今也在店里打下手。从小吃苦长大的赵伍希望能再多干几年,生意红火给女儿更好的生活,这是为人父母的殷切期待;而女儿则心疼老爸凌晨四点到现在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盼望着早日为其多分担。

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赵伍声音洪亮地唱着《敢问路在何方》,内心却早有答案成竹在胸,“路是人走出来的,是我们走出来的。”

有一种浪漫,叫我承包你的早餐

还没成为大城市社畜的网娱君,曾经也是会吃早餐的青葱少年。念高中时好朋友住校,每天买好两份鸡蛋灌饼揣在过分宽松的校服里,它不仅承包了围操场跑圈后的元气满满,也承载了太多青春回忆。

当年一起吃早餐的老同学,早已各奔东西,如今北漂沪漂的青年们,多半只能在美食纪录片里寻找早餐久违的存在感。身边的同事小王告诉网娱君,《早餐中国》第2季她打算攒起来看,“日更好短,凑齐一周中午下饭”。

看的仅仅是别人怎么吃早饭么?终归还是怀念早餐背后的烟火气与人情味罢了,正如城市里不愁吃穿的95后们,总是特别喜欢看满身乡土气息、伴着大蒜吞下几碗白饭的徐大SAO。早餐向来不是一日三餐里最丰富的内容,它很家常、没有太多玄妙,但就像妈妈做的一碗白粥,熬出了忘不掉的家长里短,牵动着远方的儿女情长。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早餐中国》第1季播出后,不少观众关心起被记录的早餐店的命运。节目组在前段时间进行了突击回访,发现他们的生活也随着节目播出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生意更红火了,老饕们提着行李来赴这场跨越千里的早餐约会,老顾客抱怨想吃马记烧麦得起得更早了,西安麻花店老板娘不无醋意地表示,节目之后“老公多了很多女粉丝”。

首集长沙学义米粉店的小男孩,成为不少网友慕名前来的小网红。这回没翻白眼,他一边嗦粉,一边用湖南塑普指导你“吃粉要讲究”。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他们是远在千里的陌生人,却因为《早餐中国》成为仿佛近在身边的乡亲与老朋友。这个早餐店老板很像记忆里老家的某个早点铺子,一个眼神就知道你想吃什么;或者在那个食客身上寻找到某种感同身受,隔着屏幕也想举杯感叹知己难求。

很多观众反映最爱节目结尾的“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早餐店老板们多已中年,爱听老歌。生意清淡的下午,老板和老板娘在悠扬的小调里摘着韭菜秀着恩爱,与街坊邻居下下棋、打打牌。对中国人尤其漂泊在外的人而言,看到这些温暖的瞬间,自己也能体味到某种生活的小确幸。

不走寻常路的纪录片,怎么做出来的?

和动辄四五十分钟的传统纪录片不太一样,《早餐中国》第2季系列不仅时长短,拍摄起来也并不像《风味人间》等追求食物的极致美感,甚至带有某种生活不经雕琢的粗粝:早起忙碌的老板大汗淋漓、忽然入画的食客以及背景杂乱摆放的锅碗瓢盆,一切都既无摆拍也没有打光,但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早餐铺子的朴实味道。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早餐店里有属于人间的东西,我们不希望片子把它拍到天上去。”节目制作方、海峡卫视总导演王圣志曾在采访中坦言,做这部纪录片的起心动念来源于切身体会。“大城市的人在吃早餐这件事上越来越草率了,随便塞一口东西就匆忙去上班。但如果是在县一级城市或乡镇,他们的早餐非常隆重。我们会在城市里面寻找自己故乡的那种食物,我就想,是不是很多人也像我这样?”

因此,节目组将这种都市青年“人在异乡,胃在故乡”的普世情怀提炼出来,在拍摄剪辑上保留了更多吃早餐原生态的气息。

但原生态并不意味着质感粗糙,比如《早餐中国》第2季拍摄到内蒙古赤峰的广利饼店,开头就是喷香满满的熏猪肉在层层酥脆的对夹饼中雀跃的特写——对,还是慢镜头,看得你只想马上下楼买份肉夹馍代餐,顺便把打卡赤峰纳入旅行计划。


《早餐中国》第2季回归:世界这么大,我想吃吃看



短短五分钟的一集,给人意犹未尽的感受。很多网友表示不够看,倒不是节目组故意吊胃口,而是考虑到观众观看时要么是还赖在床上,等待着一顿热乎早餐令人元气满满,要么上班通勤路上观看,跟着纪录片里的人一起“吃”完早餐,然后各奔前程。不管怎样,留给早餐的闲暇时间很短暂,这不仅是迎合年轻观众娱乐碎片化的需求,更是中国胃们离开故乡仍下意识保留的习惯。

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更注重互动性与用户体验。《早餐中国》第1季在腾讯视频播出时,弹幕里网友所提到的他们家乡的早餐,节目组几乎都有细心备案,而且其中有一些店会在第2季中C位出道。同时根据大家的反馈,第2季也增加了更多北方早点,极大程度丰富了天南海北的美食地图。

“要在吃早餐时吃懂中国,吃懂中国人每个地方的生活形态”,这是王圣志做节目的期待。通过呈现一家家早餐店的日常,从早餐这个小切口窥探花花世界,可以说《早餐中国》系列不仅做到了传播中国美食文化,更向年轻观众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早餐相伴的人生,日子怎能不越过越蒸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