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在現代社會,幽默風趣是一個人難得的個性,在很多時候會給人加分。

但是在古代,有時候,太過幽默風趣,反而會成為別人攻擊你的藉口。

北宋大臣石中立,官居副宰相,是一個極為幽默詼諧的人物,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最終被罷官。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有一次,石中立和同僚“觀南御園所畜獅子”,南御園的管事介紹道:“縣官日破肉五斤以飼之。”

臣子們一聽傻眼了,這獅子一天吃的肉可比他們這些大臣還多,於是有一人打趣道:“吾儕反不及此獅子邪?”

石中立接口道:“然。吾輩官皆員外郎(園外狼),敢望園中獅子乎?”

眾人大笑不止。

他的這種性子,在很多大臣看來有失體統,於是他的上官勸他:“公名位非輕,奈何談笑如此?”

石中立笑道:“君自為上官闢,何能知下官口?”

您是“上官鼻”,怎麼能管到我這個“下官口”?

上面的鼻子怎麼能管到下面的口呢?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還記載了另一件事。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涑水記聞》

大臣盛度“體充壯”,號稱“盛肥”,他在任翰林學士時,石中立也是翰林學士。

有一次,盛度“自前殿將赴後殿”,不巧,宰相走在他的後面,但是盛度並沒有發現。

走了一段路後,盛度才發現宰相在自己後面,於是他急忙快步前走,“趨而避之,行百餘步,乃得直舍,隱於其中。”

盛度本就胖,連跑了百餘步,到了辦公地點早是氣喘吁吁。

石中立正好看到盛度的狼狽樣,“見其喘甚,問之”

盛度如實相告。

石中立問道“相公不問否?”

宰相問起了嗎?

盛度回答說:“不問。”然後就走了。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盛度

結果走了“十餘步乃悟”,罵道:“奴乃以我為牛也!”

原來石中立是借漢代宰相宰相丙吉“問牛喘不問人死”的典故,嘲笑盛度是牛。

無疑,這是得罪人了。

性格詼諧,有時候就是“口無遮攔”了,這便大大不妥。

石中立的父親石熙載在宋太宗時期任宰相,雖然石熙載去世時石中立兄弟年紀尚小,但是父親的影響使得他在仕途上還是順風順水的。

後來他做了參知政事,這是副宰相,絕對的高位。

有人再次勸他:“公為兩府,談諧度可止矣。”

哪知石中立取出皇帝任命書,說道:“《敕》命我‘可本官參知政事,餘如故’,奈何止也?”

言談仍舊詼諧幽默如故。

一次,石中立不小心墜馬,左右都嚇死了,“左右驚扶之”。

他卻拍拍屁股起來,說道:“賴爾‘石’參政也,向若‘瓦’參政,齏粉久矣!”

幸虧我是石參政,若是瓦參政,便摔碎了。

他一貫風趣如此。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這幾個故事都是出自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可見司馬光對這性子也不是很喜歡的。

在正派的大臣看來,這不是大臣該有的樣子。

後來石中立被大臣韓琦彈劾:“中立在位,喜詼笑,非大臣體。”

北宋宰相石中立被罷官:太過幽默詼諧,被人批評為“無大臣體”

韓琦

加之他在參知政事任上,“無他才能”,於是被罷官,“不復用,老於家”。

在一本正經的官場上,石中立的性格顯得特立獨行。

不過他太過隨意隨性,口無遮攔也的確不適合在官場上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